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3|回复: 11

[两种版本<重阳>之比较,兼对海外老师英译之批评]之题目翻译的比较与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4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2 编辑

海外老师:
The &quot;Double-Ninth&quot; Day
----to the melody of CaiSangZi﹕
钱钟书,叶君健等先生主译的毛泽东诗歌翻译委员会:
THE DOUBLE NINTH
---to the tune of Cai Sang Zi
首先,请海外老师见谅,因为我相信没有最好的翻译版本,只有相对好的翻译版本.
其次,我太敬重钱钟书先生,到现在没有第二位学者能够代替,钱先生在我心中的地位.
最后,只是讨论,批评就是讨论,至少我这么认为的. 老师说的其他英文翻译太差,让我实在难以接受,我真不知道这个 差 在哪里.
我的水平虽然跟老师相差十万里,但我就不相信,钱钟书的翻译.也差吗?
因此学生斗胆批评如下:
     【题解】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家长制&quot;,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quot;九月来信&quot;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1, 重阳 一词的翻译
   海外老师The &quot;Double-Ninth&quot; Day
     钱等的翻译是THE DOUBLE NINTH
     按照这个词汇的翻译我完全可以翻译成这样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 9th day of the 9th day lunar month)
     但是为何 钱版的翻译仅仅是 the double ninth 呢?请老师注意毛泽东主席创作这首诗歌的时间 :  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因此我认为翻译的时候注重了 毛主席的创作时  时间的特殊性  故翻译成 the double ninth 。并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重阳
2. 采桑子 一次的翻译
  海外老师to the melody of CaiSangZi
   钱等翻译to the tune of Cai Sang Zi
   先看 采桑子 一词汇的地中文解释. 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
  两个翻译基本一样 关键是 词汇的选择不同就是 melody 和 tune
2.1        melody的解释  是这样的1. arrangement of words put to music , song or tune .2.main part within a piece of harmonized music, usu more distinctly heard than the rest ;theme.3. arrangement of musical notes in an expressive order ; tunefulness
2.2        tune 的解释是这样的 (series of notes with or without harmony forming a )melody, esp a well marked one;.
2.3        The ci originated in the Tang Dynasty (A.D 618-907)as lines sung to certain tunes. Each tune prescribes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with a fixed number of lines of a standardized varying length. Names like Qin Yuan Chun, Pu Sa Man,etc. indicate not the themes of the respective poems but the tunes to which they are written.
2.4        从这些解释和词汇解释的翻译里可以看出两个词汇的不同,因此用tune 一词具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两种版本<重阳>之比较,兼对海外老师英译之批评]之题目翻译的比较与批评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2 编辑

经过认真考虑 决定停止讨论
1  以我现在的水平 容易曲解钱钟书等的翻译,  
2  钱先生一生博学多才, 我这样的晚辈来评价钱钟书的翻译, 实在是班门弄斧,让人耻笑,有损钱先,生的水平.
3  这次讨论.我心甘情愿的做失败者. 并向和海外老师致歉
4 最后附上一段,我昨天写的关于钱钟书先生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两种版本<重阳>之比较,兼对海外老师英译之批评]之题目翻译的比较与批评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我提起笔写评论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钱钟书先生已经离开整整10年了, 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博学强记,20岁左右到因英文和国文特优被罗加论校长特招进入清华大学英文系,后考取”庚子赔款”到牛津大学留学.我国著名的戏剧大师曹禺也在同期准备考试,当得知钱钟书也参加考试,就放弃了,因为文学专业就一个名额,钱钟书先生不负众望,以平均87.5历届最高分考取.后钱先生又留学法国(没有读学位),28岁任清华大学教授,培养出我国著名的英语大师,许国璋(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教授),李赋宁(北京大学教授),王佐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等等,等等,他的一生著述不多,但精品颇多,一部&lt;管锥编&gt;所提到书目,可以和&lt;四库全书&gt;的书目数量相比.一生写了一部长篇小说&lt;围城&gt;,到今天还是一版再版,从1980年人民文学第一版到2007年已经重印了33次,这是任何一本小说所无法比的.实际上他还写过另外一部长篇小说&lt;百合心&gt;,可是因为战乱原稿遗失,后钱先生无心再写,根据钱先生所说,这部小说写得比&lt;围城&gt;好.实在是可惜啊!中国文学史上少了一部经典之作. 但这就是钱钟书,真实的钱钟书.
     钱钟书先生精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意大利语德语等等.曾经在法国作学术演讲的时候,来自哈弗大学的教英文的教授惊叹,钱先生的高级英语胜他许多,发音字正腔圆.演讲中.当讲到法语中的诗歌或者名言,钱先生便用法语整段的引用,讲道意大利的作品时,他用意大利语整段的背诵.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钱穆先生的&lt;国史大纲&gt;,可是谁知道这本书的序言出自钱钟书之手啊?那时候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是钱基博应钱穆先生之邀所写,但钱基博先生却转给儿子钱钟书代写.钱钟书一笔写就,钱基博未改一字交给钱穆先生.他和陈寅恪(que)章太炎并称为民国三位大师. 我说钱钟书一生所读的中西之书,很少有人能及,钱钟书乃一代鸿儒,教授中的教授,这个雅号还有一人可以并称,那就是陈寅恪(que),他们一生真正做了,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妻子杨绛先生还健在,有96岁了,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精通多国语言.去年杨先生推出了一本散文,由商务印书馆发行.晚辈在书发行后不久就买来读之.
女儿钱瑗北京师范大学英语博士生导师,和北京大学著名英语教授,她是半到学习的英语,她以前的专业是俄语,并当了教授,但是由于教育的调整,也为了教学的需要改学了英语,并和北京大学的胡壮麟先生一同通过考试到国外进修.那次考试去英国的明额只有一个,但这个名额却被半道改修英语的钱圆考取,胡先生去了澳大利亚. 这个胡先生就是现在拟去国内任何一格书店的外语书架上所放的&lt;语言学教程&gt; 的作者.
     我说不清为什么我哟阿写这些文字,当我去年开始第一次读钱先生的书时,便深深的吸引,整夜通宵的读,我被钱先生的学识为人所深深地吸引,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我比以往更加努力的读书,哲学,政治学,历史,美学,文学,.我的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读尽天下好书.
我有藏书的习惯,我的书架又上万册的图书,我的所有的钱全部买书,毫不吝啬,家里人说我是败家子,但我依然如故. 没有人能够体会到,我第一次在北京看到&lt;商务印书馆&gt;时候的愉悦,这是金钱永远也买不到的心情和感觉.
     我一生以钱钟书,陈寅恪等先生为榜样,认真踏实的做学问,因为知识太吸引我了.
     我真诚的向已经远去的老一辈致敬,敬礼.你们在我的心里深深的扎根.
卧龙
与北京二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两种版本<重阳>之比较,兼对海外老师英译之批评]之题目翻译的比较与批评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以上关于钱钟书的文字均有史可查,完全真实,据我的记忆所写,如有疏漏请指正毕竟我读关于钱先生的书的不只是一遍.
由于精力有限,资料还不全,早晚我会把钱钟书的所有资料汇集到一起
以表达晚辈我的敬佩和尊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5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两种版本<重阳>之比较,兼对海外老师英译之批评]之题目翻译的比较与批评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学习
向钱 陈 张 卧龙 呵呵
值得学习的还有----
金岳霖徐志摩吴宓王国维巴金鲁迅沈从文
我一生敬仰的前辈不多 这些都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两种版本<重阳>之比较,兼对海外老师英译之批评]之题目翻译的比较与批评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原帖由 firefly 于 2008-6-5 17:31:00 发表
学习
向钱 陈 张 卧龙 呵呵
值得学习的还有----
金岳霖徐志摩吴宓王国维巴金鲁迅沈从文
我一生敬仰的前辈不多 这些都算

老一代的人读外国文学的翻译本是从 林纾 开始的
1.金岳霖大学者  我很敬重
2 王国维 先生 那就更不用提了  陈寅恪在纪念王国维先生的墓志铭上写下  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
3 吴宓 是钱钟书的老师和同事 吴先生为人极有涵养 钱钟书曾有文&lt;a note on mr. wu mi and his poetry&gt; 发表于  清华周刊  钱钟书只有27岁
4巴金先生 虽然是作家 但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作家,对我影响大的士先生的&lt;随想录&gt;特别是其中的&lt;真话集&gt;,可是阿,到现在有几个人敢说真话阿!
5 徐志摩  不必多说很喜欢他的诗歌
6 沈从文曾在西南联大任教授 但是受到排挤  就是因为他没有学历  他的成就就不用多言
7  鲁迅 先生 在中国的文学地位最高 无人可比 主要是他的杂文影响很大  我有幸收藏过一整套先生的文集 现在 哪种版本 很难找到  
还有一位兄弟忘了那就是  梁启超 清华大学三大导师之一其它二位是 陈寅恪 和王国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5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两种版本<重阳>之比较,兼对海外老师英译之批评]之题目翻译的比较与批评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还有一个
季羡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两种版本<重阳>之比较,兼对海外老师英译之批评]之题目翻译的比较与批评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原帖由 firefly 于 2008-6-5 22:48:00 发表
还有一个
季羡林

因为季羡林先生还健在  所以我感觉不合适提
季羡林 是陈寅恪的学生 陈寅恪 也是梵文的大师   
季老  特别是 文革时期翻译出来的   梵文&lt;罗摩衍那&gt;  花了10年的时间
他通多国语言 在德国留学10年  是因为战乱 无法回国
而且  他一直和他的原配夫人在一起
在德国10年曾经有过一段感情  但是 季老 终究放弃了  他在德国时候的  那个  爱过的人  终身未嫁      
现在96岁了 季羡林老先生   和杨绛先生一样 的年纪了
他从35岁回到北京大学 开始每天 5点准时起床  勤奋读书   几十年如一日  
他说自己   我的一生   就是两个字   勤奋  
现在 96岁了还在坚持写作  
他研究的领域很广泛  
我很敬重
去年季羡林和钱钟书的书 我市来回  换着通宵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F 卧龙先生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梁启超我不太喜欢 和政治沾边了
其实以上诸位大家我仅限于敬仰而已
还谈不上对其研究和品头论足
只是相对现代的垃圾文学而言
我会首选他们的作品一睹为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0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两种版本<重阳>之比较,兼对海外老师英译之批评]之题目翻译的比较与批评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1﹐學術討論只發表個人學術觀點﹐不涉及對其他人水平的褒貶。我視錢先生為先輩。
老實說﹐我還認識他的一個外甥。翻譯委員會中不止一人。也可能這首詞不是他本
人翻譯的。
2﹐為什麼九月初九叫重陽﹖陽之數為九﹐雙九重疊﹐故叫重陽。說到重陽(日﹐節
)都指陰曆﹐沒人指公曆的。
3﹐用字典上的解釋來斷定一個字用法的好壞﹐是不正確的方法。不能用。兩個詞基
本相等。
4﹐原譯未精確達意﹐翻譯太隨便。且不押韻。沒有把重複之對句處譯出。故為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3 06:50 , Processed in 0.09048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