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39|回复: 61

新诗教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0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3 编辑

新诗教程

绪论

记得朱光潜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相信文学到了最高境界都必定是诗,而且相信生命如果未至末日,诗也就不会至末日。”不错,自从有人类伊始,诗歌便随之诞生了。曾几何时,诗歌一度繁花似锦,诗人就像今天的歌星、影帝一样光彩夺目。直至今日,虽然诗歌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末节中的末节,但诗坛仍有各色人等活跃其中,依旧十分热闹。
然而,就算是这种热闹也只是表面上的繁华。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没有丝毫用处的,只有顾客说好,那才是真的好。同样,只有“诗人”们自己参与的诗坛,到处充斥着空虚与浮躁。那顾客们都去哪了?为什么不来买个瓜解解渴呢?原来,这些被“王婆”们叫好的瓜,有的明明是冬瓜,却非要当作西瓜来卖,有的早已腐烂不堪。这也罢了,偏偏还有的瓜生涩无味,更有的瓜苦涩难当。左一咬是口水,右一咬是苦水,上当只有一回,这样的烂摊子,怎么还能指望顾客临门呢?
所谓“冬瓜”诗,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分行的散文”。“烂瓜”则指那些肮脏、淫秽的文字。“口水瓜”梨花教有的是,便宜的很。最可恨的是“苦水瓜”,遍地都是,叫人防不胜防,一不小心腹中便装满了苦水,却又说不出口,令人难受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1 0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3 编辑

建议诗友最好全篇发帖,这样更便于大家阅读,欣赏。
另:因今日所发两贴重复,故保留一篇。握手,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情长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4 编辑

让情长版费心了。这篇文章我是边想边写的,由此带给大家的不便,还请多多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4 编辑

自从诗歌诞生以来,诗坛还从没有象今天这样,到处泛滥着如上所述的各种低级趣味的假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现在还有人把原因归罪于读者,那他一定是早早地练成了厚颜无耻功。千万不要低估人民群众的学识、智慧与修养,他们的眼睛雪亮着呢!此外,还有人把原因归罪于时代,认为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物欲横流,使人们变得空虚、浮躁,从而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变得急功近利,进而导致诗坛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话听起来还有些道理。不过,我想纠正一点:但凡写诗的人,对利益的追求应该比较淡薄。真的,不淡薄又能怎样?打算靠写诗来成就百万富翁,真是比痴人说梦还更加可笑。这一点,相信所有写诗的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而对于功名的诱惑,只怕没有哪位诗人能抵挡的住了。当然,想成名并不是一件坏事,更谈不上有什么可耻。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算不上是好士兵。不想成名的诗人,也算不上是好诗人。我这样说,大家不会反对吧?尽管诗坛那灿烂的桂冠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但闪闪的余光总归还有些耀眼,令我们这些爱做梦的诗人有些把持不住,这也是很正常的。可是,在这个异常活跃而又浮躁的时代,许许多多急于求名的“诗人”,却静不下心来学习与研究。他们不知传承,只知颠覆和破坏,一味的寻求新奇、刺激,甚至以下半身写作为能事。为了成名,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殊不知,他们这是在白白地浪费精力与才华,到头来只能是“狗咬尿泡——空欢喜。”
“冬瓜、烂瓜、口水瓜”属于非诗的行列,大家应该没有什么意见。“苦水诗”就不那么好对付了。如果你说没看懂,那你就是没学问!于是乎,人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以便从中能揣摩出一点儿什么意思出来,好证明自己不是没有见识的土包子。虽然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敢说,我读过的诗书不比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少,语文水平也不比他们差,。就智商而言,聪明绝顶万不敢当,可也从来还没有人说我是笨蛋。可为什么,为什么,我就是看不懂“苦水诗”呢?我不吃皇粮,不用看皇帝的脸色行事,我宁愿做那个说真话的小孩,——我真的看不懂!……直至有一天,当我在网上走马观花时,遇到一位苦水诗的大师,经过他口耳秘传,我终于得知了破解苦水诗的诀窍。他说:所有的题材已经被从前的诗用烂,要想独辟蹊径,写出新新人类的特色,就一定要选一个世人从未用过的角度,比如当你描写一只蟋蟀时,可以试着用蟋蟀的眼光观察世界,那么你笔下的情趣和意象一定特别新鲜、别致,因为别人从未这样写过。噢!我明白了,“苦水诗”是不能用常理来读的。“远看是条狗,近看还是狗。踢它它不动,打它它不走。——死狗!”原来苦水诗和脑筋急转弯是亲兄弟。怪不得大家都不敢承认自己看不懂,原来是怕大忽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4 编辑

其实,诗坛之所以会进入乌烟瘴气的严冬,外部环境虽然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新诗作品本身。一首写的很不好的旧诗,我们再怎样批评,却始终把它当诗来看。而现在的很多所谓“新诗”,除了分行以外一无是处,是彻头彻尾的假诗。那么,什么样的新诗才够得上是真正的诗呢?这就涉及到诗歌的定义,以及诗与散文之间的区别。这一方面,朱光潜大师在《诗与散文》(《诗论》第六章)中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他给诗歌下的定义是:诗大致为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个定律把具有音律而无文学价值的陈腐作品,以及有文学价值而不具音律的散文作品,都一律排开,只收在形式和实质两方面都不愧为诗的作品。” 说是“大致”,是因为朱光潜承认,“诗和散文两国度之中有一个很宽的叠合部分做界线,在这界线上有诗而近于散文,音律不甚明显的;也有散文而近于诗,略有音律可寻的。”
由诗歌的定义可知,诗歌与散文在实质上的差别不大,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形式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诗歌是有音律的,具有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而散文只具备一种自然的语言的节奏。古诗如此,新诗亦然。有人认为,古诗是古诗,新诗是新诗,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就好比说现代人是人,而古人类就不是人一样好笑。不错,现代人和古人类相比,在形貌、脑容量方面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怎样变,作为人的本质是不变的。同理,古诗和新诗虽然在所用的媒介,也就是语言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作为诗的一般规律却是一脉相承的。况且,现代汉语也不是天外来客,它是由古汉语脱胎、转化而成,完全可以对比加以研究。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许多古诗,读来平易可亲,像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言明白如话,就算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听得懂。难道还有人说,古诗是古诗,新诗是新诗,它们完全没有相通的可能吗?
当然,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同属汉语,它们之间实在已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新诗的音律和古诗的音律相比,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古诗的音律到底如何?新诗的音律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就是我在正文将要详细论述的。
最后,我想再补充一点:诗坛虽然正处于冰天雪地的寒冬,但已经有一缕温暖的春风拂过了。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网、汉语诗歌网等数家网站,已经举起了新诗音律的大旗,发出了对假诗的第一声呐喊。我相信,这股春风一定会越吹越劲,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4 编辑

第一章 新诗的格律

第一节 新诗的音步(上)

旧诗是有格律的,新诗也不例外。这里所说的旧诗,是汉语古典诗歌的简称,它包括有史以来直至今日所有用古汉语及其格律写就的诗歌。而所谓的新诗,则是现代汉语诗歌的简称,它是指用现代汉语及其格律写就的诗歌。至于格律,是指由节数、行数、步数、句式、字式、韵式、平仄、对称、反复及其它特殊规定所得诗的格式与规则。格律包括音律和形律。音律是指和诗歌的声音有关的格律,它体现在朗读中形律是指和诗歌的文字有关的格律,它表现在书面上。一般来说,好的音律更有助于诗歌内容的表达,而形律对于内容所能产生的影响则微乎其微,因此,诗歌的格律以音律为主,形律为辅。例如诗歌的分节分行,表面上是为了视觉上的整齐有致,实际是为了朗读时更方便地掌握好停顿的间歇时间。至于节与节之间间隔的大小,行与行之间是阅兵式的排列,还是犬牙式的交错,只要美观大方,自然可以随人所好。
在所有的格律当中,音步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音步又称音尺、节拍、顿等。所谓诗歌的音步,是指诗歌朗读时诗句中有规律的停顿。朗读中的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感情停顿。语法停顿是指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能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是正确地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前提。因此,语法停顿是朗读的基础,也是划分音步最重要的依据。感情停顿是指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而做的停顿。由于朗读者所能感受到的种种情绪不尽相同,感情停顿也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以此为据很难建立起形式化的诗歌的音步,因而不能作为音步划分的标准。当然,在音步划分的基础上再做有感情的阅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诗歌的音步的确具有一定的形式化。在旧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音步的划分是约定俗成的,有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比如,四言句为22式,五言句为23式,七言句为223式。五言句也有为221式的,七言句也有为2221式的。前者与自然的语言节奏相近,音义俱重,可称为诵读式;后者则完全是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与自然的语言节奏相去甚远,重音不重义,可称为吟唱式。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吟唱式的音步重音不重义的缺点所在。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觉\\晓”与“风雨\\声”还说的过去,“闻啼\\鸟”与“知多\\少”就有些不通了。当然,诵读式的音步也时常会产生音义不同位的缺憾。如“似梅\\花落地中将“梅花”活生生的分开,总不免令人感到别扭、难受。因此,在做诗时,能够做到音义的同位,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在旧诗中,音步的划分已为定例,那么在新诗中音步又是如何划分的呢?在东方诗风和格律体新诗网,有许多专家倾向于把音步按小顿分为一字步、二字步、三字步、四字步。其中以二字步、三字步为主,以少量的一字步和四字步为辅,同时规定,一字步只能位于句首和句尾。这样划分音步,既简单实用,又有助于视觉上的整齐划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它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诗歌主要是用来读的,而不是用来看的。音步是为了吟咏或朗读而设(当然现代人大多是用于朗读),脱离了声音的音步的划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那么,新诗的音步到底该如何划分呢?由于新诗所产生的土壤是现代汉语,它与文言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音步的划分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这种改变不是颠覆和破坏,而是继承与发展。首先,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每句的字数不是很多,7字以上已属少见,于是就形成了以2、3字为主要形式的音步。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每句的字数很容易就达到14字、15字甚至更多。句子字数增加,假如还以2字、3字为一音步划分步数,那么一句中就会有4步、5步甚至6步、7步。相同或相近的音节组成的音步堆积在一起,节奏不免单调、呆板而枯燥。其次,文言文往往省略虚词,现代汉语中虚词作为语法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而虚词本应在句中轻轻滑过,于停顿时声音应延长、提高、加重的事实相矛盾。特别是虚词中“的”的大量使用,以及4字成语的广泛运用,使得4字与5字组成的音义紧密结合的短语,在现代汉语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综上可知,以旧诗中2字、3字的分合组成的音步,已不适用于以现代汉语为土壤孕育的新诗。在新诗中,以2、3字组成的短步与4、5字组成的长步相间相重来划分诗句的音步,既可以合理安排虚词的位置,又使较长的诗句也能产生抑扬顿挫的乐感。以此为依据,便可轻松地划分新诗的音步。
以新诗诗句或诗行中大顿的次数为标准,把新诗的音步大致分为六种步数,即一步、二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一至四步较为常用,因此作较为详细的介绍;五步、六步极少遇到,故而一带而过。所谓诗句,是指除顿号以外的标点符号为标志组成的诗歌单位,可以单独为一诗行,或者数个诗句组成一行。当诗行与诗句重叠时,诗行的音步等同于诗句的音步;当诗行大于诗句,也就是说,诗行中有两个以上的诗句时,先以每个诗句为单位划分音步,最后把各个诗句的音步加起来就是整个诗行的音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4 编辑

一步
1字:啊。唉。
2字:清新,\\欢畅。
3字:亲爱的,\\我爱你。
文中所举实例,除非特别标明,都在我自己的诗中选取。这样做的结果,是方便了自己,麻烦了读者,敬请谅解。
“\”表示较短的停顿,称小顿“\\”表示较长的停顿,称大顿。除顿号外,其它在诗行内的标点符号均相当于“\\”,而顿号则相当于“\”。行末的停顿称行顿,以短横线“-”表示;节末的停顿称节顿,以双横线“=”表示。它们的停顿时间顺次增加。只要在音步结束的地方有相应的形式化的停顿,且间歇的比例大致不差,至于停顿的具体时间,则可以根据感情的需要自由调整。

4字:花儿\绽放,\\鸟儿\低语。
花儿绽放中“儿”属于儿化音,读轻声,相当于较短的停顿,等同于“\”。也可以读为“花儿\绽放,在“儿”后稍作停顿。“鸟儿低语”同理。
5字:纯洁的少女,\\受伤的灵魂。
     
三百亩\琼田,\\十万朵\莲花


纯洁的少女中“的”字读轻声,同上,相当于“\”。也可以读为“纯洁的\少女”,在“的”后稍作停顿。“受伤的灵魂”同理。

当4字或5字音步单独成句,但不单独成行时,则读为一步。
6字:小素手\把你摘,\\柔发上\把你戴。(肌肉诗人《小草花,孤零零的小草花》)

当6字音步单独成句,但不单独成行时,也读为一步。

二步
4字: 车流\\似水,
大厦\\如林。

5字: 浮云\\舒而卷,
野草\\枯又荣。


当4字或5字音步单独成句,同时又单独成行时,如果句中没有读轻声的字,应分读为二步。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6字:雾笼\\远村\近树。

可\\算得上\痴情。
     
亲爱的,\\我爱你。
当4字与5字音步不单独成句,而是在诗句中作为一组短语存在时,无论是否有轻声字,都为一步。如“远村\近树”。

此外,“可 \\算得上\痴情也可以读为“可\算得上\\痴情”。但从旧诗中五言句2\\3与七言句2\\2\\3音步的划分可以看出,末步的音节总是稍长一些,这既符合语言先抑后扬的习惯,也避免了头重脚轻的弊端。因此,在新诗中,末步为4字或5字音步应该更加符合语言的自然的节奏。
7字:乱木\\如云的坟场。
      
远去了\\咚咚\爆竹。
      
父母\言行\\要思量。
8字:我们\终日\\奔波\劳碌。
      
呼叫着\\冰谷的群狼。
9字:美妙的自然\\摇手\相召。
      
这是\爱情\\创造的奇迹。
10字:诗人的魂灵\\却穿云\破雾。
11字:黯淡了、\黯淡了\\明亮的双眼。

三步
10字: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息。
11字:黎明\\雾笼的原野\\恬静\安详。
12字:惶悚的尖声\\划破\\酷暑的沉寂。
13字:微弱的萤光\\借疾风\\向深空\飘逸。

四步
12字:透过\\薄薄\茧壳\\光明\\缓缓\积涨。
13字:纹裂的\\青檀\古木\\充塞\\谁的胸腔。
      
兰花,\\兰花,\\身已\憔悴\\却痴情\不改。
14字:清空\\孤寂的明月\\漫溢\\空灵的柔光。
      
飘飘\\浮过\花丛,\\百合\不禁\\目瞠\神凝。
五步
14字:冲破,\\冲破,\\冲破\束缚,\\沐浴\\新生\柔光。
六步
19字:但我\\不能\流连,\\我将\\飞舞\不已,\\向更远\\更深\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4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4 编辑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4 编辑

此文不少观点存在较大的偏颇,期待作者多研习之。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4 编辑

第二节 新诗的音步(下)

   
综合以上对新诗诗句音步的划分,可以得出,每一音步有1至6字不等。为了分析与讲解的便利,我把1-3字的音步称为短步4-6字的音步称为长步。其中,2、3字的短步是音步划分的基础。1字短步通常位于长步的开头。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6字长步。有关6字长步,同4字长步和5字长步一样,都是由两个不可再分的短步组成。但除了上例“黯淡了、\黯淡了\\明亮的双眼黯淡了、\黯淡了一种,6字长步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黎明\\薄雾中的\原野\\恬静\安详中“薄雾中的\原野。其中,“薄雾中的”是一个结合非常紧密的短语,中间也不能再分。这种由不可分的4字长步和字短步组成的字长步,是一种拗步。这也是一种令当今许多理论专家和诗人颇为头疼的音步。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可为难的:对于这种诘屈聱牙的音步,能不用则尽量不用!(我已经把带有拗步的诗句改为“黎明\\雾笼的原野\\恬静\安详,大家可以前后对比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与优劣。)
   
由于6字拗步应尽量避免,因而下面所谓的短步(简称短)与长步(简称长)中不包括这一种。此外,1字短步通常只用于句首,或是长步的前头,其它位置是不容出现的。
   
由此可知,在一步句中,只有短步与长步之分,无所谓句式。所谓句式,是指由长短步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诗句的形式。
   
在二步句中,共有四种句式,即短\\短,短\\长,长\\短,长\\长。短\\短式的字式有2\\2、2\\3、3\\2、3\\3。(字式,即指句式中字数的变化方式。)短\\长式的字式有1\\4、1\\5、1\\6、2\\4、2\\5、2\\6、3\\4、3\\5、3\\6。长\\短式的字式有4\\3、5\\3、6\\3、4\\2、5\\2、6\\2。长\\长式的字式则包括4\\4、4\\5、4\\6、5\\4、5\\5、5\\6、6\\4、6\\5、6\\6。由于受旧诗音步的影响,民歌体的新诗喜好用长\\短式的句式。如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中的诗句:

山丹丹\花开\\红佼佼,

香香\人才\\长得好。
一对\大眼\\水汪汪,
就像那\露水珠\\在草上淌。


三步句的句式常见的有短\\长\\长、长\\短\\长、长\\长\\长、短\\长\\短、长\\长\\短等。其中,我最常用的是前两种,它们常见的字式有2\\4\\4、3\\4\\4、3\\5\\4、2\\4\\5、3\\4\\5、2\\5\\5、3\\5\\5、4\\3\\4、5\\3\\4、4\\2\\5、5\\3\\5等。同样,在民歌体新诗中,短\\长\\短、长\\长\\短这两种句式比较常用。还是在《王贵与李香香》中举例:

王贵\\早把\香香\\看重了。
为啥\要跟我\\这个\揽工的\\受可怜。


四步句的句式虽然最为繁杂,包括短\\长\\短\\长、短\\短\\长\\长、短\\长\\长\\长等,但我最常用的却只有短\\长\\短\\长一种,它的字式变化更为繁复,常用的有3\\4\\2\\4、3\\5\\2\\4、2\\4\\3\\4、2\\5\\3\\4、2\\5\\2\\5、3\\4\\2\\5、3\\5\\2\\5、3\\4\\3\\5等。
   
通过以上对新诗诗句与诗行音步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诗的步数比旧诗更多,句式的变化比旧诗更丰富、复杂,而且每种句式的字式也不是固定的,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这些,就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音步的定义可知,音步是指“诗歌朗读时诗句中有规律的停顿”。因此,只要能体现出“有规律的停顿”,都可以作为音步划分的标准。以旧诗中七言句音步的划分为例,有的人读为4\\3式,有的人读为2\\2\\3式,还有的人读为2\\2\\2\\1式,这取决于个人的习惯和爱好,很难也没有必要做硬性的规定。同理,新诗中音步的划分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上文主要论述的只是我自己常用的一种。主要有两个特点:一、尾步必须为4至6字的长步;二、1至3字的短步与4至6字的长步相间排列。以“美妙的自然摇手相招为例,我的习惯读法是“美妙的\自然\\摇手\相招,有的人喜欢读为“美妙的自然\\摇手\\相招”,还有人习惯读为“美妙的\\自然\\摇手\\相招,这几种读法很难说绝对的孰优孰劣。但在较长的诗句中,如“清空孤寂的明月漫溢空灵的柔光,我认为读为“清空\\孤寂的明月\\漫溢\\空灵的柔光要比读为“清空\\孤寂的\\明月\\漫溢\\空灵的\\柔光更加符合人体呼吸的节奏,更能体现语法的自然停顿,因而也更加抑扬有致。但无论哪种划分的方法,在具体应用的时候,下列三点是需要特别注意与遵守的:其一,音步的划分最好以2、3字的短步和4、5字的长步为主,1字短步位于长步的前面,并尽量避免拗步的使用;其二,全诗中,音步划分的方式前后应一致,这样才能体现出铿锵有致的节奏;其三、同一音组最好是同一义组,确实不能做到同位,意义的停顿就要服从声音的停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22 10:24 , Processed in 0.09476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