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宛城卧龙

【英诗中译】D H 劳伦斯《自怜》宛城卧龙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7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45 编辑

劳伦斯把他对自己的怜悯比作了一只将要冻死的小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應該用標點符號的。網上東西不得作準。只有通過編輯的書面出版物才能作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不会”的使用引含了译者(或作者)一种强烈的结论意识,表达的也有些突兀武断,不知道这符不符合作者的意愿(他平时应该是怎样性情一个人)。从字面上看,他可能说“不曾”或“并没有”(为自己感到过难过),我认为这样翻译比较合适,很安静,矜持。

诗歌作者用自己和野生动物(鸟)做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意思是在反思自己(或人类)的自怜现象。效果鲜明。

按这个语境推敲下去,“一只野生动物”,翻译成“一个野生生命”会更好些。个见,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唐凯 的帖子

首先。感谢唐先生花了一些精力和时间来作评论。

FISRT OF ALL ,关于“一只野生动物”,翻译成“一个野生生命”的问题。

我回答如下:THING 一词,本身有“动物”的含义,而且后面提到"BIRD"所以翻译成“生命”或者“动物”都不为错。这个其实根据翻译者个人的倾向性,两者均可。

AND THEN ,关于 “绝不会”的问题。翻译这一部分,应该拿全文的语境来判断,这里也不是如唐先生所说的“绝不会的使用引含了译者(或作者)一种强烈的结论意识,表达的也有些突兀武断,”如果存在如唐先生所言的问题,那么就是不忠实原文了。

看原作前面的部分:
I never saw a wild thing
Sorry for itself
这一部分原作用了NEVER 一词,“从未”也就是“从未见过”——这个意思我想没有争议吧!
下面紧接着
A small bird will drop frozen dead from a bough
Without ever having felt sorry for itself
注意:WITHOUT EVER
这里是 WITHOUT  DOING STH 的用法。可以解释为“不做sth.",如果不存在争议而又保险的翻译,那么就翻译为”不会为自己感到怜悯“,但我们可以看一下原作第一行:”I never saw a wild thing
“ 用的NEVER一词,这个词汇的意思,不用解释,大家都是行家自然明白。
那么后面呢:Without ever 。。。应该是前面情感的升华。在者这里的EVER一词也有它的作用。
所以翻译为”绝不会“并不为错。

这是我翻译时候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應該用標點符號的。網上東西不得作準。只有通過編輯的書面出版物才能作準。
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0-6-27 22:16:00


谢谢老师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劳伦斯把他对自己的怜悯比作了一只将要冻死的小鸟吗?
童天鉴日 发表于 2010-6-27 19:26:00


这个不好说,从全诗看我的理解,人不能太过怜悯自己,因为在社会上生存,自己太过于怜悯自己反而自己会受到更多的伤害。

我读到的意境是: 人要有刚强的意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卧龙先生 的帖子

卧龙这下说到了点子上。
翻译的好看与赖看之处,除文字表述能力外,也正是因为它隐含着译者的个人性情。事实上正是译者这些选词意向差异使译作显得异彩纷呈。

我也琢磨出了卧龙兄的“取向”,即“突出强烈的表达”使作品在表现力上做到淋漓尽致,这里也同时隐含着译者为文坚韧的性格。很高调。鲜明。有铿锵效果。

我则“消停”许多,翻译时有意识地表达出“安静地叙述”,重于“感悟”类语境,调门儿也随之低了些。

这些都归结于译者的喜好,对原作元气损伤较小。

很高兴卧龙回复,你对原作的把握没有问题。我只是提出了自己的偏爱。会心即止。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唐凯 的帖子

谢谢唐兄再次花费时间评论。顺便我也谈一谈我的看法。翻译文学本身就存在争议。过去到现在在对待译文上一直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每一个经过长期翻译的练习着,都会有自己对翻译的认识和总结。“化境说”“信达雅”“信达切”等说,各种看法均有自己的道理。老一辈搞文学创作者,很多都从事过翻译文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创作文学的作家使人们,才能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当然者根据个人的外文素养也有很大关联。

我是一个练习过两年多诗词翻译的爱好者,从刚开始的不知所云,到后了逐步在实践中对翻译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也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和感悟的。我现在总是强调一点——忠实原文,就是我们可以观察,需要初作业余诗词翻译的爱好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太多情感融入到诗词翻译中,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翻译误区,很多时候对于一些词汇,句子的困难理解,采用了所谓的“意译”,从某种程度上说译文或许也算说得通,但其实却走向了翻译文学的误区,不利于翻译练习。

我们也看到一些文章批评老辈翻译家翻译的诗词,很多时候这样的文章在拿词汇的表面意思在批评,而没有结合全文和背景来看待,有些时候我读到这样文章的时候也是一种无奈,为何?那些批评者不是搞创作的,不是诗人;因此,在对照原文和译文的时候,所批评出来的思路有一定的误区。按照现在的说法,译文在一定时候要“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尤其在翻译散文小说的时候完全的直译是行不通的。在某些时候要采用意译。

我现在越来越重视翻译思路,原因在于,如果没有一个较为正确的翻译思路,那么会对整体译文出现严重影响。这个思路的基础就是忠实原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再考虑其他。这才是较为正确的方法。阅读我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老一辈有编译,有删节翻译,有按照原文的意思,自己进行重新创作,到严复提出“信达雅”后翻译文学才有了一定的共识。翻译越接近原文难度越高,高质量的译文一定是最接近原作的译文。译者应该尽力把自己当成原作者,这样在“信达雅”上才能更为接近原作。有人说有些翻译家的译文可以超越原作,这是不对的,在我看来翻译如果超越了原作那么就不是翻译了。

简单谈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也仅仅为个人的理解与感触。翻译百分之90是实践,百分之10是总结和学习别人的思路与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凑凑热闹吧!

Self-pity
   
自怜
   
D. H. Lawrence
   
戴·赫·劳伦斯
   
I never saw a wild thing
Sorry for itself
A small bird will drop frozen dead from a bough
Without ever having felt sorry for itself

从未见野兽
自怜自哀
冻僵的小鸟
从枝头坠落
未曾自怜自哀
   
译于2010年7月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唐兄再次花费时间评论。顺便我也谈一谈我的看法。翻译文学本身就存在争议。过去到现在在对待译文上一直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每一个经过长期翻译的练习着,都会有自己对翻译的认识和总结。“化境说”“信达雅”“信达切”等说,各种看法均有自己的道理。老一辈搞文学创作者,很多都从事过翻译文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创作文学的作家使人们,才能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当然者根据个人的外文素养也有很大关联。

我是一
卧龙先生 发表于 2010-6-30 10:35:00
翻译尽量忠于原文是正确的。但是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通过纷繁的意象在表达诗歌内涵的时候,往往会形成文化陷阱,尤其在汉译英的时候,所以必要的意译是可行的。童天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6 23:36 , Processed in 0.0844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