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金沙文字

【金沙茶馆】(9月)金风送爽 禅茶飘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9 18: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校园诗坛历史备忘录
姜红伟

在二十世纪中国新诗发展的历程中,有一段岁月被公认为诗歌的黄金时代。这段弥足美好,浪漫,幸福的岁月就是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是中国新诗自1917年诞生以来最繁荣、最兴盛、最灿烂、最辉煌、最开放、最宽容、最自由的诗歌经典时代。其中,造就这个佳作涌现,流派林立的诗歌伟大时代的人群中,就有大批生活在大学校园内从事新诗创作并参与中国新诗发展进程的大学生诗人们。文革十年结束后的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大批有理想,有才华的青年们凭借各自的实力纷纷考上大学,走进校园。由于拥有着对诗歌共同的热爱,他们高举着昂扬向上的理想主义、直面现实的英雄主义、洋溢真情的浪漫主义三面大旗,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八十年代诗坛,组成了一个有四个梯队十几万人参加的具有强大创作力量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在社会上,在诗坛上,在校园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绝后、波澜壮阔、声势浩荡、轰轰烈烈、影响深远、非同凡响、卓有成效的诗歌运动。他们这些像群星一样闪烁诗才光芒的学院诗人用妙笔写出了一篇篇精美绝伦的诗作诗论,用热情组织了一个个团结协作的诗歌社团,用才华创办了一份份质高品佳的诗刊诗报,用心血编印了一部部荟萃精品的诗选诗集,用智慧开展了一次次形式多样的诗歌活动。他们在这场大学生诗歌运动中的卓越表现成为八十年代青年文化活动中一道最亮丽、最迷人的风景,而且还因此而形成当时青年文化中的主流趋势,在青年中引起积极的强烈反响,在社会上造成了良好的轰动效应,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来源:http://chenxishishe.bokee.com/viewdiary.4216383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8: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学生校园诗人概况







八十年代大学生校园诗人共分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77级、78级大学生诗人。其中,实力最强、成绩最好、影响最大、诗名最盛、佳作最多的

大学生诗人无疑首推78级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文艺编辑专业学生叶延滨(现为北京诗刊主编)。叶延滨,

1948年11月17日出生于哈尔滨市。以后随父母南下,在四川读完中学。1969年初,他在全国掀起的上

山下乡浪潮中被席卷到延安李渠公社插队,71年底参加工作,先后在军马场、部队、地方工厂、文工团

和党政机关工作,当过牧工、宣传干事、专职团委书记、文工团创作员、新闻干事等。78年考上大学

后,叶延滨勤奋创作,才思喷涌,先后在《延河》、《诗刊》、《北京文学》、《星星诗刊》、《四川

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多家有影响的报刊发表近百首诗作。他因此突出的创作成就而被《诗刊》邀

请参加了著名的第一届青春诗会,从此成为在青年诗界牢牢地占有重要地位的佼佼者。他的代表作是发

表在《诗刊》80年第十期上的《干妈》。这组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手法新颖的力作一经问世立即在中

国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一致好评,深受诗坛的肯定和读者的喜爱,并荣获中国第一届全国中青年诗人

优秀新诗作品奖。叶延滨因此成为获得全国新诗最高荣誉的大学生诗人第一人。他的其它作品《那时,

我也是一个孩子》、《十万个为什么》也获得社会的广泛承认。在校期间,他的诗作还荣获过“北京文

学奖”、“飞天大学生诗苑奖”,为大学生诗人做出了榜样。与叶延滨同时齐名的还有78级吉林大学中

文系学生徐敬亚和王小妮、77级武汉大学中文系学生高伐林、77级湖南湘江师范学院大专班物理系学

生徐晓鹤、78级浙江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孙武军、78级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骆晓戈、78级东北

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徐国静等七位大学生。他们同样因创作成绩突出而参加了著名的第一届青春诗会,

成为大学生诗人中的代表人物。徐敬亚,不但是一个颇有实力的诗人,更是一个卓有建树的诗歌理论

家、评论家。他不但写出了获首届星星诗刊创作奖的《长征,长征》及《别责怪我的眉头》、《早春之

歌》、《我恨》、《致长者》、《海之魂》等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诗作佳篇,而且还在大学期间写出了

一篇轰动整个诗坛和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议的著名评论文章《崛起的诗群》,他因此而成为

大学生诗坛最著名的新闻人物。王小妮,当时大学生诗坛成就最高的女诗人,她的代表作有《我感到了

阳光》、《我从山里来》、《我在这里生活过》、《农场的老人》等,风格独特,颇具现代派色彩,颇

受诗界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徐敬亚(现居深圳,著名诗评家)、王小妮(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不

但是同学,是诗友,大学毕业后,他俩还因志同道合相亲相爱结为终身伴侣,写成了一段美丽的诗坛佳

话。高伐林(笔名心远,现居美国新泽西,著名华文网站多维新闻网记者),代表作《答》,荣获中国第

一届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作品奖,影响巨大,名声显赫。徐晓鹤(现居美国),尽管学的是理科,却

颇有诗才,一首《南方,淌着哺育我们的河流》是他的成名作,轰动诗坛,为他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孙

武军,代表作《让我们笑》、《我的歌》深受读者的喜爱。骆晓戈,代表作《爱照镜子的姑娘》使她在

诗坛占领一席之地。徐国静,代表作《我愿》、《柳哨》清新纯真,令她在诗坛扬名。紧随叶延滨等人

之后,也有一批大学生诗人在诗坛很有影响。赵丽宏(著名散文家),78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

生,他在多家报刊发表了很多清新优美的诗作,在诗坛颇受注目,深得读者的喜爱。吕贵品,78级吉林

大学中文系学生,徐敬亚,王小妮的同学。尽管他的身边站着两位著名的诗友,但是,他依然用自己大

批独具个性,颇有影响的诗作独立地证明了自己在诗坛显要的存在,并在诗坛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受到

了读者的赏识和前辈的承认。王家新(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78级武汉大学中文系学生,代表

作《青铜奔马》、《希望号渐渐靠岸》为他在诗坛获得了极有地位的诗名。梅绍静(诗刊编辑),77级陕

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79年因病退学,在校期间创作出版了叙事长诗《兰珍子》颇有影响。蒋维扬

(曾任安徽诗歌报主编),77级安徽大学中文系学生,代表作《信念》、《黄金般的年华哟》颇有影响,

深受欣赏。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彝族,最著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诗人,78级四川西南

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他1961年6月23日出生于大凉山彝族干部家庭,上大学后开始诗

歌创作,代表作《自画像及其它》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诗歌一等奖,影响巨大,他因此成为少

数民族大学生诗人中的代表人物。曹长青(现居美国,政论撰稿人),77级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学生,他同

徐敬亚一样,不但能写出好诗,更能写出学术价值极高的诗歌理论文章,极具才华,颇有建树。他在大

学期间与人合作写出了一部长达三十多万字全面阐述诗歌理论的著作《诗的技巧》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

版后,成为当年诗坛影响最大的畅销书,风靡诗歌界,受到了广大青年诗歌爱好者的珍爱和好评,被他

们视为“受益匪浅,开卷有益”的学诗必读书而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影响了一代诗歌青年走上诗坛。

刘犁,78级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代表作《茅棚》曾获《诗刊》81---82年优秀作品奖并参加了第

二届青春诗会。曹汉俊,78级安徽大学中文系学生,代表作《生命狂想曲,一个盗火者的宣言》;沈天

鸿,78级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代表作《纤绳与信念》,曾参加第二届青春诗会;孙晓刚,78级

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代表作《蓝天》,曾参加第二届青春诗会;王自亮,78级杭州大学中文系学生,

代表作《在海边》,曾参加第二届青春诗会;韩东(现居南京,近年写长篇为主),78级山东大学哲学系

学生,诗才颇高,他的代表作《山民》、《无题及其它》风格独树一帜,在诗坛颇有影响,有作品曾获

《青春》诗歌一等奖。其它活跃在八十年代初期诗坛上的著名大学生诗人还有78级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

学生陆健,曾获首届飞天大学生诗苑奖;78级四川大学中文系女学生徐慧(现居澳洲),代表作《诗花一

束》曾获首届星星诗歌创作奖。另外,还有77级广东中山大学中文系学生马莉(南方日报编辑,曾主持

“南方周末”副刊“芳草地”)、77级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胡平、78级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朴康平、77

级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易殿选(现居纽约,多维新闻网编辑)、78级四川达县师专中文系学生张建华

(现居成都,成功文化生意人)、78级江苏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曹剑、78级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卓凡、77级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第学生钱超英、78级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李琦、78级湖南师范学

院零陵分院学生彭国梁(著名散文家、编纂家,编书数十种,现居长沙)、77级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学生贺

平和孙玉洁、78级安徽大学中文系学生姜诗元、78级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韩霞和崔恒、78级上海

大学文学院图书馆系学生张烨、78级广州外语学院英语系学生柏桦(现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教授)、77级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刘人云、77级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戴达奎及78级学生李其钢、78级杭州

大学中文系学生力虹(现为杭州爱琴海网站主持人)、77级山西大学中文系女学生李建华、77级陕西财经

学院学生丁当、78级东北师范大学学生邓万鹏和郑道远、吉林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薛卫民、哈尔滨

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马合省以及某校学生吴稼祥(曾任职国务院,现居美国)等。

第二梯队是79级、80级大学生诗人。其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诗名最盛,成就最高,佳作最多的

无疑首推79级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学生许德民,他出生于普通工作家庭,69年初中毕业,70年上山下

乡到江西农村插队。75年进一所中专学校读书,毕业后分到九江某厂财务科当会计,79年考入复旦大

学经济系。上大学后,许德民在写诗上表现出优秀的才华。他的诗作独具创新品质和清新个性,他发表

在《诗刊》82年第2期上的《一个修理钟表的青年》是他的成名作,曾获《诗刊》81年----82年优秀作

品奖;另外,他的组诗《紫色的海星星》获首届上海文学奖。因为突出的诗歌创作成就,他被《诗刊》

邀请参加了第二届青春诗会,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大学生诗人。与许德民同时齐名的还有79级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宋琳(现居法国,北岛主编的“今天”杂志编辑)、80级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钱叶

用、80级云南大学中文系学生于坚(著名诗人、现供职云南省文联)、79级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系学

生叶流传(笔名简宁)(名诗人,现居北京)、80级兰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封新城、80级山西大学中文系学

生周同馨、79级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女学生翟永明等七名大学生诗人。宋琳,他是一位诗思敏捷,才华横

溢的学院诗人,他的诗作语言新,立意深,代表作《中国门牌:1983》成为诗坛名作,为他获得极高

的诗名;钱叶用,年少有为,影响深远,代表作《扬子江,我心上的江》,曾参加第二届青春诗会;于

坚,才华横溢,极具天赋,他的诗作《给姚霏弟》等大批作品风格独特,流传甚广,影响极大,曾获飞

天大学生诗苑奖,在诗坛留下显赫地位至今;简宁,他的诗作《女儿的海》曾获“飞天大学生诗苑

奖”,代表作《龙灯舞》在诗坛获得一致好评;封新成,诗才出类拔萃,诗作独具特色,其诗作《太阳

岛之夏》清新优美,漂亮隽永,受到青年诗朋友们的极高赞誉。周同馨,代表作《清早我擦亮了我的自

行车》、《早晨我走向图书馆》在《诗刊》、《星星》诗刊发表后为他争得了影响极大的荣誉;翟永明

(著名诗人,现居成都,开“白夜”咖啡馆),她的作品极具现代女性意识,在诗坛留下独特影响,为她

带来巨大声誉。




八十年代大学生诗坛还有三个诗人群体颇为有实力、有影响。这三家群体是:复旦大学诗人群体,华东

师范大学诗人群体,吉林大学诗人群体。华东师大诗人群中的代表人物有80级教育系学生张小波(现为

北京成功书商),代表作《多梦时节》、《国际流行色》等;80级中文系女学生徐芳,代表作《三叶

草》;79级中文系学生张黎明、于奎潮,80级中文系学生郑洁、林锡潜、陈鸣华(现为上海文艺出版总

社副社长)、于荣健等。复旦大学诗人群中的代表人物是邵璞和李彬勇,代表作《周末我们去了女同学

宿舍》、《青年圆舞曲》风靡校园。另外,他们的的同学卓松盛、韩云、张真(现任教美国纽约大学电

影系)等也颇富才华。吉林大学诗人群体中的代表人物是80级哲学系学生包临轩(现为黑龙江日报业务负

责人),他的诗极富才情,代表作《诗人们》、《诗友们》写的极为漂亮,在当年广为流传,颇有影

响。80级经济系学生苏历铭(现居北京,日本海归,成功证券界管理人士),诗作多,质量高,影响大。

在第二梯队中,作品影响广泛的大学生诗人还有杨川庆(任黑龙江省政府秘书长之类职务),80级黑龙江

大学中文系学生,他是一位诗品极高,人品极好的大学生诗人。他不但诗写的优秀,理论文章也颇有影

响,诗歌代表作是《一代人的雕像》、《心灵序曲》;文章代表作是《诗的蓓蕾在校园绽放》及与潘洗

尘(成功文化商人,拥有数家广告公司)合作的发表在83年《当代文艺思潮》上的评介大学生诗歌创作倡

导校园诗风的诗歌评论,曾在大学生诗坛引起深远影响并使他声名远播。79级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学生

张子选,他的西部诗极具个性,深受好评。其它活跃在大学生诗坛上的著名人物还有79级浙江大学中文

系学生张德强、79级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林雪和她的同学刘兴雨、董学仁、董宇峰、80级北京大

学中文系学生刘卫国(笔名老木)(曾任文艺报记者,1989年后远走法国,精神崩溃,据说已经去世)、

79级山东大学生物系学生小君、80级兰州大学中文系学生菲可、80级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王寅、

80级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陈东东(著名诗人,现居上海)、80级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陆忆敏、79

级河南大学中文系学生程光炜(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80级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方文、79

级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李光武、79级广西大学中文系学生杨克(著名诗人,现为广东“作品”杂

志副主编)、80级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黄云鹤、80级湖南湘潭大学中文系学生陈惠芳(曾任湖南日报

编辑,据说已病故)、80级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大专班学生唐元峰、79级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田家

鹏、80级湖北江汉石油学院学生唐跃生、79级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骆一禾(已病故),79级北京大学法律

系学生海子(已自杀身亡),79级西北大学中文系学生杨争光(现居西安,著名小说家)、80级兰州大学中

文系学生普珉、80级北京大学英语系学生西川(著名诗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79级江西师院政教系学

生孙家林、79级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李光武以及79级某校学生岛子、79级某校学生于跃、80级

某校学生朱凌波(现为商人)、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宋庆平、清华大学学生王玮、内蒙古大学中文系学生南

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吴晓东等。


第三梯队是81级、82级、83级大学生诗人。其中,实力最强,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诗名最盛,佳作

最多的大学生诗人无疑首推82级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潘洗尘。他196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

县,82年考入哈师大读书,他十分热爱诗歌并刻苦写作,是一位颇具领袖气质,极富个人魅力,既有组

织才能,又有横溢诗才的大学生诗人领袖。大学期间,他先后在《中国青年报》、《绿风》、《青年诗

人》、《诗潮》、《诗林》、《当代文艺思潮》等报刊发表了一百多篇诗作、评论、报告文学。他的诗

作极为深情深刻,一首优美的《六月我们看海去》是他的代表作,曾荣获《绿风》诗刊“首届奔马

奖”,当年风靡大江南北校园,成为大学生诗作中极为少见的传世佳篇。潘洗尘不仅诗写的出类拔萃,

诗歌评论文章更是影响广泛。最为著名的文章是与杨川庆合作的《台湾校园歌曲与大陆校园诗歌》,83

年在《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后立即在大学生诗坛引起巨大反响,受到了大学生诗人们的一致好评。潘

洗尘之所以能成为当时大学生诗坛最著名的人物,关键还在于他创造了大学生诗坛的多项记录。第一项

记录是他于1983年主编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本大学生诗歌选集《中国当代大学生诗选》。该书由北方

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成为当年大学生诗坛上最畅销书;第二项记录是大学期间,他共出版两本诗集

《多情的天空》、《历程》,在诗坛引起注目,由此成为当时大学生诗人中出版个人诗集最多的诗人;

第三项记录是他组织了全国第一家跨校的大学生诗人组织―黑龙江省大学生诗歌学会,影响巨大;第四

项记录是他主编了全国第一本而且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份面向大学生公开出版发行的诗刊《大学生诗

坛》,在社会上和校园内造成轰动效应。取得这样显赫的成就,潘洗尘因此而被公认为当年大学生诗坛

当之无愧第一人。与潘洗尘同时齐名的大学生著名诗人还有81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程宝林(现居

美国旧金山,旧金山州立大学艺术硕士,赋闲)、81级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傅亮、83级浙江湖州师

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生伊甸(浙江湖州师范学院教授)、81级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袁超和查结联、81

级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胡万俊(重庆晚报部门负责人)、81级重庆大学电机系学生尚仲敏(现居成

都,成功生意人)、81级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彭国梁(现居昆明,成功生意人)、82级江西华东交通

大学工民建系学生刘昕、83级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学生陆少平等。程宝林,他的诗作独具个性,在当年大

学生诗坛极富盛名,一首《雨季来临》流行校园内外,受到一致好评;傅亮,才华横溢,他的系列校园

诗和城市诗独树一帜,在青年中深有影响,好评如潮;伊甸,成名作《工厂的年轻人和新厂长》、《乡

下有我的好哥哥》在《诗刊》发表后引起诗坛注目;袁超、查结联,他俩的诗作风格独特,极富才情,

在大学生诗坛颇为引人注目;胡万俊,他的诗作内涵丰富,风格清新,深受读者喜爱;尚仲敏,当年大

学生诗坛既写诗又写诗论诗评的有影响的人物,诗歌代表作《卡尔-马克思》,诗论代表作是与重庆师

范学院学生燕晓东合作的《对现实诗歌审美观念的毁灭性突破――谈大学生诗派》,曾轰动海内外诗

坛;彭国梁,他的诗作清新隽永,颇有鲜明个性,影响较大;刘昕,他的诗作十分优美动人,颇爱广泛

好评,代表作《一首散文诗和一部中篇小说》、《第二十枚红月亮》给人留下了深刻影响,也给他带来

极高诗名;陆少平,一位诗品人品俱佳的美丽的女诗人。她创作的一系列清新优美感人的爱情诗成为当

年大学生们传抄最多影响最广的作品,她因此而成为女大学生诗人中的佼佼者。在第三梯队中,颇有知

名度的大学生诗人还有81级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学生沈宏菲(近年写美食专栏,风靡一时)、83级山西大

学中文系学生潞潞和张锐锋、81级重庆师范学院学生燕晓东、81级安徽大学中文系学生俞凌、82级南

京工学院学生柳萌、82级云南大学中文系学生张稼文(昆明日报部门负责人)、81级湖南大学机械系学生

江堤(在长沙工作,据说已过世)、81级浙江医科大学学生张锋、83级北京大学大中文系学生臧棣(现任

教北京大学)、82级华中工学院新闻系学生熊红、82级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李锋、81级哈尔滨师

范专科中文系学生王雪莹和苏显钟、82级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系女学生杨榴红(现居美国加州北部)、82级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陈寿星、82级陕西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红柯(现居西安,名散文作家)、81

级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学生许宝健、82级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学生沙碧红和王永红、81级广州暨南大学中

文系学生黄灿然(现居香港,大公报编译,诗歌翻译家)、81级四川大学外语系学生赵野、81级苏州大学

中文系学生陶文瑜、83级陕西榆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女学生刘亚丽(现为西安“美文”杂志编辑)、83

级云南昭通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生雷平阳、81级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殷红、83级延边大学中文

系学生张伟和贾志坚、82级兰州大学中文系学生苗强(已去世)和任民凯、82级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朱孟良及地理系学生祝风鸣、81级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傅铁城和邱正伦、81级黑龙江大庆师范专

科学校中文系学生徐晓阳、83级郑州大学中文系学生秦立格、83级浙江湖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生

孙昌建、83级武汉江汉大学中文系学生陈凯、83级河北大学中文系学生韩文戈、82级安徽师范大学中

文系学生朱孟良、81级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叶海燕、81级吉林延边大学学生刘建民以及四川江津

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生梁平、四川达县师范专科学校学生颜广明、武汉大学中文系学生马竹、南京大

学中文系学生高翔、西南师范学院学生周忠陵、四川外语学院学生张枣(现居德国)、东北师范大学中文

系学生周春来、重庆大学电机系学生李元胜(现任职重庆日报)、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刘扬、本溪师

范专科学校冯金彦等。

第四梯队是84级、85级、86级大学生诗人。其中,实力最强,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诗名最盛,佳作

最多的大学生诗人无疑首推85级武汉大学中文系学生洪烛(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洪烛,原名王

军,1967年5月28日出生于南京,1982年高中时期在《南京日报》发表处女作。1985年因在各地报刊

发表诗歌作品百余首,多次获得《文学报》、《青年报》、《语文报》等奖项,被保送进武汉大学中文

系。1986年至1989年在《诗刊》、《星星》、《诗歌报》等报刊发表一系列佳作。其间,出版了诗集

《蓝色的初恋》(湖北作协青年诗歌丛书),从而成为大学生诗人代表人物。与洪烛同时齐名的大学生

诗人还有85级武汉大学中文系学生李少君(海南“天涯”杂志主编)、85级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小海、85

级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伊沙(现居西安,任教某高校)、85级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中岛、85级北京师范大学

学生徐江、85级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候马、85级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桑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师涛

(因“泄露国家机密”被判刑10年,海外轰动)、85级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学生岩鹰、85级复旦大学中文

系学生陈先发、85级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戈麦、84级华中师范学院学生张执浩(著名诗人、小说家,现

为武汉文联专业作家)、84级北京大学俄语系学生洛兵以及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叶舟和唐欣、武汉大学中

文系学生邱华栋(名小说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朱蓓蓓、韩国强、云南昆明师范专科学校海、安徽大

学中文系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8: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大学生诗歌社团概况







八十年代大学生诗歌社团组织形式共分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本校诗歌爱好者组织的诗社、文学社。在本校学生组织的诗社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诗人

最多的无疑要首选吉林大学中文系赤子心诗社、上海复旦大学复旦诗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等

三家诗社。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成立于1982年,社长为宋琳,成员有张小波、于奎潮、李其钢、徐

芳、张黎明、陈鸣华、于荣健、林锡潜、郑洁等114人。另外,在八十年代大学生诗坛有名气的代表性

诗社、文学社还有潘洗尘任社长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斗文学社、杨川庆任社长的黑龙江大学冰帆诗社、

苏历铭和包临轩任社长的吉林大学云潮诗社和北极星文学社、程宝林任社长的中国人民大学红叶诗社、

老木任社长的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刘兴雨任社长的辽宁师范学院新叶文学社、袁超任社长的安徽师范

大学诗社、胡万俊任社长的西南师范学院五月诗社、潞潞任社长的山西大学北国诗社、杨争光任社长的

山东大学中文系云帆诗社、于坚和张稼文先后任社长的云南大学银杏文学社、伊甸任社长的浙江湖州师

范专科学校远方诗社、高翔任社长的南京大学中文系南园诗社、马竹任社长的武汉大学中文系浪淘石文

学社等。另外,其它在大学生诗坛有影响的诗社、文学社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太阳风诗社、云南大学中文

系犁文学社、重庆大学星光文学社、兰州大学诗社、西北师范学院诗社、清华大学华彩诗社、上海理工

大学江畔诗社、山东大学一多诗社、上海师范大学蓝潮诗社、南京工学院北极诗社、哈尔滨师范专科学

校太阳岛诗社、华中科技大学夏雨诗社、重庆师范学院星空诗社、华东交通大学野草诗社、湖南大学帆

影诗社、河北师范大学旷野风诗社、黑龙江大庆师范专科学校荆棘诗社、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嫩水诗社、

广州中山大学紫荆诗社、河北大学诗社、上海交通大学寸草诗社、上海同济大学晨舟诗社、吉林延边大

学天池诗社、上海机械学院江畔诗社、云南师范大学一多文学社和奔流文学社、贵州大学雨季诗社、上

海财经大学峥嵘诗社、杭州大学晨钟诗社、北京师范大学诗社、重庆大学荒原诗社、湖南师范学院零陵

分院芳草文学社、福建师范大学蓝潮诗社、哈尔滨工业大学云帆诗社、四川师范大学百花诗社和长风诗

社、福建林学院南峰诗社、江苏徐州师范学院柳人诗社和春潮诗社、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摇篮诗社、陕西

师范大学诗社、山东艺术学院四月诗社、山东大学稚虬诗社、广东华南农业大学青菁诗社、湖北华中师

范学院桂子山诗社、浙江农业大学池畔诗社、成都科技大学学友诗社、武汉大学中文系珞珈诗社、广西

师范大学诗社、河南大学羽帆诗社、中国人民政法大学星尘诗社、太原机械学院银河诗社、湖南湘潭大

学旋梯诗社、东北师范大学北极光文学社、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协会、哈尔滨师范大学狂飙诗社、内蒙

古民族师范学院晨曲诗社、内蒙古昭蒙师范专科学校绿野诗社、黑龙江佳木斯工学院蓝旗诗社、江苏淮

阴师范专科学校布谷诗社、安徽皖南医学院塔影诗社、安徽大学雁声文学社、武汉解放军通信学院绿琴

诗社、安徽阜阳师范学院三月诗社、江西都昌师范学院春笋诗社、河南洛阳建材专科学校绿园诗社、郑

州大学清潭诗社、郑州大学文学艺术社、河北师范学院神州诗社、浙江医科大学柳笛诗社、杭州师范学

院繁星诗社、江苏徐州师范学院蓝焰诗社、吉林科技大学小雅文学社、贵州遵义师范专科学校雨林文学

社、黑龙江省财政专科学校霁虹诗社、哈尔滨机电专科学校春晖诗社、哈尔滨建材专科学校春溪诗社、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芦笛诗社、黑龙江呼兰师范专科学校苑外园诗社、河南信阳师范学院远方诗社、重

庆江津师范专科学校太白文学社、新疆大学中文系新疆人诗社、山西太原工业大学晨光诗社、武汉江汉

大学中文系白云诗社、河北煤炭建工学院墨海诗社、湖南科技大学湘灵文学社、宁夏银川师范专科学校

骏马诗社、安徽芜湖师范专科学校蜻蜓诗社、西南师范大学绿潮文学社、河北大学中文系晨钟文学社、

四川大学中文系启明星文学社、江苏苏州医学院神剑文学社、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潮文学社、江苏盐城师

范专科学校黄海潮诗社、华北电力学院青萍诗社、西安交通大学绿岛诗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夏文学

社、西安公路学院翠华文学社、西北师范学院文学社、湖北荆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星星草诗社、中国

人民大学十三月诗社、浙江师范大学文学社、辽宁师范大学星海诗社等。




第二种是跨校的诗歌爱好者组成的联合会。在跨校诗歌爱好者组织的团体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无

疑首推黑龙江省大学生诗歌学会。这个学会成立于1984年8月,会员620人,由著名大学生诗人潘洗尘

任理事长;其次,具有重大影响的诗歌联合组织还有重庆大学生联合诗社。这个联合诗社成立于1985

年1月,成员1000名。其它有影响的大学生诗歌联合组织还有山西大学北国诗歌同盟会、首都大学生诗

歌联合会、甘肃省大学生诗歌学会、福建省大学生诗歌学会,上海大学生诗人联合会、西北师范大学青

年诗歌学会、上海大学生青年诗歌协会、湖北高校诗歌协会、中华全国大学生文学联合会以及由哈尔滨

师范大学学生中岛任会长,主要成员有洪烛、伊沙等大学生著名诗人的跨省校园诗人联谊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8: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学生诗集出版概况



八十年代大学生诗选诗集共分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大学生诗歌社团诗作选集。最有影响的是1983年由复旦诗社编选,许德民主编的,复旦大学

出版社公开出版的荟萃了复旦大学诗社成员许德民、孙晓刚、李彬勇、张真、卓松盛、傅亮等人精品力

作的抒情诗集《海星星---大学生抒情诗集》。这是中国第一本大学生诗集,首版即发行三万七千册,影

响巨大。另外,还有复旦诗社1984年编印出版的大学生诗集《太阳河》;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

1987年编印,马朝阳编选的《中国当代校园诗人诗选》;中国人民大学诗社1986年编选,由于水主编

的的中国人民大学诗丛《学院诗选》;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1988年编印,马朝阳编选的大学生诗

选《走出荒原》;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编印的《安徽师大历届学生诗选》;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中

岛主编的《黑龙江校园诗群诗选》和《中国高校诗人诗选》;山东大学编印的《一多诗社诗选》;北

京大学五四文学社编印的《大学生作品选》等。



第二种是由正规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学生诗选。最有影响的是1983年由著名大学生诗人潘洗尘主

编的,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大学生诗选》,它荟萃了全国各地近百位有名的大学生诗人

力作,问世后在大学生诗坛引起强烈反响。其它的还有1987年3月由著名大学生诗人叶延滨和魏志远主

编的,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秋叶红了-校园诗人诗选》;1986年5月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新时期大学生诗潮》;1987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大学生抒情诗精选》; 1986年春风文

艺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诗选》; 1989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由韦云翔、岑玉珍编选的《当代大学

生诗选》;199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收入77级至86级学院派诗人作品,由马朝阳编选的《中国当代校

园诗歌选萃》;1988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农耘编选的《当代大学生散文诗选》以及《再见20世

纪---当代中国大陆学院诗选》(收入1979年至1988年大学生诗歌作品)。其它的还有《飞天》杂志社

1988年编辑出版的《大学生诗苑》合订本第一册,共选编300多所高校560多名大学生作者的1102首诗

歌作品,是八十年代容量最大的大学生诗歌专集。




第三种是由大学生诗人自费铅印的诗选诗集。始作俑者是81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程宝林。他于

1984年自费出版的《雨季来临》是中国第一本大学生自费诗集,由著名诗论家谢冕作序,在全国各大

学发行,当年引起巨大轰动,也引发了大学生自费出版诗集的热潮。在大学期间自费出版诗集最多,影

响最大的要数潘洗尘,198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作及诗歌评论集《多情的天空》。1986年,他出版

了第二本抒情诗集《历程》。两本诗集均发行一万册以上,在大江南北校园内和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势头

强劲影响广泛的“潘洗尘旋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潘洗尘不仅自己出版诗集,而且还主编

了一本当年十分有名的著名大学生诗人程宝林、伊甸、封新成、张小波、于坚、彭国梁、杨川庆、菲

可、钱叶用、徐芳、傅亮、袁超、胡万俊、简宁、潘洗尘等十五人的精品力作合集《八十年代校园诗人

诗选---多梦时节》。该诗集出版后反应热烈,畅销校园内外。其它有影响的大学生自费诗集还有由80

级吉林大学学生苏历铭和82级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杨榴红合作出版的中国第一本男女大学生诗人合集《白

沙岛》。这本由程宝林主编的诗集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到白沙岛去吧,别忘了带上最心爱的诗集,美

丽迷人的女友……成为当年大学生的流行语风靡校园。由著名大学生诗人伊甸、于坚、程宝林编辑的,

由吉林五位大学生诗人包临轩、苏历铭、黄云鹤、朱凌波、李梦的五人诗集《北方没有上帝》出版后受

到诗友们的一致赞誉。82级华东交通大学学生刘昕的抒情诗集《踏浪的少男少女》于1985年9月问世后

立刻流行校园,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83级黑龙江大学学生陆少平在大学期间创作的爱情诗集《一个女

大学生的情思》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后,在校园内引起大学生们的竞相传抄,流行甚久,颇获好评。

其它自费出版的大学生诗集还有北大学生臧棣、清平、麦芒、徐永1987年的合集《大雨》;84级北大

俄语系学生洛兵的诗集《解释》;85级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中岛的诗集《风在向你述说》;85级北京

师范大学学生桑克的诗集《午夜的雪》和《无法标题》(与人合作);85级武汉大学中文系学生洪烛的

诗集《蓝色的初恋》;83级郑州大学中文系学生秦立格的诗集《太阳雨》;83级延边大学中文系学生

张伟的《我的深湖》以及贾志坚的《年轻的世界》,金学泉的《缤纷的季节》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8: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学生诗歌报刊概况







八十年代大学生诗歌报刊共分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跨校组织的大型社团创办的诗歌报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由黑龙江省大学生诗歌联合会

1984年创办,大学生校园诗歌领袖人物、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潘洗尘主编的《大学生诗坛》

(铅印16开)。这份诗刊是建国以来中国第一家大学生诗歌刊物,在八十年代影响最大。大学生诗人燕

晓东、张建明、邱正伦、尚仲敏等先后主编的《大学生诗报》(铅印8开4版、4开4版)。这份诗报由

于倡导“大学生诗派”,发表了众多大学生校园诗人的作品而在全国大学生诗歌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为

繁荣发展大学生诗歌创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八十年代大学生诗坛第一报”。另外,

在大学生诗歌界引起广泛影响的诗歌报刊还有由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学生诗歌爱好者1979

年合办的《这一代》诗刊;四川大学生诗人联合会1986年3月创办的会刊《中国当代诗歌》(铅印16

开);西北师范大学青年诗歌学会1980年创办的社刊《我们》诗刊;重庆大学生联合诗社1985年创

办,西南师范大学学生郑单衣1985年主编的《现代诗报》;福建省大学生诗歌学会1985年创办的会刊

《南十字星》诗刊等。




第二种是各大学诗社、文学社创办的社刊。其中,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刊物是辽宁师范学院新叶文学

社1979年创办,中文系学生刘兴雨、董学仁、林雪等主编的《新叶》文学丛刊(铅印16开)。这本最

著名的校园文学杂志以发表诗歌作品和理论文章为主。1982年11月出版的“诗歌专号”因为发表了徐

敬亚最著名的评论文章《崛起的诗群》初稿本及大批朦胧诗人早期有影响的诗作而轰动全国诗坛。该刊

共出版8期,因其巨大的影响,被当时的朦胧诗人和大学生诗人们公认为“八十年代最好的大学生社团

诗歌刊物”。另外,在大学生诗歌界颇有影响的社团刊物还有吉林大学中文系赤子心诗社1979年创

办,学生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等主编的《赤子心》诗刊和《红叶》文学杂志;上海复旦大学复旦诗

社1981年创办,学生许德民主编的社刊《诗耕地》(16开本,先打印后铅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夏

雨诗社1982年创办,学生宋琳、张小波、于奎潮等主编的社刊《夏雨岛》;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创办

的《未名湖》文学刊物;云南大学中文系银杏文学社1983年创办,学生于坚主编的《银杏》文学丛

刊;云南大学中文系银杏文学社1983年创办,学生于坚主编的校园诗歌刊物《高原诗集》;中国人民

大学红叶诗社创办,学生程宝林主编的《七色虹》诗刊;山西大学北国诗社1984年创办,学生潞潞主

编的《北国》诗刊(铅印窄16开);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斗文学社创办,学生潘洗尘主编的社刊《北

斗》;黑龙江大学冰帆诗社创办,学生杨川庆主编的社刊《冰帆》;西南师范学院1983年创办,学生

胡万俊、傅铁城、邱正伦等主编的《五月》诗刊(铅印32开)及《校园之春》诗报(铅印4开8版);

安徽师范大学诗社1983年创办,学生沈天鸿、钱叶用、袁超、查结联等先后主编的《江南》诗刊(打

印16开);浙江湖州师范专科学校远方诗社创办,学生伊甸主编的《远方》诗刊;山东大学一多诗社

1984年创办,学生章宏伟主编的《红烛》诗刊(打印16开);上海理工大学江畔诗社1983年创办,学

生易非主编的《江畔诗报》(铅印8开4版);武汉大学中文系珞珈山诗社1979年创办的校园诗歌刊物

《珞珈山》;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1982年10月创办的《浪淘石》文学丛刊;山东大学中文系云帆诗

社1981年创办,学生杨争光主编的《云帆》诗刊;吉林延边大学中文系天池诗社1984年创办,学生金

振宝、贾志坚、张伟、孟志强、刘建民等主编的《天池诗刊》(铅印16开);上海同济大学学生谭启生

主编的《晨舟》诗刊;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学院摇篮诗社创办,学生王天海主编的《摇篮》诗刊;湖南师

范大学红烛诗社创办,学生齐小玉主编的《红烛》诗刊;湖南湘潭大学学步文学社创办,学生卿有华主

编的《学步》诗刊;山西太原工业大学晨光诗社创办,学生罗东平主编的《晨光》诗刊;东北师范大学

中文系北极光文学社创办,学生周春来主编的《北极光》诗刊;新疆大学中文系新疆人诗社创办,学生

柳峰主编的《新疆人》诗刊;山西太原机械学院银河文学社创办,学生郭建军主编的《银河》诗刊;四

川大学中文系启明文学社创办,学生冉永平主编的《启明》诗刊;四川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绿潮诗社创

办,学生刘学明主编的《绿潮》诗刊;湖北荆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星星草诗社创办,学生朱瑜主编的

《星星草》诗刊;南京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橄榄枝诗社创办,学生周亚平主编的《橄榄枝》诗刊;江苏南

京工学院北极诗社创办,学生陆松主编的《北极》诗刊;中国政法大学星尘诗社1984年创办,学生李

青松、刘春瑞主编的《星尘》诗刊(油印16开);河北煤炭建工学院墨海诗社创办,学生郑保章主编的

《墨海》诗刊;武汉江汉大学中文系白云诗社1984年创办,学生陈凯主编的《白云》诗刊;哈尔滨师

范大学文学协会1986年创办,学生黄金辉主编的《校园诗潮》诗刊;华东交通大学野草诗社1982年创

办,学生刘昕主编的《野草诗刊》;黑龙江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嫩水诗社创办,学生白成君主编的《嫩

水》诗刊;河南大学羽帆诗社创办,学生吴元成主编的《羽帆》诗刊;武汉大学中文系珞珈诗社创办,

学生段松乔主编的《珞珈》诗刊;内蒙古昭盟师范专科学校绿野诗社创办,学生张果主编的《绿野》诗

报;四川阿坝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岷江潮诗社创办,学生李康云主编的《岷江潮》诗刊;河北大学中文

系晨钟诗社创办,学生韩文戈主编的《晨钟》诗刊;上海科技大学太阳雨诗社创办,王克平主编的《太

阳雨》诗刊;湖南大学帆影诗社创办的《帆影》诗刊;上海财经大学峥嵘诗社创办的《峥嵘》诗刊;武

汉解放军通信学院绿琴诗社创办的《绿琴》诗刊;福建林学院绿园诗社创办的《绿园》诗刊;上海机械

学院江畔诗社创办的《江畔》诗刊和《绿棕榈》诗刊;江苏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布谷诗社创办的《布谷》

诗报;浙江师范大学创办的《黄金时代》文艺丛刊;清华大学华彩诗社创办的《华彩》诗刊;湖南大学

中文系创办的《旋梯》诗刊;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芳草文学社创办的《芳草》文学丛刊;黑龙江大庆

师范专科学校荆棘诗社创办、学生徐晓阳主编的《荆棘》诗刊;复旦大学复旦诗社创办的《语声》诗

刊;广东中山大学诗社创办的《紫荆诗集》;重庆大学星光文学社1984年创办的校园文学刊物《星

光》;江苏盐城师范专科学校黄海潮诗社创办的《黄海潮》诗刊;云南大学中文系犁文学社1980年创

办的《犁》文学刊物;北京大学中文系创办的《东大地》校园文学刊物;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潮文学社

1989年创办的《相思潮》文学丛刊等。




第三种是大学生校园诗人自办的诗歌报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兰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封新成、菲可等

1982年创办的《回音壁诗刊》(16开油印);兰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封新成1984年创办的《同代诗刊》

(油印16开);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80级学生王寅、陈东东、陆忆敏1982年创办的《作品1号》油印诗

刊;北大中文系83级学生臧棣主编的北大校园文学刊物《启明星》文学丛刊;四川南充师范学院学生万

夏、李雪明、朱智勇创办的《彩虹》诗刊;四川南充师范学院学生李亚伟、胡玉创办的《刹那》诗刊;

万夏、李亚伟、胡玉等创办的《金盾》诗刊;贵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张嘉谚1980年10月创办主编的《崛

起的一代》诗刊以及《春泥》诗刊和《破土》诗刊;贵州大学1982年创办的《地铁》诗刊;贵州大学

1983年创办的《地平线》诗刊;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学院漆进茂主编的《西部学院诗》诗刊;广东暨南

大学社团联合会黄震平主编的《红土》诗刊;郑州大学学生李可夫主编的《作为人》诗刊;贵州师范学

院穆培坚主编的《烛光》诗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8: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1980年代中国的大学中出现了诗歌写作热潮,其中包括有自发组织的民间诗社,学校组织的诗歌团体以及跨校的诗歌文学组织等,为现代诗歌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诗人。这些诗歌团体组织所形成的诗歌流派统称为大学生诗派。共有4个梯队的具有强大创作力量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

第一梯队是77、78级大学生诗人,有徐敬亚、王小妮、王家新、石光华、丁当、叶延滨、韩东、周伦佑等。   第二梯队是79、80级大学生诗人,如宋琳、于坚、简宁、苏历铭、翟永明、林雪、小君、王寅、陈东东、陆忆敏、骆一禾、海子、普珉、西川等。   第三梯队是81、82、83大学生诗人,如江堤、臧棣、黄灿然、张枣、李元胜等。   第四梯队是84、85、86大学生诗人,如小海、伊沙、中岛、徐江、候马、叶匡政、桑克、戈麦等。   他们的诗歌报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跨校组织的大型社团创办的诗歌报刊:如黑龙江省大学生诗歌联合会1984年创办的《大学生诗坛》,重庆近二十家大学生诗社文学社1985年3月联合创办的《大学生诗报》,《这一代》(1979),《中国当代诗歌》(1986),《我们》(1980),《现代诗报》 (1985),《南十字星》(1985)等。   第二种是各大学诗社、文学社创办的社刊:如辽宁师范学院1979年创办的《新叶》文学丛刊,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等主编的《赤子心》诗刊和《红叶》,宋琳、张小波、于奎潮等主编的社刊《夏雨岛》,于坚主编的《银杏》《高原诗集》、苏历铭、包临轩主编的《北极星》等几十种。   第三种是大学生校园诗人自办的诗歌报刊:如兰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封新成等1982年创办的《回音壁诗刊》及1984年创办的《同代诗刊》,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80级学生王寅、陈东东、陆忆敏1982年创办的《作品1号》,北大中文系83级学生臧棣主编的《启明星》文学丛刊,四川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学生万夏、李雪明、朱智勇创办的《彩虹》诗刊以及李亚伟、胡玉创办的《刹那》诗刊,万夏、李亚伟、胡玉等创办的《金盾》诗刊等几十种。

吉林大学校园诗人群: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苏历铭、包临轩等;   复旦大学校园诗人群:胡平、许德民、孙晓刚、李彬勇、邵濮、张真、卓松盛、傅亮、韩云、高晓岩、杜立德、施茂盛、朱蓓蓓、韩国强、陈先发等;   华东师大校园诗人群:赵丽虹、宋琳、张小波、于奎潮(马铃薯兄弟)、徐芳、张黎明、郑洁、林锡潜、陈鸣华、于荣健等;   安徽校园诗人群:姜诗元、吴尚华、沈天鸿、钱叶用、叶匡政、蒋维扬等;   北京大学校园诗人群:吴稼祥、熊光炯、骆一禾、海子、西川、戈麦、老木、臧棣等;   北京师大校园诗人群:苏童、毛毛、莫非、马朝阳、宋晓贤、伊沙、桑克、徐江、候马、蓝轲、冰马、黄祖民、杨葵、钟品等;   武汉大学校园诗人群:高伐林、王家新、洪烛、李少君、邱华栋等;   大学生诗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诗人。

代表诗人
  : 尚仲敏 王琪博 燕晓东 叶延滨 徐敬亚 王小妮 王家新 石光华 韩东 丁当 周伦佑 宋琳 于坚 简宁 翟永明 林雪 小君 王寅 陈东东 陆忆敏 骆一禾 海子 普珉 西川 江堤 臧棣 黄灿然 张枣 李元胜 小海 伊沙 中岛 徐江 侯马 桑克 叶匡政 戈麦 万夏 李亚伟 郑单衣 杨克 南野 祝凤鸣 岩鹰 叶舟 唐欣 吕贵品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806553.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8: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童天鉴日 的帖子


    现在他们都是中国诗坛的中坚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8: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吟风唱月,搔首弄姿,浪声嗲气,娇喘吁吁,故作玄虚,不知所云,这就是我心目中诗人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8: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文标题:1864-1966:中国英美诗歌翻译百年回顾
A Brief Survey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 Translation in China, 1864-1966
论文作者 苗林
论文导师 程晏萍,论文学位 硕士,论文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论文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页数 98页

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证明中国的诗歌翻译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对我国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思想、形式和语言诸多层面上。毫无疑问,诗歌翻译研究是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针对诗歌翻译史的专项研究,则既是翻译史研究的具体内容之一,又是诗歌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对我国新诗发展轨迹的追溯和反思。 为了真实而又全面地总结中国诗歌翻译史,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翻译史及其灿烂的成果,同时加快翻译史研究的步伐,本文作者在通览国内专家学者的相关论著后,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原始资料收集工作,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学者的研究方法并加以改进,对中国诗歌翻译的前一百年(1864年至1966年)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试图对诗歌翻译史进行较为细致具体的论述,以期填补翻译史研究中的一项空白,为翻译学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文章以诗歌翻译活动事实为基础,以翻译史发展脉络为主线,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全面详尽地对史料进行分析。作者通过计算机对各阶段史料数据进行科学地统计处理,借助图表数据明晰地再现各阶段发展内容;并注意将翻译活动置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观照,既突出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翻译家的贡献,又分析了社会发展和需求对翻译的推动和选择作用。各阶段联系紧密,相互照应,显示出连贯与动态的历史发展。 除此之外,作者还力图做到有史有论。在文中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阐明诗歌翻译的发展历史,初步确立了诗歌翻译史的大致轮廓;划分诗歌翻译史的三大阶段,并概括了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梳理各个时期的翻译家及其重要译作,重点评介名家名译及其翻译主张,反映阶段性特色;通过翻译实践的研究,明确诗歌翻译发展的基本进程,诗歌翻译理论的发展脉络,翻译方法和技巧的创新和演变;探讨各阶段翻译主张间的相互影响和历史承接性,从而丰富翻译史研究的内容。除了上面一些阶段性的讨论外,对整个100年的诗歌翻译进程来说,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三个结论。一、诗歌翻译逐渐成为文学翻译的一个有严格界定的独立分支,而不再是其他文学翻译形式的附属物。二、翻译技巧与理论逐渐成熟。争论与流派相继出现,继而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三、对本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促进尤为显著,包括语言、形式和立意等诸多方面。 综观我国英美诗歌翻译,所涉及到的人文现象是极其丰富的。它不仅是历史的事实,也是历史进程的积极演绎轨迹。这是一个必须诉诸历史才能说明的问题,诗歌翻译的一切变化无不与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有关,与译者队伍的更新、译作共享范围的扩大、汉语言的演变、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与过滤及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等等现实条件有关。正是中国的现实决定着对外国诗歌翻译的历史取向,决定着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所以,外国诗歌的翻译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静态系统,而是一个不断自我调整和适应的开放系统,它并不把己完成的译诗看作完满静止的结局,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已达到的目的只是正在消失的环节,而超越和淘汰才是艺术__L的成功。外国诗歌在中国现代的翻译介绍的历史,正是如此发展过来的,也将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只有对这一历史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自觉地做好外国诗歌的翻译介绍工作,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Poetry translati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exerts great effects on new Chinese poetry. Yet, no introduction to poetry translation study could be complete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the discipline in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However, the relevant research upon the history of poetry translation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Therefore,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present a general review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 translation in China so as to provide the authentic historical accounts and the reference for poetry translation study.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t researches, scientific approaches to both material collection and concrete analysis are adopted in expectation of a more complete and objective narration of poetry translation. With these advanced and effective approaches, the author has spent nearly one and a half year launching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n poetry translation in China from 1864 to 1966 and has come to a tentative conclusion as expounded in the thesis.The thesis is unfolded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rder, with the factual information, disposed of by computer, as the foundation.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figures and tables are employed on a large scale to embody the developing process concisely and explicitly.As for the hundred years of poetry translation,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eriods. In each period, a brief introduction is generalized, representative translators with their works and propositions are demonstrated and upon them the specific periodical features are consequent. By such analysis, the author has outlined the sequence of poetry translation events and the process of its theoriesand techniques development.With the minulc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poetry translation development, the author has finally presented a pithy summary and has researched her tentative conclusions that (1) poetry translation has gradually confirmed its independence as a literary branch i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2) 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poetry translation development, there exists an intrinsic continuity,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assimil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theories, propositions and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nd poetry translation becomes more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3) poetry translation has motivated the thriving of native poetry by supplying diverse samples of literary forms and creative inspirations.In the end,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poetry translation is a self-remolding and self-adapting system and that the study of its history is necessarily to be furthered and penetrat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9 18: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最早的英汉诗歌翻译

——一首励志的人生颂歌



最近读书,读得我焦头烂额,书桌两边堆了两叠书。一边是关于英使访华的几本书,还有一边是翻译史的几大套书。阅读没有边际,茫茫的历史典籍,浩如烟海,越读越觉得凌乱。光是明清时期的几个传教士就弄得我理不清线索,再加上翻译史。怎一个“乱”字了得!



在看中国翻译文学史的时候,查到了中国最早的英汉诗歌翻译的的题材。根据钱钟书的考证,他认为中国最早的英汉诗歌翻译应该是威妥玛翻译的朗费罗(Longfellow)的《人生颂》。(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85年12月,138页)



这个译文最早由威妥玛翻译之后,又由当时的户部尚书、后任事于“外交部”(总理衙门)的董恂译为七言。董恂谓Longfellow为“长人”。



这首诗在今天这般纷繁迷惑的时代读起来,无疑是一首励志的人生哲理诗歌。按照钱钟书的话说“例如一个美国学生厌世想自杀,读了《人生颂》后,就不寻短见,生意满腔”。(同上)而我,感觉句句是箴言。心中谨记,与大家共勉。



这首诗的英汉对照,我一一打字,摘录如下。括号中的应该是当初威妥码的译文,七言是董恂依威妥玛的汉语所作。需要说明的是,我找到的材料中,威妥玛的译文里,汉语句读的地方与钱钟书先生给出的双语笔录稍有不同。不知道孰是孰非,就保留了。



(这首诗歌的朗诵MP3文件可以在译路www.translagingway.com 的文学翻译论坛里面听到。)



A psalm of life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Tell me not in mournful numbers, 莫将烦恼著诗篇(勿以忧时言),

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 百岁原如一觉眠(人生若虚梦)

For the soul is dead that slumbers梦短梦长同是梦(性灵睡即与死无异)

And 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 独留其气满坤乾(不仅形骸,尚有灵在)

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 天地生材总不虚(人生世上,行走非虚生也,总期有用)

And the grave is not its goal; 由来豹死尚留皮(何谓死埋方至极处)

Dust thou art , to dust returnest, 纵然出土仍归土(圣书所云人身原土,终当归土)

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 灵性常存无绝期(此言人身,非谓灵也)

Not enjoyment , and not sorrow, 无端忧乐日相循(其乐其忧,均不可专务)

Is our destin’d end or way; 天命斯人自有真(天之生人,别有所命)

But to act, that each to-morrow.人法天行强不息(所命者作为专图,日日长进)

Find us farther than to-day. 一时功业一时新(明日尤要更有进步)

Art is long , and time is fleeting. 无术挥戈学鲁阳(作事需时,惜时飞去),

And our hearts , though stout and brave. 枉谈肝胆异寻常(人心纵有壮胆定志)

Still , like muffled drums , are beating” 一从《薤露》歌声起(仍如丧鼓之敲)

Funeral marches to the grave丘陇无人宿草荒(皆系向墓道去)

In 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 扰攘红尘听鼓鼙(人世如大战场)

In the bivouac of Life, 风吹大漠草萋萋(如众军林下野盘)

Be not like dumb, driven cattle! 驽骀甘待鞭笞下(莫如牛羊无言,待人驱策)

Be a hero in the strife! 骐骥谁能辔勒羁(争宜勉力作英雄)

Trust no future. howe’er pleasant! 休道将来乐有时(勿言异日有可乐之时)

Let the dead Past bury its dead! 可怜往事不堪思(既往日亦由已埋已)

Act, act in the living Present! 只今有力均须努(目下努力切切)

Heart within, and God O’erhead!人力殚时天佑之(中尽己心,上赖天佑)

Lives of great men all remind us 千秋万代远蜚声(著名人传,看则系念)

We can make our lives sublime, 学步金鳌顶上行(想我们在世,亦可置身高处)

And departing, leave behind us 已去冥鸿犹有迹(去世时尚有痕迹)

Footprints on the sands of time; 雪泥爪印认分明(势如留在海边沙面)

Footprints that perhaps another, 茫茫尘世海中沤(盖人世如同大海)

Sailing o’er life solemn main, 才过来舟又去舟(果有他人过海)

A forlorn and shipwrecked brother, 欲问失风谁挽救(船只搁浅,受难失望)

Seeing, shall take heart again, 沙洲遗迹可探求(见海边有迹,才知有可解免)

Let us, then, be up and doing, 一鞭从此跃征鞍(顾此即应奋起动身)

With a heart for any fate;不到峰头心不甘(心中预定,无论如何,总期有济)

Still achieving, still pursuing 日进日高还日上(日有成功,愈求进功)

Learn to labour and to wait.旨教中道偶停骖(习其用工坚忍,不可中止)。





汉语译文如下,是选自于清人方濬师《蕉轩随录》卷十三。



英吉利使臣威妥玛尝译欧罗巴人长友诗九首,句数或多或少,大约古人长短篇耳。然译以汉字,有章无韵,请于甘泉尚书,就长友底本,裁以七言绝。尚书阅其语皆有策励意,无碍理者,乃允所请。兹录之,以长友作分注句下,仿注范书式也。徼外好文,或可为他日史乘之采择欤?诗曰:“莫将烦恼著诗篇(勿以忧时言),百岁原如一觉眠(人生若虚梦)。梦短梦长同是梦(性灵睡即与死无异)。独留其气满坤乾(不仅形骸,尚有灵在)。天地生材总不虚(人生世上,行走非虚生也,总期有用),由来豹死尚留皮(何谓死埋方至极处)。纵然出土仍归土(圣书所云人身原土,终当归土),灵性常存无绝期(此言人身,非谓灵也)。无端忧乐日相循(其乐其忧,均不可专务),天命斯人自有真(天之生人,别有所命)。人法天行强不息(所命者作为专图,日日长进),一时功业一时新(明日尤要更有进步)。无术挥戈学鲁阳(作事需时,惜时飞去),枉谈肝胆异寻常(人心纵有壮胆定志)。一从《薤露》歌声起(仍如丧鼓之敲),丘陇无人宿草荒(皆系向墓道去)。扰攘红尘听鼓鼙(人世如大战场),风吹大漠草萋萋(如众军林下野盘)。驽骀甘待鞭笞下(莫如牛羊无言,待人驱策),骐骥谁能辔勒羁(争宜勉力作英雄)。休道将来乐有时(勿言异日有可乐之时),可怜往事不堪思(既往日亦由已埋已),只今有力均须努(目下努力切切),人力殚时天之(中尽己心,上赖天)。千秋万代远蜚声(著名人传,看则系念),学步金鳌顶上行(想我们在世,亦可置身高处)。已去冥鸿犹有迹(去世时尚有痕迹),雪泥爪印认分明(势如留在海边沙面)。茫茫尘世海中沤(盖人世如同大海),才过来舟又去舟(果有他人过海)。欲问失风谁挽救(船只搁浅,受难失望),沙洲遗迹可探求(见海边有迹,才知有可解免)。一鞭从此跃征鞍(顾此即应奋起动身),不到峰头心不甘(心中预定,无论如何,总期有济)。日进日高还日上(日有成功,愈求进功),旨教中道偶停骖(习其用工坚忍,不可中止)。”



附注:

1.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1818年-1895年),英国人,从事英国对华外交,中文及汉学研究工作。自1842年跟随英军到中国后,曾在中国长达43年之久。威妥玛于1845年任香港最高法院广东话翻译。1852年年任上海副领事。1854年太平天国期间,清政府未能有效管理上海海关。英、美、法联合接管上海海关管理权后,威妥玛任上海海关税务司。1866年2月,时任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的威妥玛托公使阿礼国上呈总理衙门《新议略论》,希望清政府改革弊制,实行新政。否则完全可能受到各强富之国的干预制裁。1871年任英国驻华公使。其间英国在1876年以马嘉理案为名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扩大英国在华的特权。 1883年返回英国。三年后将他的4,304册中文藏书捐赠予剑桥大学。1888年,任剑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威妥玛在华期间根据汉语的特点,使用拉丁字母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读方法,即后来称为威妥玛拼音。

2.董恂(1870—1892),初名醇,后避同治帝讳改询,字忱甫,号韫卿,江都县邵伯镇人。1840年(道光二十年)成进士后踏上仕宦之途,至1882年(光绪八年)正月,以76岁高龄退休罢职,先后历事道光、咸丰、同治、光绪4朝,历任户部主事、湖南储运道、直隶清河道、顺天府尹、都察院左都御史及兵、户两部侍郎、尚书。其中户部尚书任期最长,自同治八年六月至光绪八年正月,达12年之久。在此期间曾充殿试读卷、会试正副主考官,以及文宗、穆宗二帝实录馆总裁,又曾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全权大臣,奉派与比利时、英国、俄国、美国等国签订通商条约。为维护国家利益,据理力争,不辱使命。董恂性爱读书,自幼家贫力学,为官数十年,公余手不释卷,退职留居京师时,以“还读我书”名其室。82岁,臀破不能久坐,犹坚持卧读不辍。董恂每任一职或奉一差,皆喜记其事。先后著有《随轺载笔七种》、《楚漕江程》、《江北运程》、《甘棠小志》、《荻芬书屋诗文稿》以及《手订年谱》等近百卷。其中《甘棠小志》即江都的邵伯镇志。他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为编纂这部志书花费了很多心血。

3.方濬师(1830一1889),字子严。定远人。十四岁进学校读书。1855年(咸丰五年)中举人。历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侍读、记名彻史、两广运司、直隶永定河道按察使等职。在官三十年,公暇从不间断该书。藏书达六十万卷。据《安徽文献书目》,著有《退一步斋诗集》、《文集》、《焦轩随录》、《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官录》等著作。传载《安徽通志稿·人物传》。

4.人生颂的其他汉语译文比录

人生颂(黄杲炘)

别用悲切的诗句对我唱:
“人生只是虚幻的梦一场!”
因为昏睡的灵魂已死亡,
而事物不是看来那模样。

人生多真切!它决非虚度!
一抔黄土哪里会是它归宿;
“你来自泥尘,得重归泥尘。”
这话所指的并不是灵魂。

我们命定的终点和道路,
既不是享乐,也不是悲苦;
行动吧;要让每一个明天
看我们比今天走得更远。

学艺费光阴,时日去匆忙,
任我们的心勇敢又坚强,
却依然像那蒙住的丧鼓——
敲打着哀乐走向那坟墓。

在风云世界的广阔战场,
在人生征途的野宿营帐,
别像默默的牛羊任驱赶!
要争做英雄,能征善战!

将来再美好也别空指望!
让死的过去把死的埋葬!
干吧,在活着的此刻就干!
胸内有红心,头顶有上苍!

伟人的生平向我们指出:
我们能使此生超群脱俗——
一朝逝去,时间的沙滩上
将留下我们的脚印行行。

在庄严的生活之海航行,
也许有兄弟会遭遇不幸,
会因为航船沉没而绝望——
但见那脚印,又变得顽强。

就让我们振奋,行动起来,
凭着对付任何命运的胸怀;
不断去收获,不断去追求,
学会劳动,也要学会等候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e5534010008sz.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9-28 09:23 , Processed in 0.12124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