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宛城卧龙

译诗要提倡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7 10: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0:32 编辑

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quote]
该贴不代表本人观点啊,因为我还没想好呢。
Are you sure? hahah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各位老师,版友

首先,感谢各位的讨论,和观点。我发此贴,实际上是在表述一个观点,由于每一位翻译者翻译实践后,所形成的翻译思路不同,有的人偏向格律,有的偏向散体,等等。
我前二年也是有一个观点,译文偏离原文,就全部否定,后来越来越感觉这个想法是不对的,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和翻译思路,但不应该因此而否定其他译文风格。
作为翻译版,我们因该提倡 翻译风格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补个人的一个小观点

实践多的人,常常会不重视翻译理论,我如此。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理论都是人进过翻译实践总结出来的观点,但作为翻译者,先进行实践,在翻译一段时间以后,在学习一些翻译上的理论,这样可以帮助翻译的升华。这也符合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点评

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翻译实践 是一个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往复循环的,不间断的,互为促进的。支持!  发表于 2010-12-28 04:56
同意!  发表于 2010-12-27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0: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hapsodia 于 2010-12-27 11:06 编辑

回复 自娱自乐 的帖子

"Stay close to the poem" is stated as the foremost principle in poetry translation. This said, and relatively the same point said in many other articles and books, it ramains the top arguing or debating topic lists. What are the components to assemble a "stay close to the poem"?What are the aspects we need to get close and how they rank in importance? In what way can we, poetry translators, do to achieve this "closest possible"?  I hope moderator 卧龙 can initiate a discussion here.
As for now, my mind gathers a few tihings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卧龙 and all the friends here:
1. Meaning, in terms of words, phrases, sentences, idioms, even literary quotations should be kept as close as possible;
2. Spirit, in terms of images, allusions, reflections from all the physical words, the enlightenment, insights are to be as close as possible;
3. Style, in terms of poetry genres: classical, modern; romantic, realistic, impressionistic, abstractionistic,  imagist, post-modern, etc. as well as in terms of language artistic genres: ironic, comic, tragic, blue and dark, rhetorical device, archaic, cunning, sarcastic, etc.
4. Form, in terms of metrical, free style, blank verse, etc. As I personally believe form is a part of the contents of a poem, I regard form a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complete profile of a translated poem.

Well, so much for now. I am expecting more inputs so to launch a meaningful discussion that will benifit all of us.

点评

不懂桥牌,举个别的例子。  发表于 2010-12-27 14:10
诗词翻译好比打桥牌。译者和原诗是搭档。有些搭档能将一手牌巧妙地叫到和做到小满贯或大满贯,而有些则只能叫打三无将。  发表于 2010-12-27 14:02
Well said!  发表于 2010-12-27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1: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有文艺的标准,不能以宗教的或者政治的观点来统领,否则文艺只能变得像经文,像政纲。忠实当然是翻译的第一标准,这是决不能含糊的。翻译要是乱来,不如去原创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1: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道模 发表于 2010-12-27 07:40
理论大体是对的,由于没有举例说明,显得有些大而空。我把自己的说具体些吧:

有些“改译”,译者加进了自 ...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原文没读懂, 就随意发挥了。

点评

呵呵,确实有这种现象!  发表于 2010-12-27 1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2: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同一首诗,用词,句子结构,形式可以不同,但意思不能变。所以,有些诗或诗句很可能会有绝译。

点评

完全赞同!大明白人啊,自娱自乐。  发表于 2010-12-27 13:45
对,而且味道不能变,变的话可以称之为“戏译”, 那又是另一码事了。  发表于 2010-12-27 13:01
同意!  发表于 2010-12-27 1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3: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Loon君,你是不是能贴些你的作品上来呢?

点评

我也在期待中~  发表于 2010-12-27 1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4: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hapsodia 的帖子

回自娱自乐君,呵呵,这个比喻很恰当。不过还有一条,你手上牌型允许,并有止张,才可以打出大满贯或小满贯。呵呵,大满贯或小满贯只有技术支持,是只有必要条件,但还不能构成充分条件。当然,配合是必须的,没有配合,估计连最简单的约定恐怕都难以达成吧!
译者和原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这个关系往往是一个集合体,是各种关系的统一。首先译者是原诗的读者,理想状态下,译者应该是一位被原诗打动的读者,以此达到在某些方面与原诗作者的共鸣。其二,译者是原诗的探究者。这个状态往往是理想状态没有出现时的情形。即翻译者不是因为被诗歌打动而情不自禁地要去用另一种语言把这种打动人的东西再表现出来。这时则需要译者去心去解读,用知识、智慧和感知去体会。这两种关系都存在一个微妙的问题,即译者到底能对原诗有多少解读是符合原诗作者的初衷的。对于第一种关系,这个正确百分比并不重要,因为诗无达诂,诗人们也乐此不疲地经营着读者们的“误读”,因为,从某种义上讲,“误读”越多,诗歌的张力/诱发力 就越大,这也正是诗歌魅力之所在。而作为译者的读者,这个正确百分比就至关重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6: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Rhapsodia 发表于 2010-12-27 14:23
回复 Rhapsodia 的帖子

回自娱自乐君,呵呵,这个比喻很恰当。不过还有一条,你手上牌型允许,并有止张, ...

大满贯或小满贯只有技术支持,是只有必要条件,但还不能构成充分条件。

也不一定的,有时会有非常蹊跷的牌型出现,要学会听牌,察言观色,必要时还要使用 finesse, 呵呵呵

点评

finesse 也应该属于技巧吧?没有足够的学习和积累,何谈技巧?  发表于 2010-12-27 17: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finesse 是通过听牌和读牌后,对牌局的一种判断,通俗地讲叫 ‘飞牌’,是技术但也是心理素质。说对了,没有大量的练习,不可能的,但你不能排除 ‘天赋’。诗词翻译光谈理论是没用的。有些东西只能身教不能言传。有时甚至二者都不能。

点评

没有大量的练习,天生的悟性也不会发光。  发表于 2010-12-28 08:42
是的,知识、积累、练习、天赋加在一起,算作是金刚钻,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但是,要铸就金刚钻,非一日之功啊~  发表于 2010-12-27 17: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9-28 15:30 , Processed in 0.180215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