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蓝田

新诗概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22: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诗歌的赏评
前面说到诗歌的创作,下面我想谈谈诗歌的欣赏和评论。想要欣赏诗歌,首先就要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比如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的修养、对于格律多少要有些了解,同时,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和人生的经验,对于更深一层理解诗歌的意蕴也大有裨益。欣赏的多了,自然要有比较;有比较,就不免要分出三六九等。这就涉及到鉴赏力的高低和鉴赏的标准这两个问题。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要想培养出一流的鉴赏力,那就要从学诗伊始,去观摩最好的作品。歌德也曾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只有当最优秀的作品作为范本,在我们头脑中深深扎根,我们在写诗或读诗时才会有一个标尺,时时提醒和激励着我们,而不至于被二三流的作品所误导。
那么,哪些诗歌能够称得上是学习的范本呢?总结起来,不外乎三种:一、外国的好诗。很多被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外国诗歌,都能称得上是本国的精品。学习外国的好诗虽然是条捷径,但岔路极多,学习者很容易迷失自己。西方与东方的诗,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障碍,真正的困难,在于诗歌不可翻译的特性。意大利诗人埃乌杰尼奥·蒙塔莱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解释这样的事实:中国古典诗歌抗拒任何翻译,而欧洲诗歌又束缚于原文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歌有不可转化为它种文字的特殊性。蒙塔莱又说:“我们自以为在读白居易的诗,实际上是在读译者瓦雷巧妙的模仿作。”这就说明诗歌由于具有散文所不具有的音乐性,和母语的关系十分亲密,而译诗之所以能被认可,基本上取决于译诗的成功。所以,要想真正了解外国诗,最好能精通一门外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不现实的。学习外国诗歌而不至于消化不良,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当然,除去译诗在形式上的不足之外,其它方面有许多东西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究的。
    第二条路,学习优秀的汉语古典诗歌。古典诗歌与新诗的唯一不同之处,就在于所用的语言媒介不完全相同。而现代汉语也不是天外飞仙,它是由古汉语传承转化而来的,它们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完全可以对比加以研究。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验,——在学诗的道路上,首先接触优秀的汉语古典诗歌,有以下若干好处:首先,汉语古典诗歌极富音乐性,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起音乐化的诗歌的语言节奏。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就是这个意思。此外,汉语古典诗歌语言的含蓄和隽永,以及对于意象的刻画和意境的追求,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第三条路,学习好的民歌。在当代诗坛,民歌实际上是指那些流行歌曲。好的流行歌曲不但旋律优美,歌词也很动人。但当代歌坛良莠不齐,写得较精致的歌词不是很多,因而可学的东西有限。
有关诗歌欣赏和评论的标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诗表面上虽然已经形成了数种所谓的风格流派,但由于都还没有足够数量的为历史和大众所公认的佳作问世,这标准也就很难确立。即使按照自己流派的风格确定下来,也很难被其它流派所承认,而其标准的可靠性就更加难以定论了。但是,既然欣赏和评论时时都在发生,那就还是免不了标准的建立。到底该以何种标准作为新诗赏评的准绳呢?我认为,汉语古典诗歌中有重多已成定论的传世名篇,值得我们去仔细研读。新诗的历史很短,能称得上精品的诗作可谓凤毛麟角。现当代有许多诗人,专门以现当代的某些诗人及其作品为师,以致流毒无穷,积重难返。依我个人的“高见”,当代人如果想学写新诗,尽量不要研究现当代的新诗作品(带着批评的眼光随便看看可以),最好能从古典诗歌的精华中汲取营养,踏踏实实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我力主以优秀的古典诗歌的篇章为蓝本,来对比新诗作品的优劣。其标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情趣。情趣有真有假,“为情而造文”,其情必真,“为文而造情”,其情必假。情趣有深有浅,“深则情,浅则趣”,二者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情趣还分高雅、中庸、低级三种,类似淫邪鄙俗的低级情趣,为世人所不齿。情趣还有特定的和普遍的区分,有些人喜欢抒发一些独有的、特别的情趣,虽也无可厚非,但总是不如普遍的情趣更容易引起读者的理解与共鸣。
此外,有些人津津乐道于富含哲理的诗歌,认为只有这样的诗才更有味道、更有嚼头。诗中含有哲理,本身并没有错,关键要看这种哲理是怎样产生的。如果是抒情写景时的自然流露,当能使作品的主题“更上一层楼”,那是我们所欢迎的;倘若是为哲理而哲理的诗歌,那就不免有哗众取宠的嫌疑,读来令人生厌,这是我们所讳忌的。世人尊崇唐诗,贬低宋诗,就是因为唐诗重抒情,而宋诗重说理。与之相反,宋词由于在抒情写景上下功夫,因而取得了比宋诗高得多的成就。
(二)、意象。意象是否鲜明、生动、新颖,意象、意象群、意象部落之间排列的是否合理有序。以上这些,决定着意象的优劣与否。
一首诗中,意象所占的分量越大,就越容易做到含蓄蕴藉。同时,意象的优劣与多少还决定着意境的好坏和深浅。
(三)、意境。情趣和意象之间能否做到水乳交融、物我两合,是使诗歌意境达到完美的最根本的途径。现当代的新诗很少有在意境上做功夫的,因而诗味索然。有的新诗,意象和情趣之间甚至有很大的隔膜,读后令人如坠十里雾中,不知所云。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好好向老祖宗学习呢。
(四)、语言。语言不但要妥帖、简练、含蓄,而且还应平易自然,为修辞而修辞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当代有些诗人天真的以为,语言平易自然的诗不像是“诗”,因而,他们故意打破语法的规则和用语的习惯,或者故作高深,摆出一付神秘、玄奥的面孔,认为这才是所谓的“诗”。殊不知,正是这样的语言撕裂了意象和情趣的有机体,要想以这样的语言写出完美的意境,简直是痴人说梦!
(五)、格律。国诗中的各种格律大家耳熟能详,新诗中的格律应该如何,世人却还没有公论。有人认为,新诗应该抛弃一切格律,实现完全的自由,这样才更有利于发展诗歌的情境。这种想法虽然也有片面的真理,但总的来说,却是十分天真和可笑的。首先,诗歌的音乐性不但不妨碍,而且还有利于发展诗歌的情境。其次,诗之所以称之为诗,不但在于它有浓烈的情趣和鲜明的意象,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它有着不同于散文的各种格律。如果诗歌失去了格律,那它也就不能称之为诗歌了。有人会说,难道“散文诗”不就是诗吗?这可真是谬种流传,害人不浅哪!不错,一流的散文诗可以拥有比二三流的诗歌还要动人的意境,但它却实在不能称之为诗。一个最基本的理由是:诗歌是有音律的,也就是具有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而“散文诗”则没有。如果一定要给这种文体起个名的话,称作“诗散文”倒还比较贴切。
至于新诗中有哪些格律可以适用,我不敢妄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要能更好的抒发情趣并且最大程度上体现出语言的音乐性,那这些格律的运用就一定是成功的,否则,这些格律就纯属多余,不用也罢。此外,有些格律的使用,如诗歌的分行分节、行与行之间有规律的错综排列等等,能够增强视觉的美感,用用也无坏处。但我们要明白,这终究只是末节,抛弃声音的格律而一味追求视觉的美感,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是抛了西瓜捡起芝麻的愚蠢举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21: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诗歌的风格(上)
俞文豹《吹剑续录》中载有一个小故事,其文如下: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坡为之绝倒。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优秀的诗人及其作品,拥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所谓诗歌的风格就是诗歌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所独有的特色,是诗人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把诗歌的风格大体分为二十四种,分别为:雄浑、冲淡、纤浓、沉著、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风格虽然各异,但并没有高下之分。好比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她们之间没有谁最美,只能说美得各有千秋罢了。
下面,就我自己的理解对诗歌的品格做些简单的概述,不当之处,还请斧正。
雄浑,是指雄健浑厚。表现为时间上的久远,空间上的广阔,人物的高大,背景的恢宏。边塞诗尽多雄浑之作,如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冲淡,是指冲和淡泊。这是一种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表现为意境上的闲适恬静。语言质朴平易,好比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如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纤浓,是指纤巧浓艳。内容多是对好景佳人细腻的描述、华丽的修饰。语言工巧华美,恰似一幅色彩艳丽的工笔画。如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    *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沉著,是指深沉冷静。这是一种阅尽人间春色后的从容不迫,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处变不惊,表面是不动声色的娓娓而谈,内里却含有惊世骇俗的深邃道理,仿佛一座冷峻的火山。如刘桢的《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高古,是指高洁古朴。超群脱俗,遗世而独立,是为高洁;纯真无邪,赤子之心也,是为古朴。一曲《高山流水》,知音几何?如黄庭坚《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         *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典雅,是指高雅不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的这段话,可谓是“典雅”最好的注解。何为隐居山林的高士形象?且看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洗练,是指洗涤冶炼。务必使诗境返璞归真,清澈似春潭,质朴如古镜,皎洁若月光,重现自然纯净的状态。语言凝练流畅,貌似经过雕琢却全然不见痕迹,宛如洗尽铅华后的白银一般纯净。试看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劲健,是指刚劲雄健。雄浑偏重意象,劲健偏重情趣。诗风劲健的诗人,必定有着高尚的品德,刚强的性格,仿佛高山上一株虬枝盘曲的青松。如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绮丽,是指绮靡华丽。李白《古风》云:“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但这里所说的绮丽不同于六朝采丽竞繁之作,而是富贵华美,自然天成。因情敷彩,辞藻虽然华丽却无雕琢的痕迹。锦上再添花,又有何不可?试看李白的《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
自然,是指造化天成。“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说创作过程中不必殚思竭虑,情之所至,自然妙语如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说诗歌的语言平易自然,仿佛人人心中都想得到,却不是人人笔下都写得出的。其实,一流的诗歌作品都称得上“自然”二字。司空图把“自然”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品格加以阐述,足见对其推崇备至。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含蓄,是指含而不露,耐人寻味。要想做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人不要充当解说员,也不必妄加议论,只需描述意象即可。意象描述的越真实、越细致、越生动,含蓄的表达效果就越好。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豪放,是指豪迈奔放。与雄浑相比,豪放同样偏重情趣。不过拥有豪放气质的诗人,情感相对热烈,性格更加豁达,仿佛“黄河之水天上来”,自有一种“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气势。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      *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21: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诗歌的风格(下)
精神,是指有生气、有活力。心中充满对生活的热爱,才能写出富有生气的好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毫无刻板呆滞,好比春光中尽情歌唱的黄鹂。如晏殊的《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    *
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原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
缜密,是指细致绵密。诗中意象虽然繁杂,然则款款而至,浑然天成,绝无凌乱琐屑的嫌疑,如明月照雪,如春临大地,又如一幅锦缎,虽千丝万缕,展开后却不见罅隙。如柳永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华。
*             *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疏野,是指疏放率真。疏野之人,不受世俗礼法的羁绊,率性而为,无所拘束,纵情发挥,不事雕琢。如辛弃疾的《西江月》:
醉里且贪欢笑,
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
*     *
昨夜松边醉倒,
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清奇,是指清新奇妙。为人超凡脱俗,为文则眼前一新,语言清秀,时有妙语,好比空谷幽兰,别有一种清远幽静之美。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委曲,是指委婉幽曲。含蓄重在表现手法,“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委曲重在诗歌意境,“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好比水流九曲,忽隐还现;又似余音绕梁,经久不衰。如《诗经》中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实境,是指眼前的景物与事件。只要是真景物、真感情,构思不需艰深,语言不必华丽,而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当然,“实”不代表全盘搬来,应有所取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幅写实的图画和一张纤毫毕现的照片哪个更美?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前者。如杜甫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悲慨,是指悲壮慷慨。所谓“诗可以怨”,是说痛苦的经历和欢乐相比,往往感受更为深刻。壮士拔剑,却无用武之地,悲慨满怀,唯有浩然长叹。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形容,是指容貌神色。苏东坡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意思是无论绘画还是写诗,不必拘泥于形似,要以传神为主。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    *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超诣,是指超逸,不同凡品。“超逸”同“自然”相近,却又超乎“自然”,仿佛天外之笔,非人力所能为,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     *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飘逸,是指飘洒闲逸。“飘逸”同“超诣”相近,“超诣”着重表现超脱尘俗的精神,“飘逸”则着重表现飘飘若仙的情致,如黄鹤之舞,如白云舒卷。试看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旷达,是指开朗豁达。旷达突出的特点是坦荡无私,主要表现为豪迈乐观。旷达不等于放纵,萎靡颓废是人生的沉沦。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流动,是指诗歌意境的流动之美。纵观二十四诗品,无论何种风格,既要以“自然”为基础,又要以“流动”为枢机。司空图吸取老庄思想和魏晋玄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它是无处不在、变化不息的。只有在精神上达到与“道”同体,胸怀宇宙,顺应自然,才能写出流动自然而又意韵深长的好诗。
由于司空图晚年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加上他崇尚道学,因此他所列举的诗品内容不免偏狭。除了司空图所提二十四诗品之外,诗歌还有许多其它常见的风格,如幻境、悲壮、沉郁、风趣、缠绵、凄婉等,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诗人风格的形成,主要由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而一个人性格和气质的形成,不但和他的生活阅历、才能、学识、修养等息息相关,而且民族、地方、阶级、时代等社会的大环境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生活错综复杂,丰富多采,不同的诗人拥有不同的创作个性,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样,就形成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对于同一个诗人而言,他的艺术风格,有其一致性,也有其多样性。比如杜甫的基本风格是沉郁顿挫,这个风格特点差不多贯穿了他一生。但他的诗作有的明快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也有的流丽如《绝句》,并非一成不变。王安石说过:“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绮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淡泊闲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酝藉若贵介公子者。”这段话很生动的指出了同一作家风格的多样性。一般来说,诗人总的风格特点是综观他的大多数诗作或他的代表作而得来的。
    风格就是人格,一般终身难改。但是,由于环境的剧变,可能会导致诗人的性情产生变化,进而影响他诗歌作品风格的改变。如李清照前期的诗作清丽明快,后来由于赵宋南渡,国破人亡,后期转为哀婉沉郁,当然,她的主要风格“委婉”始终贯穿她的一生。
初学写诗,不应该局限于一家,应该广泛涉猎,博采众长。诚如鲁迅所说,我们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当然,创作的初级阶段,不经意的模仿是很正常的。比如,有一段时间我读李白上了瘾,诗中便尽是些天马行空般的奇幻之境;后来我又钻研起宋词来,下笔不外乎《卜算子》、《如梦令》之类的体式。不过,一味地模仿,是不可能写出成熟的作品的。好比邯郸学步,最后不但学不好,而且丧失了自我。博采众家,为的是更好的独树一帜。一位诗人必须拥有自己的特性,有别于其他诗人作品的独立风格,作品才有存在的价值。换言之,风格的形成,是诗人诗作成熟的标志。
    在文学史上,人们常常把风格相近的作家,放在一起称为流派。如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这种流派是后代的评论家追加的,盖棺定论,结果相对准确,一般来说容易为人所接受。
还有一种流派是自封的,自立门户,自封主义,无非是借此炒作以求名利。诗没做出几首,理论先列出一大堆,还煞有介事的互相批斗,这对于诗歌研究本身毫无裨益。
朱光潜在《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的一封信中,最后写道:“新诗人常欢喜抽象地谈原则,揣摩风气地依傍门户,结果往往于主义和门户之外一无所有。诗不是一种空洞的主义,也不是一种敲门砖。每个新诗人应极力避免这些尘俗的引诱,保存一种自由独立的精神,死心塌地地做自己的功夫,摸索自己的路径,开辟自己的江山。大吹大擂对于诗人是丧钟,而门户主义所做的勾当却是大吹大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21: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新诗赏评实例(上)
下面,就新诗而言,我举几个实例略加评析,以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得与失。
实例一,朱湘的《采莲曲》:
小船呀||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妖娆。
日落,
微波,
金线|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     *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
拍轻,
浆声||应答着|歌声。
*     *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在|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扬着|歌声。
*      *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柳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莲,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里||荡漾着|歌声。
*      *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融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朱湘的这首《采莲曲》,写的是从黄昏日落到薄雾月升这段时间里,采莲女驾船采莲的一段生活场景。其中,诗人不但写出了采莲女采花、采藕、采莲蓬等不同劳动的场面,而且还描绘了小河及其两岸的旖旎风光,更向我们微妙的展示了少女羞涩的情怀和对爱情的憧憬。
首节,诗人为我们点明了采莲女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日落时分的黄昏,地点是金波荡漾的小河。小河中如翠盖般的荷叶,似人样妖娆的荷花,以及两岸摇曳的杨柳,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诗境。而采莲女并没有就此停留,她驾着小舟,唱着渔歌,向小河的更远处前行。
接着,采莲女来到了荷田深处,饶有兴致的采撷起妩媚多姿的莲花。清水中的莲花是如此的纯洁美丽,宛若娇羞动人的少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虽然诗人没有直接把采莲女比喻为莲花,但从字里行间的描述中,读者很自然的会把采莲女和纯洁美丽的莲花联系到一起。同莲花的品质相映衬,采莲女清纯而又坚贞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但少女没有在此做长久的逗留,在歌声里,她划着小船又前进了。
这回,采莲女来到溪头,打算采挖淤泥中的莲藕。正要采时,却又停手不前。她想到莲藕多丝,并且深藏水中,不就像藏匿在自己心中的那份情思吗?这里,诗人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丝”即指“思”,写出了少女羞涩的怀春之情。虽然她向往着纯真的爱情,但是却羞于表达。“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采莲女的渔船所做的短暂停留,以及她那抑扬不定的歌声,便是她此时矛盾心情的最好体现。
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爱情的憧憬,采莲女重又上路。此刻,她的心情似乎轻松了一些,放眼望去,世界万物仿佛也都变得欢快起来。看那柳树,宛如在风中翩翩起舞;喜鹊也在枝头聒噪,好像在迎接她的到来;石榴花落在她的新裙子上,使她的衣服也染上了花香。她一边采着莲蓬,一边唱着歌儿,歌声在风里荡漾,听得游人都醉了。
明月渐升,薄雾拂水,时间如流水般飞快逝去。望着明亮的织女星和牵牛星,遥想着美妙的爱情故事,采莲女调转船头,带着石榴花与荷花的芳香,踏上回家的归程。她渐行渐远,终于消融入一片苍茫的暮色之中,只有那若隐若现的歌声,还时时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纵观全诗,诗人没有做任何的议论与说明,采莲女的容貌、性格以及内心活动的表述,完全熔铸在对意象的描绘中。读者在欣赏意象的同时,便能轻易的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趣。同时,由于受个人生活经验和性格气质的影响,每个读者从意象中所得到的情趣又不完全一致。就算是同一个人,由于他的学识经验和性格气质总是在变化当中,今天和明天所得的情趣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任何一个人,一个人在任何时候,只要读起这首诗,总会有不同以往的新的感悟与收获。这种用意象来抒发情趣的表现手法,既是汉语古典诗歌传统中营造意境的最佳手段,也是使诗歌获得永久新鲜生命的唯一方法。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妥帖,简练有力,真正达到了不能增删一字的地步。其中,有些词语的使用,如颠摇、夷犹等,与当代的语言习惯不免相悖,读着有些别扭,这是早期白话文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自然无可厚非。
全诗每节的最后一行都和歌声有关,“歌声(歌音)”的反复回旋,更加有力的把诗节凝结成一个整体。
这首诗逢节换韵,韵式大致为aabacccdee。全诗共分五节,每节分十行,节与节之间,每行的字式相当,音步也大致相同。全诗共分五节,每节分十行,节与节之间,每行的字数相当,音步也大致相同。
有关音步,单竖线“|”表示较短的停顿,称小顿;双竖线“||”表示较长的停顿,称大顿。诗歌的音步是按大顿来划分的。其中,“金丝|闪动||过小河”、“水珠|滑走||过荷钱”、“女郎|要采||又夷犹”这几句属于长||短句式,末步为3字的短步;其它诗节中同一位置则采用短||长句式,为4、5字结尾的长步,如“耳鬓边||晕着|微红” 、“消融入||一片|苍茫”等等。两种句式犬牙交错,不免稍显冲突。这种情况的产生,应该是作者受国诗的熏陶过深所致。
实例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所说的“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也就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徐志摩曾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两年。1928年,他故地重游,在归途中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
诗人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和事件,在表现康桥美景的同时,又抒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向往,以及再别时的惆怅之情。
在第一节中,诗人连用了三个“轻轻”,这是为什么呢?诗人又见到日思夜想的母校,心情一定十分激动;怀念起从前美好的时光,心中一定充满了甜蜜;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心里定然又溢满惆怅;想到相逢不久即将别离,心中必然充斥着感伤。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言,只用了三个“轻轻”,就把它们囊括其中。同时,“轻轻”两个字的重复使用,也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舒缓而略带忧伤的抒情基调。第一节的最后一行,点明了时间是在黄昏。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后面相关的景物与事件都和黄昏这一时间段息息相关。
第二、三、四节,诗人分别描绘了康桥有代表性的三处景物,——河畔的柳树、河中的青荇以及榆荫下的一潭。由于时处黄昏,柳树染上了夕阳的余光,摇身变成了金柳,仿佛新娘般艳丽娇羞。倒影投波,美艳万分,令诗人沉吟不已。康河的水十分明净,水中青荇历历可见。爱屋及乌,诗人因为热爱康桥,所以对康河里的水草也充满了柔情,宁愿化身其中,以期能和康桥永远在一起。而榆荫下的潭水,景色更加绚丽,只见夕阳中的霞光与绿色的浮藻揉碎在一起,红绿斑驳,宛如彩虹般灿烂。
有这样美的景物,怎能不令人心向往之?于是,诗人在第五节中,便有了撑篙寻梦、星夜放歌这一浪漫且有些近乎疯狂的举动。这一事件的描述,也许是诗人真实的回忆,也许是诗人虚拟的想象,当然,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是诗人深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第六节又回到了别离的主题。文笔大起大落,而转折处却极其自然,丝毫看不出人为雕琢的痕迹。而第七节中的四行仿佛更是浑然天成,把诗人的情感推上了高潮:“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高潮处不是放歌,而是沉默,意味悠远。柳永在《雨霖铃》中写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苏轼在《江城子》中说“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手笔。顺便提一下,顶针手法的运用,是使六、七两节行文流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最后一节中,诗人又连用了两个“悄悄”,暗示心情的黯淡与忧伤。同时,运用反复的手法和第一节相呼应,把惜别的惆怅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朱湘的《采莲曲》一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以写境为主。也就是说,诗人没有直接吐露心扉,而是借助意象来间接传达,同时,诗人的情趣和所描述的意象之间水乳交融,这些都使诗歌的意境显得十分浓郁。这是《再别康桥》使人合卷难忘、回味悠长最主要的原因。
这首诗共八节,每节四行,隔行押韵,逢节换韵。每节的第一、三行稍短,第二、四行稍长。全诗语言婉转流畅,好似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痕迹,比《采莲曲》稍嫌形式化的语言略胜一筹。唯一的缺陷,就是全诗很难划分出一种有规律的音步,这一点,就不如《采莲曲》之铿锵有致了。
其中,“波光里的|艳影” 、“软泥上的|青荇”等,虽然单独成句又单独成行,但由于有轻声字“的”存在,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再分的6字短语,因此只能读成一步。其中,“的”作为轻声字其实等同于“|”,朗诵时不必在“的”后再做停顿。因此“的”后其实不必再标注“|”,之所以还标上,是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21: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新诗赏评实例(中)
实例三,舒婷的《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在这首《致橡树》中,表达了自己(同时也是新时代的女性)对于爱情新的认识与追求。从开头到“不,这些都还不够!”,是全诗的第一部分。诗人用了六个比喻,表达了对于旧的爱情观的不满与鞭挞。“攀援的凌霄花”比喻借对方的权势或金钱来炫耀矜夸的女人。“痴情的鸟儿”是指向男人讨好献媚的女人。“泉源”比喻虽然温柔体贴,但却软弱无为的女人。“险峰”则是指比较强势的女人。至于“日光”和“春雨”,则比喻只有默默奉献的精神,却缺乏独立平等主张的女人。由于比喻所能引申出的意义多种多样,因此,以上所作的推论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其他人如果认为这些比喻有不同或更深的其它意义,我完全理解并支持。
从“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却又终身相依”,属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把自己(即新时代的女性)比喻为一株木棉,并借助对木棉和橡树的形象,以及它们的动作和性格的描写,给出了对于爱情全新的解释。诗人认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爱情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有男尊女卑或女尊男卑的区别。同时,“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他们之间不仅有爱的缠绵,而且还有共同的语言和理想。“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他们彼此独立,有着各自不同的品性与气质。最后,“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他们荣辱与共,不仅共享成功与幸福,而且在困难的时候相濡以沫,彼此激励。
结尾数行是诗人对所向往的爱情的总结,那就是,——理想中的爱人,不仅形象美(伟岸的身躯),而且品格美(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最后一句,诗人写得有些含混,不太容易理解。我认为,诗人表面上说的是“足下的土地”,实际是指深扎土地中的树根,也就是爱人内心深处的那些美好的东西。
全诗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全部以意象入诗,并没有直白的表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木棉和橡树是本诗的两个主角,全诗就是围绕这两个主体意象进行铺垫渲染的。而实际上,诗人却主要是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来传达情趣的。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炫耀自己、绝不学、也不止、我们分担、我们共享”等等这些词句,就是直接用来抒发感情的,只不过不是直接用在人上,而是用在物上,借助物来间接传达。其实,这就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这种直接抒情与意象暗示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既使人能够直逼作者的本意,同时又不至于流于直白,因而很容易做到雅俗共赏。当代,还有许多人把这首诗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实在令人费解:难道以拟物的写法来传达诗人的情趣,就是朦胧的定义吗?一般来说,诗中的意象占得比例越大,诗的意境相应也就越浓。在这首诗中,虽然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冲淡了诗歌的意境,但由于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说出的话语又极其巧妙恰当,所以也自能达到一种诗的胜境。
这首诗的语言流畅自然,既没有形式化的弊病,又摈弃了散文化的倾向,十分难得。其中,整句和散句的交错排列,对称和反复手法的使用,是使全诗语言摆脱散文化的重要手段。至于语言的流畅,则要归功于铿锵一致的音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我对原诗音步所做的分析。
全诗通篇压“衣鱼“韵,有时较密,有时较疏。当代诗人刘聪美曾经做过研究,只要韵脚间的音节不超过32个,就不会明显减弱押韵的声音效果。否则,它的韵味会越来越淡。当音节超过40个以上时,音乐的效果基本上就荡然无存。我不知道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有多少,但在《致橡树》中,韵脚间最多还没有超过32个音节的。
总的来说,这首《致橡树》,虽然在意境上稍显淡薄,但真挚深沉的情感却可以弥补过来。全诗虽然在语言的简练上略嫌不足,但各种格律运用得十分娴熟,使全诗充溢着浓郁的音乐气息。再者,本诗作为直抒胸臆的浪漫主义的诗作,有点儿“啰嗦”正是它的本色呢!更为重要的是,诗人在她所处的那个年代,就为我们阐述了这样一种健康而超前的爱情观,足以作为年青人学习与模仿的榜样,这也是最值得我们欣赏和赞叹的。唯一不足之处,在于有几处完整的诗句却做分行排列,读起来有被撕裂的感觉。如“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以及“像刀、|像剑-也像戟”。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这样的:“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像刀、|像剑||也像戟”。后者因为是在大顿处转行,还可以接受;前者是在小顿处转行,就失去了分行的意义了。

实例四,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        *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看到《热爱生命》这四个字,使我不由得又想起生命的意义,——这一人生永恒的主题。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成功;有人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爱情;还有人宣称,生命的意义在于自由。而汪国真给出的答案则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只要你追求过、努力过,无论是否能得到成功、爱情或自由,你的人生都是有价值的,就不算虚度。而只要把生命意义的重心放到过程上,那么,“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对于人生道路上的平坦或是泥泞,我们便能做到处变不惊,就能以一种十分坦然和从容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这首诗,每节都以“我不去想”开头,首先给出结果。紧接着,诗人再对“我不去想”的原因做出解释。第一节和第二节都好理解,第四节是对前三节所作的总结,只有第三节有些令人费解。诗人不去想“寒风冷雨”的侵袭,这里的“寒风冷雨”,据我个人的理解,可能是指流言蜚语,也可能是困难或压力。而他不去想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目标是“地平线”。“地平线”的表面意思,是指远方;深层的意思,可能是指遥远而伟大的人生理想。正因为诗人人生的理想遥远而伟大,因此,任凭人们在他身后指指点点,也不论有任何艰难险阻,他早已不屑也无暇顾及,他只是向着他的目标顽强而坚定的前进。由上可知,第一节讲的是成功,第二节讲的是爱情,第三节讲的则是理想。这样就有问题了,——有理想的人,有谁不想成功呢?而成功的人,又有谁不是先有理想的呢?第一节和第三节的意思有些重复和冲突,证明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思绪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些混乱。
如果把《热爱生命》和《采莲曲》、《再别康桥》加以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后者以写境为主,前者仅仅抒发了对人生和生活的某种感悟。所谓写境,也就是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情趣。而在《热爱生命》中,虽然也能隐约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波动,但主要的目的却是为了阐述一种人生的哲理;诗中虽然也有零星闪光的具象,如“风雨兼程”、“玫瑰”、“地平线”、“背影”等,但这些具象不是为情趣服务的,很难称得上是意象,而是为了对感悟或哲理这些抽象的概念,作一些形象化的说明,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缺乏意境,是这首诗最大的缺憾。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汪国真并没有做直白浅薄的说教,而是蕴抽象的哲理于鲜明新颖的具象,这就使他的诗增添了几分形象化的魅力,从内容上得以同格言和警句分别开来。
从形式上来看,这首诗称之为诗则是没有异议的。首先,全诗分四节,每节三行,每节都以“我不去想”开头,前三节的第二行都以“既然”开头,相同词句有规律的反复使用,是诗歌的格律所独有的。其次,节与节之间大致相同的语法结构,使得诗节之间形成一种诗歌独有的对称关系。最后,全诗较有规律的押韵,也是诗歌同散文最大的区别所在。谈到押韵,我不得不提及本诗小小的失误。本来,这首诗大致是以每节的第一、三行押韵,而在第三节的第一行却没有韵脚。其实,只要把“寒风”和“冷雨”颠倒使用,就可以做到韵脚的一致了。
这首诗虽然大体能够划分音步出来,但不是太有规律,可知作者并没有先入为主,去有意识的运用音步来构筑诗行。因此,全诗读起来节奏上不是十分和谐,特别是第三节第一行与其它诗行的步数相差悬殊,感觉十分突兀。
总之,这首诗以写理为主,与中国写境的传统诗词有很大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还有少许瑕疵和漏洞,如果能做进一步的修改,应该会更完美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2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 新诗赏评实例(下)
实例五,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          *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1964-1989),本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它表达了海子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追求。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幸福的人大体相似,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不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够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便是最大的幸福了。因此,海子在第一节中为我们描述了他心目中理想的世俗生活:有一座面向大海的别墅,周围有鲜花盛开的花园;每日热衷于烹饪(关心粮食和蔬菜),或者做些生活的琐事(喂马,劈柴);闲暇之余,就去“周游世界”。
为什么海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在第二节中他做出了解释:“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海子生前的好友西川曾回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长期单调乏味的物质生活的压抑下,有一种关于世俗的“幸福”的冲动涌上心头,促使海子要兴奋地做出改变。他不但预先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幸福画面,而且还要把这种想法告诉每一位亲人。被虚幻的“幸福”冲昏了头脑的海子,甚至像一个孩子一样,天真的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并把祝福送给每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写到这里,作者的情感也达到了高潮。然而笔锋一转,他却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愿”是意思转折的关键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他理想的精神家园。这证明了作者不甘心被世俗的生活羁绊,只愿意坚守在自己营造的精神世界中。但他的精神世界不是广阔而开放的,而是狭隘和偏执的。(果然,两个月后,海子就在秦皇岛市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了。)文笔大起大落,前后鲜明的对比令我们震惊。然而细想之下,这却又是必然的结果。原因有两个:一,作者用了三次“从明天起”。这很像一个天真的少年在起誓发愿,——从明天起,我要如何如何。殊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个人真的要有所改变,就应该从今天起,从当下始。寄希望于明天,那就说明他的决心还不够真诚,他的意志也还不够坚定。二,这种改变的想法源于一时的冲动。至于一时冲动所带来的改变能持续多久,大家可以参考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信你看,海子只用了写一首“诗”所用的时间,结果就由“改变”而改变了。
大家可能注意到,前面我在说这首“诗”的时候加上了引号。也就是说,我不承认这是一首诗。朱光潜大师曾给诗歌下过这样的定义: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纯文学,那是不错的,但它的音律何在,我实在是找不出来。它既没有规律的音步,也没有可循的韵脚,更没有像《无衣》、《硕鼠》那样统辖全篇的结构。说它是一段小小的抒情文字又有何不可?如果不做分行处理,难道有很大的坏处么?现在的文坛,只要出了一段分行的文字,人们便把它归为“诗歌”的范畴,这实在不是什么好的习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这样的废话也堂而皇之的戴上“诗歌”的桂冠。悲哉!痛矣!
实例六,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          *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          *
此火为大 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
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 横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 吐出光辉
*          *
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 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牢底坐穿
*          *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珍爱 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的家园
*          *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
*          *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马踢踏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
无比光明
*          *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
——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海子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到底想向我们说明一点儿什么呢?“从以梦为马的诗人”、“去建筑祖国的语言”、“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等只言片语的情境中,我们大体可以知道:海子所谓的“梦”,就是指他终生所追求的“诗”,全文就是围绕“诗”这一主题而展开的。确实,从1982年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诗歌”。
在前两节中,海子向我们传达了他对于诗的态度。海子不屑于追求物质的生活,他宁愿满足于精神(在他就是“诗”本身)的富足。“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远方”应该是指高远的理想,“忠诚的儿子”是指要追随自己的理想,“物质”也就是指世俗的生活,“短暂的情人”是指自己虽然离不开世俗的生活,但绝不会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仅此一句,却让我费了这么多的笔墨来解释,原因就在于作者不能“好好说话”,而非要绕着弯儿的让人去猜谜。是作者故作高深,还是津津乐道于自己的那点儿小聪明?或许是他以为,只有这样的不同于日常口语的语言,才算得上是诗歌的语言吧。这就好比从前的某些诗人,主张但凡涉及名称的词,不能直接说破,而一定要用其它的词代替。比如,说“发”要用“绛云”、说“桃”要用“红雨”、说“柳”要用“灞岸”等等。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语言才配得上诗歌高雅的身份。他们不在内容上下功夫,而专门去搞形式上的涂饰,好比“刘姥姥戴花¬——自以为美”,结果反而弄巧成拙。当代诗人,倘若还把这种早已被历史丢掉的破鞋子再捡起来穿,所得到的只有大众的不屑与唏嘘。
接着,海子把那些一心为了名利的伪诗人称为小丑,而把那些献身诗歌事业的真诗人称为烈士。他还把“诗”提升到一种和他的生命等价的高度,并表示愿意以此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因此,当他的“诗作”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和幻想中的赞誉的时候,终于万念俱灰,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我想,这和他对于“诗”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个人认为,诗歌主要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趣而生的,当然,也可以是为了哲理、教育或娱乐的目的而作,但为诗而诗却是我坚决反对的。因为这样做不仅会陷入唯美主义的窠臼,更可怕的是,它会使人迷失自我,最终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迷乱甚至疯狂。所有那些自杀的艺术家,恐怕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
在第三四节中,海子阐述了自己对于诗歌语言的观点。“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表明他执意要同日常的口语背道而驰,去书写一种全新的所谓“诗意”的语言。我个人的理解,应该就是上面所说的猜谜式的语言吧?那么,海子自己心目中的“诗意” 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遗憾的是,我们却很难在文中得到这一问题的答案。“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横放在众神之山”。透过这些光怪陆离的意象,除了作者本人,恐怕没有人看得透它们真实的含义。造成诗意朦胧的原因有三个:1、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他自己独有的一些非常特别的情趣,别人很难感同身受;2、意象之间转换的非常突兀,彼此毫无联系,缺乏连贯性;3、情趣和意象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只有隐约的暗示,使人无法全面、透彻的得出作者真实的意思,而只能做一些片面的臆测。当然,所谓朦胧,并不是漆黑一片,而是隐约可见,也就是说,还有一定的线索指引着我们理解的方向。在本文中,这条线索就是海子所认为的“诗意语言的特点”。如果连线索也不能提供,那就不能称朦胧,而要说隐晦了。隐晦诗是无人能解的,即便勉强解读出来,也一定是千人千面,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既然诗人的本意不能被别人了解,那他写这首诗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能是孤芳自赏罢了。当然,如果作者的创作初衷就是如此,那就另当别论了。可是,这种没有谜底的诗,带给我们的不是轻松愉悦的快乐,而是绞尽脑汁的痛苦。试问,又有几人愿意耐心并且费心地去解读呢?
在最后几节中,海子抒发了自己对于“诗”的抱负。他有感于年华易逝,岁月空度,并仿佛已经预感到今生可能不会得到世人的理解。但他并没有灰心,他对自己所创作的关于太阳的系列“长诗”充满信心,认为它们会流芳百世而不朽。海子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的确为我们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文字,其中有关太阳的七篇“长诗”,更是受到某些人的推崇,甚至被称为现代的造神运动。是不是造神运动暂且不提,在我看来,海子的这些“诗”能否称之为诗还十分可疑。大体来说,新诗的格律有如下几种:音步、押韵、平仄、对称与反复。就以这篇《祖国,或以梦为马》为例,其中我找不到能与散文区分开的可称为“诗”的格律。当然,“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作为反复句共出现了三次。但仅凭这一点,远远不足以体现诗歌的节奏出来。总体来看,全文用的是散文式的自然的节奏,而不是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所以,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诗,还不如说是分行的散文。
其实,有些好的散文也一样能表现出浓厚的意境出来。而这篇文章,虽然也是以抒情为主,其中意象也十分的丰富,但由于情趣和意象之间不能很好的彼此交融,甚至有很深的隔阂,使人很难透过意象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趣,因此,也就很难体现意境出来。
总之,海子的这篇《祖国,或以梦为马》,很难把它归于诗歌的范畴。既然不是诗歌,那就只能是散文了,但却又缺乏优秀散文的明白流畅。(就这一点而言,还不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真纯朴来得可爱一些。)最后,只有说它是写得比较玄奥、晦涩的分行文字了。当然,海子的这篇文章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情感的深沉与执着,以及对于诗歌义无反顾的痴狂,还是令我们这些爱诗的人颇受感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20: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读到这里,大家对于诗歌,特别是新诗,是不是有了一些更新更深的认识呢?如果是,我将倍感荣幸!但我知道,我那略嫌生涩的语言,一定平白地制造了一些阅读上的困难,而上述的理论确实也有些过于纷繁复杂,甚至还有些标新立异,以至于大家一时半会消化不了,头脑发昏发胀,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试着用一个字来解释以上全部的内容。大家一定有些儿纳闷,有点儿好奇,——到底是什么字,能拥有这样大的魔力?其实,这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十分寻常而又特别神奇的字。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几乎都能用到它。说它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能真正深刻地理解它。说它寻常,那是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存在。说它神奇,是因为它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能适用。这个字就是“道”,说白了就是“规律”。
老子说得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要想搞清楚一种事物,莫过于溯本清源,而本源不外乎“道”,也就是这件事物的“规律”。那么,放在诗歌上,什么才是诗歌的“道”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追溯诗的起源。这一方面,朱光潜大师在《诗论》第一章中已有详细的考究和论述。他得出的结论有两个:其一,“诗或是‘表现’内在的情感,或是‘再现’外来的印象,或是纯以艺术形象产生快感,它的起源都是以人类天性为基础。”其二,“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舞蹈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持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遂日渐其远了。”
由上可知,诗歌的“道”有两条:一、在内容上诗歌以抒发情趣、描述意象为己任;二、在形式上则要以节奏为命脉。前者我们都好理解,后者分歧较大。有些人声称,诗歌只要有内在的节奏就好,至于什么是内在的节奏,则没有了下文,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符号。从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的事实来看,其实诗歌的节奏指的就是语言在声音上的铿锵有致。现代汉语要想在声音上实现节奏,有五种方法可以做到,那就是:音步、押韵、平仄、对称、反复。所以说,诗歌的节奏并不神秘,更不是不可捉摸的天方夜谭,完全是有规律可循的。当然,拥有这两种“道”行的诗,虽然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诗,但它写的好不好还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加以鉴赏和判断。甚至可以说,“审美”就是诗歌的第三条“道”。
对于诗歌,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观点。一定会有读者心中不服,进而提出许多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出来,而且凿凿有据。这一点我毫不怀疑!有时我就想,对于艺术,对于诗歌,特别是对于新诗而言,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看法会如此之大,甚至是背道而驰呢?我想,这也许和个人的师承有关吧?的确,一个人之所以会选择写诗这条道路,有众多的机缘巧合,而他最开始接触的诗歌,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及至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并成熟,他心目中“好诗”的标尺也已高高竖立,要想再改变他的思想,恐怕就难上加难了。所谓“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到底该学什么,怎么学?新诗百年,可学的范作实在太少,“大家就像瞎子牵瞎子,牵不到一个出路”。(朱光潜《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于是有人学写西方诗,有人学写民歌,还有人以现当代的“著名诗人”为师,而我主要是学习汉语古典诗歌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师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根标尺,每个人都会拿自己的这根标尺去和别人的来比较。孰优孰劣,似乎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难道真的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吗?非也!坏诗也许各有它的坏处,而好诗则都有它成为好诗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古今中外所有已成定论的好诗聚在一起,从中发现规律,那么自然就可以把好诗的标准确立起来。这些,我在《新诗的赏评》一节中已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当然,由于新诗所用的媒介“现代汉语”不同于以往任何诗歌类型,许多形式上的问题还处在草创阶段,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修订与完善。
如今,我们已步入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个年头,在经济日益繁荣的基础之上,对于传统文化较前一段时期也有了更多的重视。自从中央10台《百家讲坛》播出以来,什么《名家论坛》、《师说》等等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网络诗坛也兴起了对于格律和传统的热烈讨论。相信不远的将来,新诗就会迎来伟大复兴的光辉时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6 13:26 , Processed in 0.09522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