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山城子

微说微诗【1-80】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6-3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婉约——微说微诗【29】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一股柔风
从北宋吹到南宋
凄凄惨惨戚戚的叠格伴谁成名


【微说】

古典诗词,语言上概括,有两种风格。就是豪放与婉约。
这两种风格,虽然到了宋代才提出来,但其源头,却在诗经。比如:《关雎》《子衿》、《采薇》等,都是诗经里的婉约作品。
婉约,就是语言婉转含蓄而柔美。“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这种风格语言细腻,修辞婉转。婉约派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即出自她手。

我的文本第一行,比喻婉约风格为柔风,含蓄着它的婉转柔美;第二、三行说的就是其代表人物李清照。她的人生经历了从北宋到南宋、从安定幸福到颠沛流离的历程。文本镶嵌了她的名篇《声声慢•寻寻觅觅》里的叠格短语,读者一看自然都知道是谁了。

自由体新诗,也继承了这一风格。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等,具有代表性。我们是从微诗的视角探讨,具体例子还是找一找微诗吧——


例1)
听雨
文/紫塞长风

帘外的湿  绵绵潺潺
那把纸伞滴答成夜   
石板上的曾经 被一字一句解析

【赤道雪域老师简评】
第一行:绵绵潺潺轻柔缠绵
第二行:滴滴答答 彻夜难眠   
第三行:依稀一滴一字,一丝一句,如泣如诉,

例2)
听雨(其5)
文/流水生财

被你的滴滴细腻,浸透
我听到了
奉献的音符,飘荡

【杨泽钦老师简评】
听雨婉约,声如天籁,写得温婉入心

【王曰生老师简评】
笔触细腻,诗意温润,立意上乘。

以上两首,语言均显婉转含蓄,而又柔美。可做婉约风格来欣赏。

2018/4/29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3 09: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郁——微说微诗 【30】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忧国忧民  一颗心
陷入火热水深
不说郁闷  不说激愤  只悲怆报国无门


【微说】

沉郁,指深沉蕴藉。也就是情感浑厚浓郁,忧愤而又蕴藉。这种风格的专利属于诗圣杜甫。忧愁是他诗作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从个人到天下人,落脚到国家,遂使其沉郁获得了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沉郁为诗中一种高格。有资料说:其名称最早出于屈原的《九章•思美人》中“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沉菀即沉郁。而事实上,屈原不仅是这个词汇的创造者,也是这种风格的源头。毕竟《离骚》就是他报国无门的沉郁之作。

搜网,有诗家说:沉郁是诗的高境界,也是一种心境。这心境“是绕着智慧内省的氤氲,是身陷困境的个人体验”。
是的,诗人深度的孤寂,往往起因于命运的不可逆转。像屈原、杜甫、辛弃疾这样的大家,就是在快乐的时候,心里也潜在着忧郁、不安和希冀。他们所造就的沉郁的诗境,给予读者的,是蕴含着深沉、激越,而又抑郁的无可奈何的一种情调。这种情调,就是沉郁风格的阅读感受了。

忽然想起陈子昂来,虽古今评家不说他的《登幽州台歌》是沉郁之作,但我想说,该诗乃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怆之作,其风格当属沉郁。请再体会一下: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新诗中也有沉郁之作,例如闻一多的代表作《死水》就是。再看看我们的微诗中有否沉郁风格的呢?至少有近似的吧?试举一例:

架子工
文/诗韵

拧开 破晓铁锈
架起城市 翻卷的宏图
敲击斜阳 江愁

诗眼在“江愁”,沉郁之点也在 “江愁”。诗人的心中,说到底是对农民工的关注与关心。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中国的改革应多执力于底层社会的关怀。社会的和谐与否,大众的幸福是关键。” 这就是诗人在小康条件下对最底层人民的关怀,以及对社会和谐程度的希冀。关怀与希冀萦绕于心,应当是一种沉郁的韵味与风格了。

2018/4/30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朴素——微说微诗【31】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不描眉  不涂红
蓝白的短装  轻轻的风
醇厚的芳香  深藏于胸


【微说】

朴素一词的含义,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俭朴不奢侈。该词源于《 庄子•天道》:“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如此看来,朴素是美的极致了。

我突然想起金昌绪的《春怨》了——“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就是“不描眉  不涂红”——没一个形容词,只名、动行文。
这就是“蓝白的短装  轻轻的风”——很简洁的口语,又郎朗上口啊!这就是“醇厚的芳香  深藏于胸”——美在含蓄,美在诗中极少见的倒叙笔法和仅见的环环设疑:为哪样要把美丽的黄莺打起?——不许它啼;为哪样那么动听而不许它啼?——怕惊了晨梦;为哪样怕惊了晨梦?——梦中可以到辽西;为哪样一定要梦中到辽西?——就不好意思出口了(你想想,如果你也是“妾”,又打探不到边防的消息,又如何不怨呢?)朴素的风格,就是语言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它的特点看似平常,其实是深含不露,而蕴涵颇深。

朴素的风格若从唐朝往前推,代表性人物当属田园诗人陶渊明了。请看他的名篇《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新诗中的朴素风格,应当说不少。随手拈来就有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是名动行走,也是简洁的语言朗朗上口,也是含而不露地隐藏着诗旨啊!诚然,闻捷、贺敬之、郭小川、李瑛等一批著名诗人,也都依重朴素的风格。

当下的微诗中,也很有一些朴素自然,流畅含蓄的作品。
例如:邓芝兰老师的《信》" 将脸贴在信上,文字/ 哒哒而过/我已收不住思念的缰绳"。除了一个拟声词,就都是名动,很白描的了;语言明白流畅;以动写静,含蓄着怎样惊心的思念啊!

再如:杨泽钦老师的《松》——

悬崖长出的云
风吹不散  雪打不动
举伞  护着足下的峰

明明白白的不加修饰的喻拟行走,流畅自然,含蓄蕴藉。也属于朴素的风格。

2018/5/1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隽永——微说微诗【32】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一颗橄榄
口含  微涩后渐变甘甜
甜浓后  余香不肯消散


【微评】

隽永,是指言语或诗文意味深长,十分耐品。这样的风格,当然要通过含蓄、委婉,以及留白来完成。所以耐品,是因为藏有深意。深意藏在形象或景物中,或者叫做用意象说话吧——我这样认为。但,意象一定有若隐若现的阅读效果,否则,藏得太深,或者只自己懂,那就不是橄榄,而是桃核了。
举例说吧“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雨夜寄北》)这就如含着的橄榄,开始还微涩,说这里雨下得大,暂时确定不了什么时候回去。可是读后两行,甘甜渐显渐浓——读者一追问:为什么要说“何当…,却话…”呢?哦!是两颗心相互的思念,太深切了——以至于藏了安慰的深意。何以要安慰?太珍爱两人之间的感情了。这不,作为读者,我们从若隐若现的意象以及整体的意境中,就把深意给余香出来了。

不妨再举个香的例子吧(虽不是微诗,却也在小诗之列,理是相同的):

七里香
文/  席慕蓉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1979.8.

席慕蓉在另一首诗里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这是我含了《七里香》这颗橄榄甘甜之后,留在口腔中的芳香。
第一节的两行诗一去一回,总览全诗,离家,渴望回归故里。
第二节是想起离开家乡时,与亲人道别的情景。思乡,必然想到离乡的情景。
第三节写离开家乡二十年后,那种挥之不去的思乡情结——都凝结在七里香里了。
全诗不着“乡”字“愁”字,却把乡愁写得这样耐人寻味,又这样温婉美丽。这就是隽永艺术风格的魅力。

2018/5/2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9 15: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雄浑——微说微诗【33】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甩一鞭,响彻天下

声音返回来
千山万岭第次崩塌


【微说】

雄浑,是指行文的力度很大,气势浑厚磅礴。阅读可以感受到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斯格,前人认为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因其反映了盛唐的欣欣向荣和朝气蓬勃。驾驭雄浑者,当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高适《燕歌行》),何其磅礴的气势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景何其美丽壮观。

我的诗文本,第一行旨在说明这种风格的力度,二、三行在加强力度的同时,彰显了磅礴气势的无可阻挡。

新诗中的雄浑风格,从郭沫若就开始了:“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天狗》)排比出来的是一种欲改天换地的大气派,或可叫做气壮宇宙了!

昨天,残文老师在天歌发表的微组《秦 岭 拾 韵(7首)》的第一首,就很契合雄浑的风格。请看:
  
秦 岭
  山西/残文

八百里锯齿 将大地
断做两半。一半给北国
一半给江南

诗人可以俯视八百里的秦岭,壮观大气。读时,我的心底闪过“安得倚天抽宝剑,将汝裁为三截”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或者就是从这里化出的吧!这就是雄浑的风格了。
  
2018/5/3


飘逸——微说微诗【34】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长髯飘飘步溪岸
疑为下凡之神仙

阔袖带风荡剑纓,风流倜傥谁家男

  
【微说】

飘逸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潇洒自如的行止,与众不同的风采。当然也是艺术风格划分的主要类型之一。飘逸风格的作品,注重文本外在的美丽,散发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幻莫测,呈现出飘逸的绚丽之美。  
    我的诗文本,通过塑造一位风流才子的形象,或者就是诗仙年轻时候的模样吧?像与不像,我都是试图形象出飘逸风格的文本特点来。

鲁迅说“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水管里流出的是水”,那么,也只有飘逸的才子,才能写出飘逸的诗来。那么,新诗诞生以来,谁是飘逸的才子呢?也不能说没有。我研读过胡适先生写的小诗《鸽子》,应当是飘逸的代表作:

鸽子
文/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这是中国新诗最早的自由体了。是胡适先生于1917年晚秋时节写的。
起于天气,还来个惊叹号,透露出极好的心情。
承以看到一群鸽子在天上游戏。
之后转入观看“三三两两”“回环往来”的感叹——“夷犹如意”(那样地从容不迫得很是心想事成呢)。写到这里,已经有了些许拟人的味道了。如果不是写人,写几只鸽子会有什么深意?含蓄着什么呢?不含蓄着真实的情怀,那就不是诗了。
且看合于落笔的末行的景幻莫测,反倒明晰起来了。“忽地里,翻身映日,”绝非一般的比喻,应是诗人处于新文化运动的前沿,感觉到运动本身深远的影响了。“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于是就这样词语鲜丽地赞美——毕竟当时他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其他倡导者相处得很是和谐融洽,那“三三两两”,不就是他们一起战斗的身影吗?
于是,这样将自由翱翔的飞鸽拿来比喻他们这些倡导者,其真实的情怀就是一种身担重任的自豪感的抒发了。何其风流倜傥,何其飘逸!

微诗中有否?不妨找找看吧!我从《澳洲彩虹鹦》第十六期第97页,找到一首《解暑》。这 “暑”,是如何“解”的呢?

解暑
河北/ 深谷幽兰

三行清流
冲走夏的酷热
一颗心,惬意成带露的清荷

于暑天写微诗,没觉得酷热难耐,倒是感到凉爽得很惬意了——这份微诗之爱,竟至于忘我如斯的程度了。其潇洒的形象,自是呼之欲出了。

2018•5•4于黔


幽默——微说微诗【35】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养鸟
学鸟叫,叫成“喵喵喵…”
爷爷知道,两岁的孙女儿喜欢的是猫


【微说】

幽默:形容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
诙谐:谈话富于风趣,引人发笑;
风趣:说话或诗文幽默或诙谐的趣味。
三者词义上相近,虽然在语境使用上有所不同,但在语言艺术风格上都应属于分类的幽默风格。

我的文本并不高明,只是图解似的:第一行,意思是有趣;第二行,可笑;第三行其意味在于爷爷深爱孙女儿,孙女喜欢猫,所以学鸟叫学成了猫叫。

古代谁的诗文具有幽默的风格呢?当然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了。夜有小偷光顾。他床上翻身面里低吟:“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小偷近床边,闻声暗惊。继而又听到:“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只好退却了。人幽默,文必幽默。请看他写的《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何其风趣——明明是开花就结束生命了,却美其曰省得招蜂引蝶。

当代新诗不乏幽默力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青年诗人马也的《悬念》——

听说本•拉丹99% 死了/ 为什么死得不那么彻底/ 最好100% 死了/ 那样,他就可以转世投胎/ 做我儿子了/ 我,一个默默无闻写诗的/ 如果培养出一个恐怖主义的儿子/ 我就可以骄傲地宣称——瑞典文学院,拿诺贝尔奖来/ 我是本•拉丹他爹

两个百分数入诗,很觉幽默,引入的又是世界知名度极高的本•拉丹,就很吸引人了。但干么要他投胎呢?最后两行“图穷匕见”,诗人很好玩地捅了瑞典文学院一刀。哈哈!尽管是虚晃,但也挺解气的。不公平么,小日本和印度你们都给了,中国为什么不给(虽然现在给了,但马也写这首诗时,还觉遥遥无期呢)?我们的鲁迅比他们谁差?我们的沈从文比他们谁差?我们的老舍比他们谁差?不必说后来者啦。

至于微诗,不想大范围普查了,就拿个山城子的凑数吧:

拿套马杆的

骑马的小猴
欲套前边迅跑的小狗
没用好劲,套住了自己的头

说凑数,实在幽默得不够,戏谑一下罢了。但归类,还是可以归进来。

2018/5/5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9 15: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09: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淡远——微说微诗【36】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山菊摇曳不语
白云静静漂移
一帆追一帆的,心情融化在碧空里


【微说】

淡远,指意境冲淡高远,也指诗歌语言质朴,意境闲适恬静。这种风格也叫冲淡。山城子觉得不如就叫做淡远的好。

该格具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征。王维的山水诗,即是这种风格。"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体会一下,意境确实冲淡高远。我的文本,取的是闲逸、静穆、高远的意境,以适宜淡远风格的具体感受。

新诗中冰心代表作《繁星》、《春水》或可归入这一风格。请看:

冷静的心,
在任何环境里,
都能建立更深微的世界
(《繁星》五七)

命运的海风——
吹着青春的舟,
飘摇的,
曲折的,
度过了时光的海。
(《春水》一三四)

这两首,都是一种闲逸的心语,平静地说给自己,也说给她的小读者。其中积极的意味,绵长而深远。

我们当下的微诗,也可以发现这种风格的作品。例如:

沿钟摆的轨迹,隐约可闻
你发梢的薰衣草香。至于那顶草帽
已是壁上闲挂的时光
(午后《风的形状》)

无事勿扰
寺外
还有一方荷塘未曾点悟
(午后《微距之蜻蜓》)

我觉得,午后的作品,白描手法的语言都质朴而闲静,其结尾句,有足以让意境高深起来。因此,符合淡远的风格。

2018/5/6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1 15: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新——微说微诗【37】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夜雨后的蓝天白云
八九点钟的滴滴晶莹的
阔叶林。小雀们嬉戏好开心


【微说】

清新,就是清丽而又新鲜。有了阳光,就明亮;观察细部,又颇雅致。
这种风格的语言,清丽优美,新颖别致,用以表达怡然喜悦的情感。例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周邦彦"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我的诗文本,在解释了清新外表的同时,在小雀们的帮助下,隐藏了心情的愉悦。

自由体新诗,我读过李晓红的《天河》,应当归属这种风格。请看:

天河里,那些暧昧的灯
一个接一个地打开
我梦里都能听见她们在月光下
发芽的笑声
常常这个时候
我以为自己就在她们中间
让绿色野花的臆想症,一点一点拔节
我一身的清澈开始有了暗香般的涌动
像花朵长了翅膀

写天河的诗,古往今来不少,我却很青睐小红的这一首。这首是将少女情窦初开的情感体验过程,意象到王母娘娘的簪儿痕里来抒发,就有了一种挑战的意味;又毕竟在天上,雅情到了高处,无论如何都高雅美丽。
美之一是那些“灯”——用“暧昧”来修饰,是把移就格揉进了拟人格。两格的相揉又隐喻着那些少女已经朦胧地步入了青春期。
美之二是天河里飘落的那些“笑声”,竟然是“发芽的”,多么稚嫩呀!所以美在于把拟物(发芽)与拟人(笑声——她们——那些灯),又移就到了一起。尽管诗人写下这个句子时,没有想用什么修辞格,只是想把那种情窦初开的朦胧喜悦,尽量很美地表达出来。但却于不觉中,已经把比喻、拟物、拟人与移就融合到一处了。这是美背后的技巧支持。
美之三是后三行的多处喻拟及词类活用创造出来的美感。“臆想症”的比喻,比什么形容词都解决问题;“一点一点拔节”的拟物,那初开的情窦是没法可以抑制的了;“清澈”这个形容词用如名词,少女的纯净情感一下子就简洁地透明出来了;“涌动”这个动词用如名词,那里的“暗香”就有了质感了;不说青春不可阻挡地流溢飞翔起来,只说“像花朵长了翅膀”,多美的诗的形象呀!
一首小诗,美得清新脱俗,就像长着翅膀的花朵,翩然而至我的屏前。

举个微诗例子吧——刚阅读过唐朝兄弟老师的《节奏(二)》,其中就有清新美丽、新颖别致之作。就体会一下这两首吧:

10
绿荫下,鸟的嗓门
格外自信。

11
一瓣树叶筛鸟声
细雨多感慨!

2018/5/7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21 21: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8-6-21 15:33
清新——微说微诗【37】
微说人:山城子(李德贵)

要写好微诗,真的不容易 。有时比长诗还难!
它需要灵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1 21: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若 发表于 2018-6-21 21:36
要写好微诗,真的不容易 。有时比长诗还难!
它需要灵气。

是的,兄弟一语中的。毕竟这是小而精的一种诗歌体裁。

灵气
文/  山城子

草尖上的露珠
孩子眼里的冰糖葫芦
血脉里流淌的睿智与功夫

2018-6-21夜临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3 07:28 , Processed in 0.09477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