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宛城卧龙

《英诗金库》学习及翻译 第一首 《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0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FYRO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14 编辑

hawthorn
n.
Any of various usually thorny trees or shrubs of the genus Crataegus having clusters of white or pinkish flowers and reddish fruits containing a few one-seeded nutlets.
3. may (Bot.) The flowers of the hawthorn; -- so called from their time of blossoming; also, the hawthorn.
The palm and may make country houses gay. --N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娱自乐 于 2009-2-10 9:59:00 发表
hawthorn
n.
Any of various usually thorny trees or shrubs of the genus Crataegus having clusters of white or pinkish flowers and reddish fruits containing a few one-seeded nutlets.

3. may (Bot.) ......


谢谢 谢谢 谢谢 谢谢
may 啊 是我犯下的不可 饶恕的严重理解错误
我怎么就没去想 它是名词呢
该打该打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感谢海外老师对译文的修改

再次感谢 自娱自乐 的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0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學這首詩時﹐記得MAY是名詞﹐好象記得是山楂樹﹐可能是別的樹。

佈穀鳥 = 杜鵑﹐古代也叫杜宇。第三個記起來了﹐是啄木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外逸士 于 2009-2-11 7:21:00 发表
我在學這首詩時﹐記得MAY是名詞﹐好象記得是山楂樹﹐可能是別的樹。

﹐古代也叫杜宇。第三個記起來了﹐是啄木鳥。


谢谢老师,我又查了下字典, 是山楂树的解释。
佈穀鳥 = 杜鵑,还真不知道,又学习了新知识。
小小总结
通过这句英文理解上的错误,足显我基本功的不足。我把may理解成了情态动词,
谢谢老师修改了译文,待这首学习完后,再重新修正,目前暂时不动。作为学习中的对比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春》的学习和认识:
一 诗歌中词汇学习
1,doth:  old use or bibl 等于does, 单数第三人称
2,aye:   ScotE, esp. old use or poet always; continually 永恒地,永远地,永久 地。 另外还有两种解释,由于与本诗无关,忽略。
3,lay:   有五种解释。名词形式两种解释,不仔细看很容易误解,至少刚开始我就产生了误解,甚至想到动物交配,或产卵之类的理解。
    短叙事诗;民歌,民谣 ;[诗]歌曲,曲调
    古英语的副词形式
4, a-sunning 晒太阳,作状语。a-作为特殊介词,后跟动名词,表示在进行什么活动。
5, do(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这里的do为了韵律加进去的,我理解也有加强语气的用法(对否?)
6,Palm: 棕榈。其枝叶常作为胜利的象征。
7,May:山楂花。四五月份盛开。
个人见解:此词汇用的很妙,春天就在这个时间,May有五月的意思,又有山楂花的意思,山楂花又在五月开放一词两意都涵盖进去了。(也可能是曲解了)
8,King 是一种比喻,比喻春天是四季中的欢乐之王,君主。

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出
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春》的学习和认识:
二 分析

英诗难读。读懂甚至读通更为不易。英诗中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诗歌是构筑在韵律和音的基础上的特殊语音结构。作诗法就是研究诗的格律的法则,或称其为“诗的语法” 韵律是语言的音乐,主要由停顿和重音的对称的重复构成的。其实韵律不拘限在诗歌上,在散文,演说中的运用也很重要。散文在适当的间隔适当的重复某些停顿和重音都可以增强语言的乐感,加强语言的力量。

《春》这首诗歌,是扬抑格五音步. 三节最后一行是叠句(refrain);每节除末一行外,其他三行都用行内韵。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a
Then blooms │each thing, │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   a
Cold doth│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thing,         a
Cuckoo, │ jug-jug, │ pu-we, │to-wi│tta-woo!               b
The palm│ and may│ make coun│try hou│ses gay,            c
Lambs frisk │and play, │the she│pherds pipe │all day,         c
And we│ hear aye│ birds tune │this mer│ry lay,               c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b
The fields │breathe sweet, │the dai│sies kiss │our feet,          d
Young lo│vers meet, │ old wives │a-sun│ning sit,              d
In eve│ry street │these tunes │our ears│ do greet,              d
Cuckoo, │ jug-jug, │pu-we, │ to-wi│tta-woo!                  b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的格律学习

1 扬抑格。重读是“扬”,轻读是“抑”,如音乐中的强弱节拍一样。《春》的基本音步时典型的扬抑格,每行五部音,所以《春》的格律是扬抑格五步   

如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a                                          

2 行内韵。诗行中间停顿处的重读音节与该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者,叫行内韵。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 │each thing, │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         
Cold doth│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thing
今天学到这里,学了一上午,真难。头很晕。
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then blooms each thing,怎么是“花儿吐露芬芳”呢?

是否是:万物竞相绽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道模 于 2009-2-11 19:38:00 发表
学习了。

then blooms each thing,怎么是“花儿吐露芬芳”呢?

是否是:万物竞相绽放?


问好周先生
您翻译的也可
主要我当时考虑到blooms一词
要把花尽量翻译出来
再者也想押韵,因此就这样翻译了 (也有点意译了)
看下郭沫若先生对于此句的翻译
“处处都有花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8 08:46 , Processed in 0.07809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