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清泉

作品研讨会2016年第1期(总13期):车行天下的作品12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5 2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行天下 发表于 2016-3-25 00:26
诚恳感谢诗友意见、评论。一诗百读,真正知道用心何在的,只有自己。这首木鱼,楼上的解读与意见,我最欣 ...

呵呵,客气,点到为止,共勉,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7 00: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一帆 发表于 2016-3-25 20:18
呵呵,客气,点到为止,共勉,遥握

诗兄客气了。严格地说,贴在论坛的习作都是拿来交流的,否则,直接都拿去投稿、发表好了。而我的回复,也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文本成功与否,最终还是:我说了不算!所以,若有得罪,还请多包涵!。。。远握。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7 19: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一下,问候各路大侠

点评

呆丁老师多批——远握。春安~  发表于 2016-3-28 1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8 17: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已尽尾声。在此感谢中诗平台“免费的午餐”!感谢一众师、友的批评意见与鼓励!

    唯一遗憾的是:除了“杀鱼”之外,基本无人动刀。我想:这还不是清泉老师愿意看见的结果。也是我个人不愿意看见的结果。自去年“砍诗”开始,我个人一直在以一个会员的绵薄之力倡导合理的、和谐的批评氛围。论坛,交流的平台而已。若你不愿意有人挑刺,直接去投稿、发表好了。要知道,诗歌文本一旦发帖,你已经把“她”抛给了读者。只有版权还在。。。

      诗写在心,厚积而薄发。一首好诗必有丰富的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在背后支持。特别感谢夏萧老师关于我个人阅读面狭窄、题材陈旧、写法单一的系统意见。路漫漫兮其修远。。。

   诗歌的朝拜路上,祝福大家越走越远吧。也祝愿论坛活动越办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9 22: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美诗,感受精彩,祝福,祝贺!

点评

诗友多批——远握——  发表于 2016-3-30 1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30 21: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箫 于 2016-3-30 23:35 编辑

   其实最近我隔三差五都过来瞅瞅。看是否有人能弄出一点动静,整点争鸣的气象出来的。 结果我和车行兄一样失望了。 中诗的人都跑哪去了呢?

掐着时间也到月尾了,当然明天还有一天,但我不能保证我是否有时间写。

现代诗歌有两条脐带。车行兄的这12首诗,看起来只有一条。当然,很多人都只有一条,纯国产的。

抛开西方诗歌来学习和写作现代诗歌,实际上就是残疾的写作。虽然现代诗歌的历史很短,但凡是在这个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诗人,必定是学贯中西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抛开西方诗歌的学习来写现代诗歌,也可以写出好诗来,但要想取得一定成就恐怕局限很大。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写出部分好诗,与取得一定成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知道,还有很多人质疑我的观点,其诗观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遗老遗少,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


期初我是想就车行兄的十二首诗歌逐一点评的,可后来我发现,我如果这么干,很可能会出现同样的一句话说12遍的情况(玩笑啊)。

车行兄的这12首诗歌是纯国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既如此,其诗歌吸取了古汉语的很多优点,比如至少从形式上看,语言干净利落,相对凝练,叙述简洁,诗句都很短。例如:
  《摄氏零度》中的

“自搦战中溃退,一路往北
借一日之寒,定风波”   


看得出,语言的效率强过当下很多分行的口水。

主要有这么几点意见:

1,        写法单一,一首和另一首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

2,        很少使用意象,更谈不上意象的选择技巧。很多只是物象,例如:

《鱼说》

静水深流。沉潜
深呼吸。以鳃摄取虚无的空气
偶尔吐泡泡。波涛之下,看它们浮起
又破灭

这里面,鳃就是鳃,水就是水,泡泡就是泡泡,波涛就是波涛,只是物象而已。这会导致诗歌语言只是叙述。虽然这样的叙述很简洁。
(这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叙述和抒情的泛滥成灾恐怕是当下诗写最大的流弊 )


没有意象,诗歌很难有空间,也谈不上张力。
当然,在《木鱼》这首诗里,有一些意象使用的积极变化:“闹市中,他试着不急不缓地,轻扣一条鱼腹中空空的前世”
------------------------------------这里的鱼,就不仅仅是鱼了。产生了空间。


3,        怎么写的问题就说这些吧。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写什么?
“写什么”比“怎么写”可能更为重要。
      
车行兄的这12首诗歌写了什么呢?  除了“关闭心跳、呼吸/如某人匿于茫茫人海,不再开机”这一句里面有个“开机”,表明离我们现代生活不远以外,再看看其余的诗句,和20年前,30年前,40年前的诗歌语言及生活有何区别呢?

没有语言的新奇异。 那么从诗思来看呢,可有新鲜感,创造性呢?







点评

中西融合是好路。我也是最近才有感悟。比如胡弦的诗路。。  发表于 2016-3-31 22:06
学习了。车行的诗,我很熟悉,你说的完全切中要害。  发表于 2016-3-31 2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30 21: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箫 于 2016-3-30 23:36 编辑

限于篇幅,不用展开。我不能一个人说太多的话。
希望能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望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31 21: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好帖子!

点评

谢钱兄来读。多批——  发表于 2016-4-1 0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 00: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箫 发表于 2016-3-30 21:33
其实最近我隔三差五都过来瞅瞅。看是否有人能弄出一点动静,整点争鸣的气象出来的。 结果我和车行兄一样 ...



再次感谢夏萧老师细致的系统意见:
1:赞同“两条脐带”的说法。我个人很少涉足也不大喜欢西化的诗歌。我的观点是:诗无定式。所以对于舶来品,既不抵触,也不崇拜。个人架构的时候,更多在依赖传统的起承转合。但我也知道徐悲鸿画马技法“中西合璧”的杰出贡献。看来在这方面,的确需要大步跟进。。。

2:写作惯性导致写法单一,在所难免。我想,更多的是诗歌观念在左右。事实上,我个人并不依赖于任何理论,个人写作很多时候都在力求遵循草书章法。也可能还会坚持很久。。。

3:至于“意象”与“物象”的区别,单就《鱼说》来说,“水就是水,泡泡就是泡泡,波涛就是波涛”的说法,也许对,也许不一定对。一诗百读,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必深究其极。。。

4:在此我也说说“怎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怎么写,是技术层面或者架构层面的,此不做更深讨论。而写什么,则应该更多有关于内核的思想性。而不是关注于文本与时代是否息息相关。网络词语日新月异的今天,的确是一个机会。但一味标新立异,通俗化,口语化,我个人也不看好其前途。窃以为只要不超越阅读经验、生活经验,有可感性,我个人认为“地气”不是问题。真正的好诗歌,应该有跨越时空的普世价值,而不应该局限于一时,一事。李白的一首《静夜思》,放在今天的时空里,同样没有任何不妥处。顾城的《一代人》,如果抛开诗题(假设就以《无题》为题),单就文本“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来说,其哲思的深度,同样适合于任何时代。。。




以上回复都是一个爱好者的个人意见而已。横看成岭侧成峰,仅做交流。远握并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 18:52 , Processed in 0.09646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