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金沙文字

【金沙茶馆】(9月)金风送爽 禅茶飘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7 16: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天鉴日 于 2010-9-27 16:05 编辑

乌克兰驻华大使馆召开斯吉尔达诗集《中国的呼吸》中文版发布会
来源: 中国翻译协会
在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访问前夕、为了庆祝乌克兰国家第19届独立节,乌克兰驻华大使馆于2010年8月25日举办了乌克兰著名诗人斯吉尔达诗集《中国的呼吸》中文版发布会,作为“乌克兰文化日在中国”的系列活动之一。

乌克兰驻华大使尤里•瓦西里耶维奇•科斯坚科先生介绍了作者柳德米拉•斯吉尔达女士及其新著诗集。《中国的呼吸》是柳德米拉•斯吉尔达译成汉文出版的第一本诗集。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中国著名的翻译家高莽先生翻译,画家李毅先生绘制插图。随后,三位创造者分享了各自的创作感受和历程。发布会由乌克兰驻华大使馆新闻专员谢尔盖•库兹米乔夫先生主持。

柳德米拉•斯吉尔达是一位多次获得国际奖项的乌克兰著名女诗人,出版有三十余种著作。她是国际文学奖获得者、批评家、学者、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和文化学学者,是乌克兰民族精英中富有才华的代表人物之一。柳德米拉•斯吉尔达这位斯拉夫女性在东欧一带极负盛名。她的诗集已译成英、俄、日、阿拉伯、朝、葡萄牙、意大利、德国、希腊及世界其它国家文字,被授予意大利但丁协会金奖。



发布会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翻译家高莽先生、作者柳德米拉•斯吉尔达女士和乌克兰驻华大使尤里•瓦西里耶维奇•科斯坚科先生)



作译者为读者在诗集扉页签名



《中国的呼吸》一书封面


来源:http://www.tac-online.org.cn/ch/ ... content_3692159.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6: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译笔生花 诗心不老——追忆绿原先生诗风译韵
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09-12-14    来源: 中华读书报

    上月初,首都文艺界、出版界与学术界在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大厦,举行了绿原先生的追思会。会场外树立着诗人的大幅肖像——眼睛里透出和善、睿智之光,像正在与对面的朋友进行倾心交谈。置身此景,不禁勾起了对这位诗坛泰斗、译界巨匠、杰出编辑家与评论大家的无尽思念。

    “特务”真相

    笔者与绿原老首次见面于2004年盛夏,笔者随湖北作家代表团首访俄罗斯归来之时。

    在圣彼得堡期间,因接待方只安排我们参观普希金中学,未安排我们参观普希金博物馆,且该馆到了闭馆时间。当接待方前去交涉说:该团是来自中国的作家代表团,团长谢克强是一位诗人。没料到,对方不仅破例对我们开放,而且由玛佐馆长亲任讲解员。随后,克强兄深有感触地对我讲:“老弟,你写过数部名人传记,黄陂是一个出诗人的地方,该是为诗人作传的时候了。”一句成真。我返程一到北京机场,就单独行动,前往京城八里庄,拜访从湖北黄陂走出的当代诗坛名人、著名翻译家与编辑出版家绿原去了。

    早就听说绿原老一生历经磨难,既遭遇过国民党当局的政治迫害,又莫须有地被列为“国民党特务”和“胡风分子”,蒙难长达25年之久。当年的报纸上曾经出现一幅漫画,将绿原描绘成一个戴着墨镜、手拿无声手枪的中美合作所的“特务”。

    不仅如此,就连沈醉在传记中,也说绿原是中美合作所的特务,而且许多报刊进行了转载。为此,我当面向绿原老求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人的心情突然沉重起来,他说:“沈醉当时是什么人?中美合作所杀人如麻的特务头子,专门杀共产党的。而我是受他迫害的!”我返乡后因撰写《名流百年》,再次向他说请益,诗人通过其女公子发来一封电邮,说明其“特务”问题缘由。文中说:

    有一件并非“不言而喻”的私信,十年以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政治“效益”,竟被用来帮助虚构了一个“反革命集团”。

    1944年我在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读书,曾经和其他学生一起,由校方统一征召,为来华参战美军充任译员,受训期间被当局认为“有思想问题”,分配时便被通知由“航委会”改调“中美合作所”。当时我不胜惶恐,又举目无亲,只能向胡风求助,便给他写了封信,这就是1955年加以删节后公布出来企图“不言而喻”地证明我是“美蒋特务”的那封信。即“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三日绿原给胡风信(自重庆)”,其大意是:

    “我已被调至中美合作所工作,地点在瓷器口,十五号到差,航委会不去了。”“……这边美国人极多,生活或有些改变。”“我仿佛真的要开始做人了,处世确实不易,正如您说的:赤膊上阵不是我们的战术。以后,我觉得应该学习一点‘阴暗的聪明’,我所畏惧的只是我自己。”

    来不及等胡风回信,当天下午我就到赖家桥乡下去找他。胡风当时并不了解“中美合作所”是个什么机关,但认为因“思想问题”而改调,无疑是危险的。于是他立即为我决定那儿去不得,并帮助我四下寻找就业的机会。记得他介绍我去找过重庆美国新闻处的刘尊棋先生,刘先生又介绍我去找过时事新报社国际版主编陈翰伯先生。不料这时,冀汸从复旦大学章靳以教授处获悉,国民党当局因我未去“中美合作所”报到,正在对我(以及另几个同样未去报到的学员)进行暗令通缉,通缉令业已下达校方云云。看来我在重庆呆不住了,胡风于是又为我写信找何剑熏,由何介绍我化名到川北岳池县教书去。

    ……

    1955年我在公安部的审讯下,没几天就把那封私信所包含的政治风波讲清楚了,公安部不到几个月也把事实核查清楚了:我不但没有去过“中美合作所”,连一天译员也没当过。“胡风呢,胡风当时是怎样对你说的?”这也是当时反复问过的一问题——我的答案只能是事实:当时他不但没有叫我去那儿,而且积极帮助我及时脱离了虎口。

    然而,实在想不到,明明是国民党特务势力的迫害对象,竟在一则按语的“不言而喻”的逻辑支配下,一下子变成了“美蒋特务”;更想不到的是,明明由公安部查明了真相,但为了维护按语的权威性,仍不得不把这项诬枉继续坚持下去,直到二十五年之后,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得以恢复,两个“凡是”论被推翻,这些谣诼才悄然偃息下来。(绿原:胡风和我,《我与胡风》,晓风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浴火重生

    作为“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自1955年起,绿原被单身监禁了5年。到1960年8月,又被转送到秦城集体监狱“劳改”了两年。

    尽管遭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但他凭着对真理的坚强信念,以惊人的毅力,刻苦自学了德语,使他的视野更广阔了,思想更深刻了。可从他当年在隔离时期所写的《又一名哥伦布》,窥见他当年作为“这个哥伦布形销骨立”的身影:

    “……蓬首垢面手捧一部‘雅歌中的雅歌’/凝视着千变万化的天花板/飘流在时间的海洋上/他凭着爱因斯坦的常识/坚信前面就是‘印度’——即使终于到达不了印度/他也一定会发现一个新大陆。”

    1962年,绿原虽然离开了秦城监狱,却仍然戴着“胡风集团骨干分子”的帽子。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林默涵与他见面谈话,因为他不能留在中宣部,便让他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改做文字工作。没过几年,“文化大革命”降临了,出狱后的绿原重新在“牛棚”(亦称“劳改大院”)被囚禁……

    1969年的中秋节前,尚在“牛棚”的绿原,又随人民文学出版社全体人员下放到湖北咸宁向阳湖畔的文化部“五七”干校。直至1970年,绿原被告知“维持1965年的摘帽结论,解除群众监督”,他因此在工余时间陆续整理了《重读〈圣经〉》、《谢谢你》、《母亲为儿子请罪》、《但切不要悲伤》等诗稿,同时开始翻译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美学论文及文化散文。

    1973年,文化部“五七”干校大多数人陆续回到了北京或分配到全国各地。只剩下像绿原一样有“问题”的五十来号人。1974年底绿原等人才回到了北京。

    粉碎“四人帮”后,在“两个凡是”的干扰下,上海的一个大批判组打着批判“四人帮”的幌子,再次将矛头指向蒙冤20多年的胡风、阿垅、绿原,继续污蔑他们是“反革命”和“国民党特务”。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绿原才迎来了真正的曙光。

    诗风译韵

    灾难的梦魇过去,绿原更是只争朝夕。他不仅以一位跨越了中国现代、当代两个文学史阶段的诗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翻译家,也以老评论家和编辑家的全新姿态,重出“江湖”,奏响了“四重奏”交响曲。

    “诗歌是人类艺术的花朵,又是人类灵魂的花朵,我们生活着,有感、有悟,写出来,就是诗。当然要能感染别人。”《听诗人钱学森讲演》是绿原复出后发表的第一首诗。此后,他的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心灵深度上,都超过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的前40年。即使在他辞世的最后岁月,他仍在敲击着键盘、点击着鼠标,在他眼里,故国家园、五湖四海,到处都是绿色的原野。

    1980年7月1日,复出后的胡风深知,老友绿原在炼狱中攻克德语的深厚功底,便致信寄予厚望:

    “……我还有一种也许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能把《浮士德》介绍过来,也是你对我们中国的一点宝贵贡献。因为,虽然《浮士德》早在解放前就有郭老的译文,但我仍然认为,浮士德等于没有到中国来,以你的对于中国语言的敏感和选择能力,应该可以达到作品所应该达到的高度艺术性的。”(桂清扬:《跨文化传播意义上的经典译作》,《中国翻译》2007年第六期)

    早在1942年,胡风就是绿原的伯乐。而1948年,绿原写《诗与真》时,又是受《歌德自传》的启发。故绿原接到师友的信函后,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照国内外各种版本,直接从德文翻译。经过“扬其长,弃其短,在‘奔向《浮士德》真谛的这场接力赛’(绿原语)中,迈出了令人赞叹的一大步”(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博士生导师韩瑞祥语)。

    “终身写作,向晚愈明。”即使诗人在弥留之际,仍然坚持终生为之奋斗的诗歌精神和那颗虔诚的诗心,写下了《时间与我》,笑面人生。诗云:

    时间对我说/我要走了,你呢//我对时间说/我走不了,我带不走/我的足迹//时间说,没有关系——/托付明年的新草/顺便把它埋掉吧/你总得跟我在一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诗人晚年因此频频问鼎海内外大奖:继成为捧得第37届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金环奖”的首位中国诗人与首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之后,又获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中国当代诗魂金奖”、首届“中坤国际诗歌奖”。难怪著名翻译家与诗人屠岸赞叹道:“译笔长挥歌德里尔克;诗才并驾艾青闻一多。”

    乡音绕梁

    同乡之音,其韵如琴。诗人虽然自16岁时就离开了即将沦陷的家乡,但仍然是以一口地道的黄陂话与笔者交谈。即使他在马其顿第37届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上,也是用黄陂乡音激情朗诵其《中国的风筝》:

    “……飞吧飞吧更高一些飞吧任凭/万有引力从四面八方拉来扯去/只因有一根剪不断也看不见的脐带/把你和母亲大地紧紧相连才使你像/一块神秘的锦绣永远镶在儿时的天幕。”

    当笔者谈到包括策划出版《冯铸传》在内的“双凤文丛”与“天下黄陂星”书系时,老人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不久,家乡成立“二程”研究会与拙作《理学双凤》出版,他抱病泼墨挥毫:“穷理识仁”;拙作《玫瑰诗人》付梓,他又题“品玫瑰芬芳,为黄陂骄傲”祝贺……

    老人谈到作古不久的另两位同乡曾卓与彭邦桢,回忆起他们曾相约一起返乡的愿望没有实现时,不免有几分惆怅。临行前,绿原老不仅与笔者合影留念,还签名赠送了他的新著《再谈幽默》,那一时刻在笔者的脑海里永远形成定格。

    有感于俄罗斯对普希金、对诗人的尊敬,接下来,笔者写了一篇2万言的《绿原:其名如诗,其韵如琴》,希冀国人同样尊敬中国的“普希金”。我将草稿通过电子邮件寄给绿原老师,尽管老人身体欠佳,他看完后特地嘱其女公子拨冗进行详细修改,纠正了多处笔误。如今,收入该文的《无陂不成镇·名流百年》出版,算是对诗人的最好纪念。

    诗人远逝,诗风犹存。其被文艺界喻为奇美和谐的“四重奏”——诗作、译著、评论和编选精品,所揭示的主题——执着地追求真善美的人性、人生与艺术的精神将长留人间。(裴高才)

(责任编辑: 王德伟 )
http://www.wenming.cn/zt/2009-12/14/content_18489580.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6: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熊光凯:西方对中国韬光养晦一词翻译不准确
来源: 《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夏季号,转载自环球网
内容提示:《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夏季号刊发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副总参谋长熊光凯上将的题为《中文词汇“韬光养晦”翻译的外交战略意义》文章。以下为全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时至今日,“韬光养晦”已成为中国对外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词之一。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互动日益紧密。对“韬光养晦”一词的正确理解和准确翻译,无疑将有助于更好地向外界介绍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传统战略文化的了解,维护并进一步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也正是我们在公共外交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韬光养晦”的曲解

  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不少西方人士在解读“韬光养晦”一词时,或多或少存在着翻译不准确,甚至曲解的现象。这些错误的译法和解读又往往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利用,以此来攻击抹黑中国、鼓吹“中国威胁论”。例如,美国国防部在2002年首次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就专门引用并特别强调了邓小平同志过去提出的“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战略方针,其中“韬光养晦”所用英文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即“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后,美国政府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等六个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都采用了同样的英文表述。另外,国外还有一些英文书籍或文章将“韬光养晦”译为“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意即“隐藏能力、假装弱小”;“conceal one's true intention”,意即“隐藏真实目的”;“hide one's ambitions and disguise its claws”,意即“隐藏野心、收起爪子”。以上等等,不一而足,其中的潜台词无外乎:“韬光养晦”是中国在特定的内外形势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在“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

  无庸置疑,上述这些解读完全歪曲了中国和平外交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实质,给我们的正常对外交往造成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我在出国访问和参加国内外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时,多次就这一问题做过解释和说明。2006年,我在中国外交学会代表团赴美访问期间,与美前国务卿舒尔茨、基辛格和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等会谈时专门提出,美国政府在《中国军力报告》中对“韬光养晦”的翻译是错误的,美方应当重视这一问题,避免因此引发双方的战略误判,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

  “韬光养晦”翻译偏差的原因

  应该说,“韬光养晦”之所以被西方曲解责难,一方面深刻反映了西方国家一些人士对华固有的政治战略偏见,以及少数反华势力顽固坚持的冷战思维,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国内对“韬光养晦”的翻译和解释存在疏漏与偏差有关。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辞典》,就将“韬光养晦”翻译为“hide one's capabilities and bide one's time”,这与美国《中国军力报告》中的译法几乎一样。外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中英对照《生活中的中国智慧》一书,将“韬光养晦”解释为“一种为人的策略”,“在时机尚未成熟时,最好先隐藏自己的才能,等待合适的机会”。其对应的英文表述是“to conceal one's fame and ability”;“temporary retirement to bide one's time before going on the offensive”。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误解,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对“韬光养晦”这一成语的理解有误。从本质上说,“韬光养晦”是指行事低调、谦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倡导的一种人生美德和哲学思想,不可等同于“阴谋”“钻营”等处世伎俩。也有人错误地将“韬光养晦”与“卧薪尝胆”相提并论。众所周知,“卧薪尝胆”讲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复仇雪恨的故事,因此“韬光养晦”就被联想演绎出了所谓“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之意。这种不正确的理解和演绎,不应作为重要词语翻译的依据。二是对“韬光养晦”外交战略思想的理解有误。“韬光养晦”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战略方针,决非一时的策略和权宜之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韬光养晦”内涵丰富而深刻,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符合国情和世情,强调我们应保持低调,谦虚谨慎,不称霸,不搞对抗,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一心一意谋求和平发展。中国奉行“韬光养晦”的对外战略方针,出发点不是所谓“待机而动” “东山再起”,而恰恰是强调要抓住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这已是被多年来中国的外交实践所反复证明的不争事实。

  正确翻译“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意义

  可喜的是,2009年9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由陈至立同志担任主编的第6版《辞海》中,首次增加了“韬光养晦”的辞条,其解释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与此相关的释义还包括:“韬”指“弓袋”,并有“掩藏”之意;“韬光”指“敛藏光彩”,比喻“掩藏声名才华”;“韬晦”指“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可见“韬光养晦”的核心含意就是不要锋芒毕露,完全没有“掩盖企图”“等待东山再起”之意。第6版《辞海》的准确解释,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方针,更好地开展对外交往和公共外交工作提供了权威依据。根据《辞海》的释义,再对“韬光养晦”进行准确翻译,将大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误解与隔阂。

  我还注意到,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扎卡里亚2008年写了一本题为《后美国的世界》的书。他在论述中国对外战略方针时也引用了“韬光养晦”,而他使用的英文译法是“hiding its light”。这一译法源自《圣经》中的一段话:“Neither do men light a candle, and put it under a bushel, but on a candlestick;and it giveth light unto all that are in the house.”(注:giveth为古体英语,与give语义相同)中文可译为“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后人将上述典故引申为谚语“hide one's light under a bushel”,意指不露锋芒。不过,用“hiding its light” 来翻译“韬光养晦”仍有一些不确切。尽管如此,这种借用西方文化中众所周知的典故或是按西方思维习惯翻译中国成语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有益启示。过去,我们也曾用“keep a low profile”(意为“保持低姿态、保持低调”)翻译“韬光养晦”,但这离完全准确表达其内涵也仍有一定距离,国外人士还难于理解到原词中深邃的含义。

  可以说,如何翻译“韬光养晦”这样涉及中国外交战略方针的词语,关系重大。应在准确把握这些词语权威解释的基础上,力争运用精致的而不是粗疏的、活泼的而不是死板的、有亲和力的而不是生硬的外国语言,将其应有之义准确表达出来。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公共外交、塑造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6: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狠治抄袭侵权,促进和谐出版
来源: 中国版协会刊
图书市场上整治抄袭侵权已经喊了好多年,经过维权斗争,确有一些侵权者受到了惩处,但是侵权抄袭现象至今依然时时可见,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变本加厉的苗头。纵观当前抄袭侵权行径,似有如下特征:(1)抄袭对象的文字,较少体现个性而又容易有不同诠释的,以及文字简练、较少议论发挥的,如翻译作品、词书和教辅,已成为当前抄袭侵权的频发领域。(2)抄袭侵权人,已由早期以书商、二渠道为主,转变为多是正规的出版社。仅就2005年报上刊登的侵权道歉启事不完全的统计,出版社占61%,文化信息公司占35%,其他占4%。(3)不少抄袭侵权人,是有前科的屡犯者。如有家出版外国文学名著颇“红火”的出版社,几年前因剽窃侵权被上海译文社追究,如今又犯,再次被上海译文社起诉。(4)市场出现专业的“文抄公”,这些职业抄袭者制造的变相抄袭“擦边球”,钻了法律和法规的空子,给侵权界定和执法增添了不小难度。

抄袭侵权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当前来看以下三点尤需重视:

一、出版者不顾法规与诚信,抱着“赌博”的心态对待侵权。现在许多出版社都实行编辑利润指标与个人收入挂钩,特别是那些工作室、图书中心、文化公司等等番号的“子社”, 更实行利润承包。客观环境驱使他们想方设法快赚钱,加上主观上法律意识的淡漠,于是常以“赌徒”的心态来对待侵权。明知违法,也企图侥幸地“赌一把”,因为知道被逮住的总是极少数,得逞赢的概率很高,即使被逮着,被罚那点钱也无所谓,罚后何妨再干。

二、抄袭侵权的手法更加隐蔽多样,有的已出现抄、编、印、供、发——抄袭盗印一条龙。这方面的花样不胜枚举,本文只选一个案例,稍作具体剖析。

据报载,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涉及十几种文字,而译者只署“李斯”一人。据该书责编陈琛说,李斯是著名翻译家,有很多译作,还开了一家翻译公司。这套书十几本不同语种的译作,只署名一个译者,这种做法本已属违规,更有甚者,早在2004年《中华读书报》上就有四川大学文楚安教授的文章,揭露李斯所谓“编著”的《垮掉的一代》一书,实际上是抄袭美国泰退尔的《裸露的天使》,并以编译冒充专著。如今李斯本事更大了,一个人能“译”十几种文字。更奇怪的是,身为责编的陈琛,还替他打圆场,否认抄袭。现仅据手边初步查证三本书的材料,看一看李斯辈抄袭的手法。

例证一:基本照抄型。如《布登勃洛克一家》,[德国]托马斯·曼著



人民文学版,傅惟慈译(正本)         时代文艺版,李斯译(涉嫌抄袭本)     

第四部第一章,第168、169两页52行文字。             全部照抄,仅有4处如下小改:

“人了迷”改“着迷”,“信儿”改“信息”,

“吗?”改“是吗?”,还有一处删去重复的“头上”二字。

第八章,436、437两页52行文字                   仅5处如下小改:城里改城中,亭里—亭中,

不久---没有多久,飞逝---流逝,没有多久---不久。

例证二:颠倒次序型。如《福尔赛世家》,[英国]高尔斯华绥著



上海译文版,周煦良译(正本)             时代文艺版,李斯译(涉嫌抄袭本)

今天他穿一件白背心站在食具橱旁边,看男仆把三瓶          今天他穿了一件装有金镶白玛瑙的大纽扣

香槟酒的瓶颈硬塞进冰桶里去;白背心上面是金镶白          的白背心,站在食橱旁边,看男仆把三瓶

玛瑙的大纽扣。硬领的尖角使他动一动就觉得刺痛,          香槟酒的瓶颈硬塞进冰桶,衣领的尖角使

可他决不换掉;在领子下面,下巴的白肉鼓了出来,          他动辙觉得刺痛,可是他决不打算换掉;                             

一动不动。                                             在领子下面,下巴的白肉鼓了出来,一动不动。

例证三:移花接木型。同是《福尔赛世家》,仅比较3章。

时代文艺版第3、8章基本上是抄上海译文版的,而第5章,文字风格不同,明显来自另一译本。还可以为这一例证做旁证的是:1978年上海译文版《福尔赛世家》,1997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福赛特世家》,2006年时代文艺社出版的《福尔赛世家》,这三个译本第3、8章的文字,如上所列都基本一样。三人译书哪有如此相同,其中谁先谁后、谁抄谁,岂不是不言自明。

例证四:文字解构型。即打乱人家文字的结构,变动词汇,剽窃意思。仅对比一下吉大版《克蕾丝汀的一生》(署名梅玲译)与时代文艺版的《克丽丝汀的一生》的一段译文:

吉大版                               时代文艺版

   他站在大厅门口目送着他们。阴暗的屋墙被             他站在大厅门口目送他们。他们手上拿的枞

他们手里举着的松木火把照得红艳艳的,倒映            木火把红艳艳照着阴暗的屋墙,更倒映在庭院

庭院的水光里,风吹着火焰,把它斜斜地摊开,          的水光里。风吹火焰,火焰斜斜摊开。克丽丝

她等到他们的喧闹声完全消失在黑夜里才转身            汀直等他们的闹声消失在暗夜,才转身进屋。

进屋。

上述这些抄袭手法还算是明显的,实际上还有更隐蔽的,以致使受害者担心维权风险大,一旦定不了抄袭,费力又费钱,即使赢了官司,赔的钱常抵不上维权成本,只好既不甘心又无奈。这种息事宁人的心态,客观上也助长了侵权人逃避惩罚的侥幸心理。

三、处罚侵权太轻,对抄袭侵权的威慑力度不够。前几年法院判罚侵权,只是按国家规定的稿费标准5倍处罚,千字顶多赔400元。后来提高了,但一本书胜诉后也不过赔万把元,大书也不过赔几万元,或者扣减一些书号,这些比起侵权的获利显然差得很多,以至侵权者并不心痛。至于主管部门限于人力,大多只能抓一些盗版大案,对通常的抄袭、剽窃,监管起来也难免有疏漏之处。特别是对抄袭侵权者很少运用刑法第217、218条中的规定加以打击,要让他既破财又坐牢。总之,威慑力度还相当不够。为了构建和谐出版环境,加大力度,狠治抄袭侵权,应该是不容忽视和延误的。

(作者:李景端)

http://www.tac-online.org.cn/ch/ ... content_3484774.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8 18: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都市翻译擂台”诗歌翻译朗诵会在上海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0年09月17日09:17   陈贤迪
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分享诗歌的快乐

“蓝色都市翻译擂台”诗歌翻译朗诵会在上海举行

  9月14日,由加拿大蓝色都市基金会和上海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蓝色都市翻译擂台”诗歌翻译朗诵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诗人赵丽宏,加拿大蓝色都市基金会总经理米歇尔,加拿大文化遗产部秘书长戴尔,上海作家陆澄、宋路霞、淳子、杨秀丽和参加“2010上海写作计划”的各国作家、文学爱好者八十余人共聚一堂,分享诗歌的快乐。

  机构设在蒙特利尔的蓝色都市基金会是一家非赢利性的组织,旨在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分享读书和写作带来的乐趣。“翻译擂台”是蒙特利尔蓝色都市基金会的标志项目,从1999年第一届蓝色都市蒙特利尔国际文学节开始至今,每年的文学节都有这项活动。据了解,蓝色都市基金会和上海作协已有多年的交流合作关系,上海作协的朱晓琳和张弘就在2007年参加了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九届“蓝色都市”国际文学节。

  “诗歌翻译擂台”的基本创意是体现翻译在文学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不同译者在作品理解和运用文字之间的异同。“擂台”请两位译者各自独立翻译同一位诗人的同一首作品。活动中,诗人本人也来到现场,和译者以及观众一起交流互动,分享他们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翻译过程中对文字、韵律节奏的把握等等。

  此次2010上海世博会上的蓝色都市翻译朗诵会分为两场,一场于9月13日在世博会加拿大馆举行,另一场14日在上海作协举行。活动先由加拿大诗人莫里斯用英文朗诵一首自己的诗歌,再由两个翻译者——来自加拿大的赵廉和来自上海的于是分别用中文朗读各自翻译的该诗译文。与会的上海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对两种译文进行了比较、点评和讨论。赵丽宏和莫里斯分别向大家讲述了诗歌翻译方面亲身经历的有趣故事,来阐释诗歌翻译的特点和艰难性,激起场内阵阵笑声。赵廉把徐芳的诗歌由英文再翻译回中文,有趣的翻译差异更是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场内讨论和发言提问的气氛十分热烈。

  活动中,上海诗人赵丽宏、徐芳和瑞典作家比吉塔·林格韦斯特还分别朗诵了自己的作品,来自古巴的作家安娜·玛格丽特·帕尔曼博士和以色列作家柯利尔·津萨贝尔用英文分别朗诵了赵丽宏和徐芳的诗歌。翻译家须琴则介绍了她在翻译赵丽宏诗歌中的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8 18: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彬说,自己从没说过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只说过某些作家的作品是垃圾。中国当代文学肯定有问题。中国小说有很多很大的问题,一是语言的问题,一是形式的问题,一是意识的问题。中国文学中第一流的无疑是诗歌,中国的精神不在诗歌中就在散文中,而不在小说里。

  本期嘉宾

  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德国著名的汉学家。1945年12月17日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翻译家、作家、诗人,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德文、英文、中文出版专著、译著和编著50多部。近年出版的重要著作有《20世纪中国文学史》《红楼梦研究》《中国诗歌史——从皇朝的开始到结束》等,重要译作有六卷本《鲁迅选集》。今年8月29日获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三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采访手记

  (2010年9月18日 成都)

  “自古诗人皆入蜀”的说法首始于韩愈,到宋代渐成气候,宋人对杜甫的入蜀尤为关注,明清时期对“入蜀”文化现象的认识上升为规律总结,这一说法得以尘埃落定。2007年秋,顾彬悄然入蜀,到川大讲学,晚上出没于酒吧与盖碗茶之间,与翟永明、柏桦、钟鸣等诗人欢聚,研讨当代汉语诗歌。那时人们只知顾彬是个汉学家,热衷于对汉语文学“指谬”,柏桦也只知他在写诗,详情也知晓不多。

  2010年9月18日晚,极度闷热的天气没有阻挡诗歌爱好者的脚步,上百人来到窄巷子白夜酒吧,参加四川文艺出版社举行的《顾彬诗选》发行仪式。《顾彬诗选》是顾彬诗歌在中国大陆首次翻译出版,西南交通大学林克教授是该书的主要译者。在发行仪式上,顾彬以德国人惯有的严谨,端坐一旁,一笔一画为爱好者签名留念。记者注意到,顾彬使用的是已经大面积匿迹的吸水式钢笔,而且用的是40岁以上人群才熟悉的蓝墨水。他把顾字右边写成繁体,左边的“雇”却写成简化字。在他近乎独创的书写格式里,我似乎感觉到他从唐朝诗人杜牧那里面朝当代的“转身”。透过这淡蓝色的笔迹,我们不难推测顾彬教授身上的中国情结。

  晚上8点40分,诗人翟永明、林克、柏桦等先后与顾彬对谈了中西诗歌创作、翻译理念、中国现当代文学及诗歌创作特点等问题。在几盏聚光灯下顾彬一手支颐,陷入沉思……

  柏桦纠正自己在诗选序言《顾彬是谁》当中的一个小错误。2007年秋顾彬到达乐山后,用邮件发给柏桦一首诗《于观道中》,柏桦以为是顾彬在乐山的见闻,其实呢,这首诗是顾彬在重庆北碚缙云山所写。此诗先由德文写就,旋即被他译成中文。与其说这是顾彬“入蜀”的一个发现,不如说是顾彬献给诗国的一个礼物,也可以说是顾彬正式现身汉语的第一首诗。这样,在众多身份之外,顾彬迅速靠近了他心仪已久的诗人身份。

  其实顾彬早在16岁就开始写作了,一直到1994年才把作品拿出来发表。他的第一本诗集《新离骚》于2000年在德国波恩出版后,诗集《愚人塔》(波恩,2002)、《影舞者》(波恩,2004)和散文集《黑色的故事》(维也纳,2005)也相继面世。柏桦高度评价了汉译本《顾彬诗选》的价值,认为顾彬的诗歌具有“一种闪电的震撼”。

  对此,顾彬表达了德国人的谦逊。他站起身,摊开双手,用略带洋味的汉语回答了读者的一系列问题,最后还分别以德语、普通话及四川话朗诵自己的诗歌,将晚会推向了高潮。

  实录

  中国当代文学是“二锅头”

  现代文学是“五粮液”

  我的历史感是中国和德国的

  问:刚才林克教授提及,中国历代作家无人敢于把自己的作品命名向《离骚》靠近。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你的诗集命名为《新离骚》,是否含有离开“忧愁”不得、又不得不置身其中的意思?你从来没有公开解释过这一含义。

  顾彬:《新离骚》对我来说就是又碰到忧郁的意思,书名大概是指我又发愁了的意思。我并不是要去与屈原比高下。

  问:当代汉语新诗的美学向度、修辞指标等,多是来自西方诗歌。你一直推崇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尤其是唐诗),但我在你的《顾彬诗选》里感到你的一种“打通”东西方诗歌的努力。在《顾彬诗选》中,我十分喜欢你的组诗《华南哀歌》,这是对“华南”风物的现实性记录与感悟,并催生自己的哲思:“光明跟随你进入深渊,我留在虚假的光照中”。

  顾彬:我跟北岛一样,我的诗来源是唐诗和西班牙的朦胧诗派。我的语法、意象来自唐诗,我的一部分思想和词汇来自西班牙。不过我的历史感是中国和德国的。《华南哀歌》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谢谢你喜欢它们。

  问:在当代中国诗歌界,荷尔德林、里尔克等德语诗人的影响深巨,这对非基督文化背景的中土而言,是否是一种误读?能否讲一讲你的诗歌观念?

  顾彬:好的文学超越所有的边界,因为好的文学包括一切。它不是一个民族的、一个文化的、一个宗教的文学。

  我习惯用一种非常“冷”的方式写作。早年,我记得一位法国诗人说过,诗歌不是依靠感情而是依靠理性而写成的。我以前的写作也许有一点点感情,但我不满意。我的第五本诗集《世界的眼泪》将在维也纳出版,我目前正在创作第六本诗集,希望写得更开阔一些。你们看到了,在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上,德国队踢球很有激情,不完全是靠理性,所以他们也获得了成功。这就是说,我们德国人身上也是充满矛盾的。

  我的任务是把中国当代优秀诗歌翻译到国外

  问:柏桦盛赞你正在写的《中国戏剧史》,你认为中国戏剧的关键词是“忧郁”,真是如此吗?你如何看待“幽默”呢?

  顾彬:写作《中国戏剧史》的期间,我的记忆都停留在清代和京剧。如果我放弃,德国就没有人研究中国文学了。其实,德国只有两三个人在研究中国文学,我一直在等待他们拿出一部我所希望的《中国戏剧史》,但他们写不出来,我等不及了,就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一部《中国戏剧史》。我认真阅读了大量元代杂剧、唐宋传奇以及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我发现中国早于欧洲三四百年就开始重视“忧郁的历史”了。所以我的《中国戏剧史》中有很多不同于以往的新观点。

  尽管王国维认为中国有真正悲剧精神的作品是《桃花扇》和《红楼梦》,但在清初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里,其实悲剧精神是很突出的。皇帝为了一个女人的死亡,抛弃了自己的王国,为此难过了很长时间,这完全符合欧洲的悲剧精神。我想中国人固然有幽默感,但中国戏剧有两个最了不起的贡献:一是忧郁,二是感情。

  柏桦:谈到“忧郁”,我想起了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史沫特莱。在她采访延安红军的时期,有一次她对毛泽东说,用中文唱《国际歌》特别忧伤,这与她在西方听到的完全不同。也许,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确有“忧郁的历史”。我想以此来佐证顾彬先生的发现。

  问:翟永明说过:“我曾经在德国居住过一年,我也去过顾彬先生所在的大学,参加各种诗歌和文学交流活动。因为不懂德语,我不好评价顾彬的翻译如何,但从我参加各种朗诵会的效果看,中国当代诗歌在德国还是很受欢迎的。从这个角度看,他对中国诗歌的翻译是成功的。”你既然是翻译家,为何不自己翻译自己的诗歌呢?

  顾彬:第一,我是德国人,我毕竟无法将汉语当作自己的母语。汉语真是太精微了,需要一个人数十年生命的浸淫;第二,我十分忙碌,每天黎明即起进行写作,加上研究工作太多,无时间为翻译自己的作品而忙活。所以呢,我可以肯定,林克教授会比我自己动手翻译效果更好。我无法把自己翻译出来(将自己的作品完美地翻译为汉语)。我的任务就是把中国当代优秀的诗歌翻译到国外。

  40年来我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中国文学

  问:“四十年来,我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中国文学。”这是你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序言中的自白。1970年代,德语世界恐怕没什么人关心中文和汉学,从事汉学是你的选择吗?

  顾彬:我要重复我在“交大”说过的话:中国当代文学是“二锅头”,现代文学是“五粮液”。我真没有喝过“二锅头”,但不可否认我有自己的偏爱。中国当代文学有不少好作品。20世纪50年代的老舍、70年代的多多、80年代的王蒙或王安忆、90年代的翟永明、21世纪的欧阳江河等等。这些人不玩文学,他们对文学忠诚。

  我从没说过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只说过某些作家的作品是垃圾。中国当代文学肯定有问题。如果我们谈中国文学的话,中国文学好像是中国小说。跟西方一样,如果我们在德国谈德国文学的话,德国文学是小说。中国小说有很多很大的问题,一是语言的问题,一是形式的问题,一是意识的问题。

  我老说中国有好的文学,但人们总以为小说才是文学,诗歌不是文学,这是非常错误的。我发现中国文学里第一流的作品总是诗歌。

  我原本是学哲学、研究神学的,准备当牧师,学了多年才改攻汉学。我偶然读到美国诗人艾滋拉·庞德用英文翻译的唐诗,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对了,他的这些唐诗译作,至今在欧洲还有十分广泛的影响。我读过他翻译的李白诗歌以后,感到诗中充满了生动新奇的意象,这些意象在西方诗歌中是没有的,所以我很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诗。

  值得一说的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成了我转向汉学研究的直接诱因。于是我想看看能不能学古代汉语,了解一下李白是怎么回事,便慢慢开始学习古代汉语,从此走上汉学之路。那时——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末——德国没什么人想学中文,得知我的选择后,所有认识我的人都问我:“你在干嘛呢?”“你会找不到工作的!”1968年,我下定决心改读汉学,并学习多门外语,同时兼修哲学、日耳曼学和日本学。

  在攻读完汉学博士学位一年之后的1974年,我与一批德国学者来到北京,进入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前身)进修了一年汉语。那时中国的环境确实不好,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好老师,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我的汉文名字“顾彬”就是一位中国老师帮助我取的。这一年最大的收获,除了对中国社会有了较为真切的认识外,就是认识了鲁迅和鲁迅所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此后,更多的时间是在日本。那时中国还在进行“文化大革命”,于是我决定到日本去学汉学,因为中日两国古代文化交流极其密切。日本学者到过中国的人很多,他们走过了中国的许多地方,在日本也保存了不少珍贵的中国古籍。

  柏桦:我补充一下,顾彬教授主编的十卷本《中国文学史》是西文中迄今为止卷帙最为浩繁的一部文学史巨著。《中国文学史》的中文版由李雪涛教授负责翻译的协调和校勘工作,其中3种已经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个欧洲人把中国文学史有观点地讲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中国的精神不在诗歌中就在散文中

  问:你是否具有 “唐诗情结”?我们知道,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既是东方学家、外交家、翻译家,也是小说家,他创作了《迷宫案》《黄金案》《铁钉案》等大量有关中国的小说,这些作品最终构成了高罗佩的“狄仁杰系列大全”——《狄公断案大观》。可否这样认为,高罗佩是用小说叙事的方式认识中国,你是用诗歌的方式认识中国?

  顾彬:高—罗—佩?哦,我读过他的不少作品,但我不认识他。我自幼是读中国唐诗长大的。1973年我的博士论文是《论杜牧的抒情诗》,教授论文是已经译成中文的《中国文人的自然观》,读杜牧的诗,使我想到我们德国的诗歌。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德国的诗先是“思”,然后才是“诗”,哲理诗很多。中国古代的诗却是以意象为主,好像诗中没有思想,也没有感情,其实思想感情都融注、渗透在诗中的人物或山水景物中去了。

  我认为中国的精神不在诗歌中就在散文中,而不在小说里。我十分感动于苏东坡的诗文……我在诗里写道:与诗平行的命途多蹇。

http://www.culcn.cn/show.asp?/news3725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2: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3: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没什么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13: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双方认为,在涉及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两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是中俄战略协作的重要内容。俄方重申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支持中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方重申支持俄方为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和促进整个高加索地区乃至独联体的和平稳定所作的努力。

双方重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论不容改变,反对篡改二战历史、美化纳粹和军国主义分子及其帮凶、抹黑解放者的图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5: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天鉴日 于 2010-9-29 15:46 编辑

新单词的翻译

楼主 埃文河天鹅
发表于 2010-9-29 14:50

eggache蛋疼
Smilence笑而不语
Togayther终成眷属
Democrazy痴心妄想
shitizen屁民
Innernet中国互联网
Departyment(政府)有关部门

Chinsumer 在国外疯狂购物的中国人
Emotionormal 情绪稳定
Sexretary 女秘书
Halfyuan五毛
canclensor 审查
Wall· e 防火墙
围观 Circusee

vegeteal 偷菜
yakshit 亚克西
animale 男人天性
corpspend 捞尸费
suihide 躲猫猫
niubility 牛逼

antizen蚁民
gunvernment枪杆子政权
propoorty房地产
stuck market 股市
livelihard生活
stupig笨猪
Z-turn 折腾


Don'train 动车
Foulsball 中国足球
Freedamn 自由


Gambller 干部
Goveruption 政府
Harmany 河蟹
Profartssor 叫兽  


原帖地址:http://bbs.yzs.com/thread-180251-1-1.html

主贴离题,遂予删除。

责任编辑:童天鉴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6 18:03 , Processed in 0.1098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