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徐一川

[长诗] 川眼看诗录(2019.8.25更新至4:《影子(黎落)》简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2 14: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永清 发表于 2019-7-20 09:55
这首诗第一段有明显的逻辑问题。。

“一个十岁的孩子,等着看日出

您好;其实吧,她给三人连一起了,(应该加个注释;为什么连一起了)这从某种意义分析,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同的三个人,同时在做一件事(观日),,应该是这个孩子十岁来一次(观日)十八又回到那里(观日)老了怀念老地方又回来(观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15: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永清 发表于 2019-7-20 09:55
这首诗第一段有明显的逻辑问题。

“一个十岁的孩子,等着看日出

     首先特别感谢永清诗兄到访和大家一起探讨,这里我比较赞同吴一诗兄所言“诗歌逻辑不同于哲学逻辑及其他”。
    “一个十岁的孩子,等着看日出
     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正在看日出
     一位多次看日出的老人,没有年龄”

     个人拙见,这第一节诗语,作者应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他明面上虽然给出了这三幅画面,但他所要表达的显然不是简单的画面内容,而是截取了一个人一生三个阶段的历程,并以瞬间的定格凸现,“一个十岁的孩子,等着看日出”,个人认为作者所要表达的,并不是这个十岁孩子真的就等在那里看日出,也并不是说这个孩子以前有没有看过日出(这些都与主题无关),作者用了一个“等”字,意在人们的童年时代,正如黎明时分尚未升起的朝阳,这即将到来的“日出”,需要我们等待,就像是等着孩子慢慢长大一样。“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正在看日出”,与此同理,并不是说这个二十岁的青年,正在进行时地观看着日出,而是人们的青年时代,就像正在上升的太阳。言在此而意在彼。第一节的末句,“一位多次看日出的老人,没有年龄”在表达方面,或还可斟酌、商榷,但作者的思路还是清晰的,意图也明确,至于“没有年龄”,个人的理解是,我们每个人到了老去之时,元知万事皆空,哪里还有什么年龄、岁月的概念呢?心中自是放下一切,当然也就“没有年龄”了。而纵然万事皆空,但精神上的东西却是永恒的,于是作者才有了这首诗的后二节。当然,后二节的分析,自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永清诗兄或是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并做的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感谢诗兄有不同的发声,也期望大家继续交流!向永清诗兄问好。

点评

提醒一下,“老人”这个词本身包含岁月概念。选的这首“诗”,真心很烂。  发表于 2019-9-21 23:10
这第一节诗语,作者应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赞同。  发表于 2019-8-12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15: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树雁 发表于 2019-7-21 15:32
实际上唯有做事儿不容易。喜欢这样的帖子,祝福评论者

多谢袁老师到访并留墨,感谢祝福,也向您致以夏日的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2 16:1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一川 发表于 2019-7-22 15:25
首先特别感谢永清诗兄到访和大家一起探讨,这里我比较赞同吴一诗兄所言“诗歌逻辑不同于哲学逻辑及 ...

哈哈。
一川的评,是一流的。这个我对你表示赞赏。
这首诗歌文本,是不能说服我的,从炼字上还应该进行优化,补上我说的问题与漏洞。
我把这首诗归于:尚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2 22: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1,这里有个“此在”的问题,时间不统一:等着,正在,地点不统一:那山,那海。尽管诗歌可以是碎片化的呈现,但在场感还是必要的。。。2,真理属于大词。败笔之一。第二节的后两行的形容词的出现,败笔之二,第三节的中间部位的过于直露,败笔之三。

整体架构问题不大。但离“好诗”还有相当距离。个见,问候楼主与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2 23: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经不起检验的诗歌文本悬在楼顶,只怕是高处不胜寒!。。。。直接一点:与作者无关,与评者无关。友情提醒,置顶需谨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06: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一川 发表于 2019-7-22 11:50
感谢吴一诗兄到访,您所提建议很好,我会认真考虑。多谢!致夏日问候
...

真的,你对第一节的点评入木三分,让我惊讶。反方(包括车轱辘),他们不懂何谓“电影蒙太奇”,因而也就不懂何谓“诗歌蒙太奇”。文本的第一节(包括你的评论)毫无瑕疵,反而凸显了诗歌作者和诗评作者处理文本的用心、细心之处。至少,我是佩服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07:1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东永清 于 2019-7-23 07:17 编辑
缱绻 发表于 2019-7-22 22:41
永清,与你同感。一首漏洞百出的诗,经评诗者“包装”,就像给三等明星包装一样,只要登台亮相,便原形毕 ...

我依然是那句话,第二句中的“正”字,已经把所有的表现手法与技巧拖入泥淖了。

如果三句话都是代表一个人,不同年龄段,那么,前两句存在是合理的,第三句又何解?一个正发生于20岁时的画面,画中人前程如何尚且未卜,又何来老年之说?说句不好听的,万一画中人二十不寿呢?

无论如何解释,无论文本立身第几视角进行书写,这个“正”字都是不通的。
如果勉强能通,也只能将那个老龄者画面归于想像中,似乎方能自圆其说,但是,请注意,即使想像,也只能立刻使诗歌陷入悖论。也就是说,想像亦是不通的。

一个“正”字就将画面试图以年龄方式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继续呈现终结于此了。

至于文本中其它问题,其中没有年龄,金色真理,最为荒谬。

点评

有道理,正,即此在。然后其他问题就出来了。。。问候  发表于 2019-7-23 1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08: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年,应该是作者自己。  我不想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永清 发表于 2019-7-23 07:14
我依然是那句话,第二句中的“正”字,已经把所有的表现手法与技巧拖入泥淖了。

如果三句话都是代表一个 ...

永清,附议。百分百的支持!欣赏你的才,更服何的智。
文本中的正字,可解释为同字。一个人三个阶段看日出,是强词夺理的无稽之谈!至于全色的真理之说,更是荒廖至极。真理,有色彩之分吗?请问世间哪一种色是最真理的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可笑,可笑也!
别的,就不一一而论了。

点评

金色的真理。空对空。空洞的很。  发表于 2019-9-21 23: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5 13:50 , Processed in 0.13345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