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沉吟至今

新诗教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9:54 编辑

第三节 押韵与平仄

    音步是新诗格律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同时决定着句式与字式。此外,还有节数、行数、韵式、平仄、对称、反复等其它格式与规则,它们共同组成新诗的格律。
   
闻一多称格律为“镣铐”。那么,诗歌为什么一定要“带着镣铐跳舞呢”?这是因为,内容的表达不仅仅依靠语言的意义,语言的声音也是表情达意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诗歌的格律不只是为了同散文区分开来,更重要的,诗歌还要借助这些格律,得以形成音乐化的声音,更好的为内容服务。而且,就音乐本身而言,也是一种能产生浓重美感的艺术。也就是说,诗歌的格律就是为诗歌语言的音乐化服务的。
   
众所周知,音乐的本质在于节奏与和谐。诗歌的音乐化就是要在诗歌的语言上体现音乐的这两个特点。所谓节奏,广义上来说,就是相同与相异事物之间有规律的错综排列。所谓和谐,即指配合得当,使身心感到轻松愉悦。在汉语诗歌中,节奏主要体现在音步、押韵、平仄、对称及反复五个方面。

有关音步,读者可参阅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押韵是中国诗歌的又一项主要特征。汉语的古典诗歌向来以用韵为常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诗“轻重不分明,音节易散漫,必须借韵的回声来点明、呼应和贯串”。(朱光潜《诗论》)。有规律的押韵不仅能形成一定的节奏,更有助于增进诗歌的和谐。试想,如果没有韵脚将全诗凝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一盘散沙,读起来多么拗口,感觉又多么失落!
   
押韵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连韵aaaa,随韵aabb,交韵abab,抱韵abba等。由连韵可以演化出隔韵,常见的有aaba与baca,这也是中国诗歌最常见的两种韵式。

旧诗押韵最大的毛病在于拘泥韵书,不能顾及文字的发音会随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变化,以至于失去了用韵的原意。现当代有许多人呼吁写旧诗用新韵,这个想法很好,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至于新诗韵部的划分,当今流行的有十三辙和《中华新韵》。但现实是,目前写新诗的诗人很少有读韵书的,大多只靠普通话听觉的和谐与否作为押韵的标准。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有些韵部的应用就和上述两种韵书不相一致。我个人认为,十三辙韵部的划分较为合理,与实际的应用联系也更为密切。如下所示:
1、 发花a、ua、ia。
2、 梭波e、o、uo。
3、 乜斜ie、üe。

4、 一七i、ü。
5、 姑苏u。

6、 怀来ai。
7、 灰堆ei、ui。

8、 遥条ao。

9、 由求ou、iu。

10、言前an。

11、人辰en、in、ün。
12、江阳ang。
13、中东eng、ing、ong。

   
关于第四韵部“一七”,我有不同的意见。当i分别和zh、ch、sh、r以及z、c、s相拼时,它们之间的音色有很大的不同,不适宜通押。而当i与其它声母相拼时,音色的变化就更加明显。因此,我主张把第四韵部另分为三部,即衣鱼i、ü,支吃(与zh、ch、sh、r相拼),资思(与z、c、s相拼)。


   
平仄相间,是构成中国诗歌音乐性的又一要素。全平全仄的诗句也有节奏,它的节奏体现在音步上。然而,这样的诗句读起来不免拗口。因此,平仄相间对于诗句的和谐而言更为重要。在律诗与词曲中,平仄的安排已成为一种模式。譬如,对于五言律诗平仄的规定,就有以下四种格式:
   
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是以“平平仄仄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种是以“平平平仄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以“仄仄仄平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种模式固然极富音乐性,但却使得我们在遣词造句时顾虑重重,不能左右逢源,对于诗意的表达是一种较大的束缚。其实,全平全仄的诗句十分罕见。我们随便说一句话,或者写一句诗,其间总是有平有仄,偶尔有拗口之处,这才正是需要我们斟酌词句的地方。因此,我不赞成在新诗中刻意规定繁缛的平仄格式,事实上,这种硬性的规则也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对称、反复及其它

旧诗中常用对仗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在五、七言律诗中,就规定第三四行与五六行分别对仗。对仗和对偶不完全相同。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词性相同或相似的一对句子,表达两个相关或相反内容的一种修辞方式。对仗比对偶要求的更为严格,不但字数、结构、词性相同,而且还要求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对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则属于对仗。
这里我要讲的对称,与旧诗中的对偶相类似,可以理解为对偶原则较宽泛的运用。它不仅应用在诗行以内及相邻两个诗行之间,多组诗行甚至诗节之间也能见到它的踪迹。
   
诗行以内的对称,通常是2字至5字音步的并列,不但字式相同,相对应的词的属性也大致相同,属于较严格的对称。如:


清新,欢畅。
蚂蚱跳,蟋蟀叫。
忽远忽近,忽逝忽扬。
纯洁的少女,受伤的灵魂。

   
相邻两个诗行之间的对称,通常为二步至四步诗行的并列,不但句式与字式一致,词的属性也相对应,属于严对。
灯笼高高挂,
爆竹咚咚响。
暴雪逼迫的黄昏,
梦幻畏惧的时辰。
朝露洗净鲜花的灰尘,
晨光滋养路草的伤痕。
暮霭轻笼的荷叶凌波微荡,
露珠洗浴的白莲含羞绽放。
疏枝蜷缩的灰鸟做着啁啾的怨声,
落叶隐没的精灵发出凄厉的哀鸣。

   
多组诗行之间的对称,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即短长句组,长短句组,等长句组。其中,除了句式与字式一致外,可以忽略相对称的词的属性,属于较宽松的对称。如:
驻足,驻足,
薄雾轻笼的寒林歌声仿佛。
清新,欢畅,
是谁在把执着的怀抱倾吐?
群鸟的欢唱传自何方?
忽远忽近,忽逝忽扬。
迷雾萦绕的冬之田园,
多么美丽,多么神往。
三百夜的相思,
可算得上痴情?
三百年的相恋,
可够得上忠贞?

   
诗节之间的对称,只要行数一致,句式与字式相同,词的属性不必太严,也属于宽对。如拙作《城市调》:
今日阳光明媚,
城市高楼如苇。
即令阴云四结,
那又如何?
今日秋风清爽,
城市喧声如浪。
即便落叶萧瑟,
那又如何?

今日心情愉快,
城市好景如海。
即使忧闷不乐,
那又如何?

   
新诗中对称原则的应用,不仅可以突出被描写的事物,更强烈的抒发感情,而且还可以丰富诗句的形式,使得奇句与偶句相间,做到于变化中求整齐,整齐中蕴变化。甚至大而化之,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形成一种诗节间的特定的节奏。新诗中的对称手法有如此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之呢?


   
所谓反复,是指相同词句的重叠或呼应。行内与邻行的反复称重叠,诗行与诗节间的反复称呼应。一般来说,相呼应的词语在诗行中所处的位置前后应一致。行内的重叠如:
驻足,驻足。

   
邻行的重叠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爱上层楼”与“欲说还休”: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如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诗行间的呼应如拙作《爱你》中的“爱你,只爱你”:
亲爱的,我爱你!
爱你,只爱你!
不眠的夜,我思念你!
花蕊浸在蜜里,
蜂儿来蹂躏,
我忍受着痛苦的甜蜜!
爱你,只爱你!
什么都不能代替!
无论何种变故,
我绝不会把你抛弃!
我们相爱,没有浪漫;
我们的爱情忠贞相鉴,
以温柔相伴!

   
诗节间的呼应如所举前例中的“愁滋味”,以及《城市调》中的“那又如何”。反复的使用,不但有强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前呼后应、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进而将诗行甚至诗节之间前后贯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免涣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分节与分行,实属格律中的末节。它们对声音的影响不大,主要的作用还是方便视觉上的阅读。分节表示一组意思的结束,和散文的分段类似。分行不但表示一个意思的结束,同时还表明声音更大的停顿,因此,为了方便阅读,分行大多选在除顿号外其它标点符号的标注处。同时,分行还要顾及整首诗歌视觉上的美感,长而窄,扁而宽,或者参差无序,都是不可取的。有人为了使诗歌的书面形式和内容相映衬,故意用文字摆出一定的图案,我们自然也无可厚非。但一味的玩弄图案游戏而忽略内容的做法,则是不可取的。现当代的许多诗人,经常会有将一个结合非常紧密的短语分裂成行的做法,这样不但和声音的自然的停顿相冲突,也说不上多么的美观好看,我实在看不出这样做的好处。当然,在声音自然的停顿处分行,就无伤大雅了,如肌肉诗人《小草花,孤零零的小草花》中的两行:



可是那些高傲的花儿,不愿
与你为伴,离你远远地开。

其中为了顾及诗行排列的整齐,把“与你为伴”转到下一行中,由于是声音的自然的转折,因此感觉不到有任何的不妥。


   
至于标点符号,特别是感叹号、问号、省略号,它们各有不同的作用,对于情感的表达不无裨益。当然,有些节奏舒缓的诗歌,只用逗号和句号就可以完成了的,也可以把标点符号省略。而有些诗人,仅仅是为了追求视觉上的整洁美观,而完全舍弃标点的使用,我认为这就有点儿得不偿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7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朱光潜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相信文学到了最高境界都必定是诗,而且相信生命如果未至末日,诗也就不会至末日。”
应该引起重视和关注的论文!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亦然 的帖子

问好亦然版主,谢谢您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新诗的分类

从题材上来分,无论是旧诗还是新诗,都可以归并到一起,如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咏史诗等。从形式上来看,旧诗、新诗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类别,但都可以用如下十条标准来划分:
一,全诗分为几节(词曲中称阙);
二,每节分为几行;
三,每行分为几步;
四,每步的句式如何;
五,每个句式的字式如何;
六,是否押韵及韵式如何;
七,平仄有否规定;
八,是否对仗或对称;
九,有无反复;
十,其它特殊规定。(如词有词牌)

   
旧诗按照上述标准可分为古体诗、律诗、绝句、词曲等。譬如,对于五言律诗的规定,就是由以下几条格律组成的:


1
、全诗仅一节;
2
、一节分八行;
3
、每行有五字;
4
、第三四行与五六行分别对仗;
5
、规定平仄,有四种基本格式;
6
、第二、四、六、八行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限平声韵。

   
其它如七言律诗、绝句、词曲等所包括的格律,与五言律诗的大同小异,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至于古体诗,格律的规定要更宽泛一些。还有一些远古诗歌,虽然所使用的格律与律绝词曲相比大不相同,但同样佳作频出,如《诗经》中的《无衣》、《硕鼠》、《伐檀》、《蒹葭》等等,我把这种诗称为“叠沓诗”。它们除了押韵之外,对于诗节、行数、字数、对仗、平仄等并无规定,只是增加了对称与反复这两种表现手法。这里说的对称,是指诗节间的对称,即指每节的行数相当,每行的字数一致,节与节间的韵式相同。反复,也是指诗节间有规律的呼应。以《无衣》为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全诗分三节,节与节间的对称体现为每节都分5行,每行都有4字。由于古今读音不同,这首诗的韵脚如何,如今已不得而知。诗中反复的词句包括“岂曰无衣?与子##。王于兴师,修我##。与子##!”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格律之外,还有楚辞中“兮”的运用。但由于它仅仅局限在楚辞之中,后来应用的极少,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由此可知,格律一旦离开了原来的语言环境,又不能与新的语言环境相融合,就会自行灭亡。
   
那么,怎样的格律才能称得上与当时的语言环境恰相匹配呢?我认为,只要这种格律有利于增强语言的音乐性,那么,它就是一种成功的格律。音步、押韵、平仄、对称(对仗)、反复等对于诗歌的音乐性而言都十分有力,因而它们被广泛应用到诗歌(包括新诗)的创作当中。对于平仄而言,在律诗和绝句产生之前,人们很少注意,但诗人们同样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可见平仄这种格律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汉语古典诗歌如果没有对仗(对称)或反复这两种格律,那么至少还要有音步和押韵。所以,音步和押韵是体现汉语古典诗歌音乐性最基本的手段,其次是对称(对仗)、反复,最后才是平仄。仅仅分行而无其它任何格律的“自由诗”,不过是分行的散文。当然,有些押韵的新诗,既没有有规律的音步,也没有对称与反复的手法,我们虽然不能称之为散文,但至少是有散文倾向的韵文。 其实,并非是诗就一定押韵。除了外国诗有不押韵的之外,就是某些新诗也可以不押韵,而很难将它称之为散文。如下面这首《春之邀》(琴棋书画):
春天的泥土\\在冬天残叶中,
逐渐酝酿\\成熟芬芳;
来吧!\\来吧!\\朋友们!
让我们\\一起播种:
播种\\美丽的希望,
播种\\远大的理想,
让希望和理想\\在泥土中,
生根\\发芽。
春天的歌声\\在欢笑中,
响遏行云,\\声动梁尘;
来吧!\\来吧!\\朋友们!
让我们\\一起耕耘:
耕耘\\欣欣的期盼,
耕耘\\无私的奉献,
让期盼和奉献\\在风中,
含苞\\待放。
春天的舞姿\\在霓裳曲中,
步如莲花旋,\\轻盈如燕飞;
来吧!\\来吧!\\朋友们!
让我们\\一起收获:
收获\\敬佩的坚强,
收获\\喜悦的成功,
让坚强和成功\\在艳阳中,
硕果\\累累。

   
这首诗虽然不押韵(即便有几个不规律的韵脚,那也不是作者有意为之),但仍有强烈的节奏可循,所依据的在于诗中有大体一致的音步,并且还运用了反复与对称(诗节间)的手法,散文是绝不可能这样写的。由此可知,诗歌如果不要求押韵,那么就一定要在音步之外,再加上反复、对称等以形成有规律的节奏,从而体现出诗歌的音乐性。其中,音步是一切汉语诗歌格律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一种新诗诗体的诞生,它所能拥有的格律不外乎以上十种。至于是先规定诗律,而后再创作品,还是先有一定数量的诗作,然后再总结诗律,倒不好做强制的规定。只要这种诗体富于音乐性,能够得到大众的支持和喜爱,并且佳作频出,便是它存在的最好理由。其实,一种好的诗体,绝不是凭想当然就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总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修补与完善,历经洗礼与磨练,才最终成型。

诗坛上习惯把新诗分为格律诗、半格律诗与自由诗三种。从字面意义上看,好像只有格律诗、半格律诗有格律,而自由诗则毫无格律可言。事实果真如此吗?既然是诗,那就一定有区别于散文的地方,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格律存在。即使被人们称为“分行的散文”的诗,至少也还具有分行的形式,以企图同散文区分开来。所以说,格律诗、半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都是诗,只不过所要求的格律的严谨与多寡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当代诗坛,已产生并正在应用的诗体不少,但成熟的不是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叠沓诗。包括二叠体、三叠体、四叠体、五叠体等。其特点如下:

   
全诗分二至五节不等,每节的行数、步数、句式、字式均不限。但节与节之间,每节的行数相对应,每行的步数、句式与字式(字数)相对应。若步数有不对应处,可视为拗体;否则,则称为正体。

运用诗节间对称、反复的修辞手法,达到前呼后应、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

押韵,方式自由。

二叠体如闻一多的《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全诗的上下两节,每行的字数看似整齐,内部的节奏实则有些紊乱。第一节第三、四行为二步长\\长式,第二节第三、四行为三步短\\长\\短式,其间步数不能对应。因而,这首诗只能称为二叠拗体诗。
每节的最后三行为反复行:“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三叠体如拙作《诗人的秋夜》:
不见那\\凄清的明月,
挂在\\梧桐\枝杪?
深蓝\\色的夜幕,
仿佛\\更觉\杳渺。
不闻那\\飘零的落叶,
唱着\\神秘\哀歌?
古铜\\色的疏枝,
仿佛\\更显\空落。
不觉那\\诗人的秋夜,
幻作\\明眸\瘦影。
暗褐\\色的深潭,
仿佛\\更感\幽静。
全诗不但每行的步数、句式相对应,字式也相同,是典型的三叠正体诗。但每节第三行的音步与自然的停顿相悖,是一弊病。诗中没有反复的诗行,只有反复的字词,如“不、色、仿佛、更”。
四叠体如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


全诗节与节之间每行的步数、句式与字数均相同,故而为四叠正体诗。每节的最后一行为反复行。
五叠诗如朱湘的《采莲曲》:
小船啊\\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妖娆。
日落,
微波,
金线\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步紧,
步轻,
浆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在\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犹疑。
波沉,
波生,
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柳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莲,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里\\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融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全诗节与节之间每行的步数相对应,句式只有每节的第七行略有不同,但字数相同,也为五叠正体诗。“呀”、“着歌声(歌音)”为反复的字词。这首看似完美的新诗之所以会有句式相悖的不完美之处,大概就在于诗人受旧诗的熏陶过深所致。
   
其中,我没有把“散文诗”列入新诗的范畴。理由是:诗歌与散文在形式上的本质区别,在于诗歌是有音律的。换句话说,诗歌应有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而传统的“散文诗”却完全不具备这个条件。虽然它诗意十足,但是因为缺少了诗歌的形式,所以,我认为把它称作“诗散文”似乎更加贴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新诗的语言


第一节 诗歌语言的特点

谈起诗歌,人们常常会被它简练含蓄、击节吟咏的语言所吸引。那么,诗人怎样才能使诗歌的语言达到这种胜境呢?诗歌的语言同我们日常所用的口语有什么区别吗?和散文相比,诗歌的语言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我认为,诗歌的语言和我们日常所用的口语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语言的两大功能无非就是思维与交际,而且语言还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诗歌中的语言自然也不能例外。如果诗歌的语言一定要独辟蹊径,和我们常用的口语背道而驰,自我欣赏还可以,一定要发表出来,那就很难被他人理解并接受。
由于我们说话时思想往往芜杂散漫,说出的话并不是很有条理,而诗歌的语言要求简练妥帖,相对来说,诗歌的语言和口语差别较大,与书面语较为接近。特别是散文,它与诗歌同属抒情写景的文学体裁,二者之间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它们所用的语言的风格也就十分接近。
事实上,如果仔细区分诗歌和散文所用的语言,我们发现,它们之间确实还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其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语音而非语义。诗歌的语言尽量朝着音乐化的方向发展,有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而散文的语言则娓娓道来,始终保持着自然的语言的节奏。这些,我在第一章已作过较详细的论述。语义上的区别,仅仅在于诗歌的语言比散文的更加简练、含蓄一些。
诗歌语言的简练包括简约与凝练。所谓简约,是指在不影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把那些可有可无的字词去掉。汉语古典诗词的语言十分简约,就在于做了许多省略的功夫。下面,我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为例:

平明(我)寻白羽,(白羽)没在石棱中。
迟日(映照)江山丽,春风(吹拂)花草香。
若)东风不与周郎便,(则)铜雀春深(将)锁二乔。

所谓凝练,是指用尽可能少的词句,来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如:

(我远离我的)故国三千里,(幽居在)深宫(长达)二十年。
(我在)楼船(中观看)夜雪(漫舞)瓜洲渡,(我在)铁马(上迎着)秋风(遥望)大散关。

这些诗句中虽然只有名词的罗列,但我们略加思索,就能读出它们的句外之意。
新诗的语言也同样能够做到简练,如朱湘的《采莲曲》,现以前四行为例:


小船啊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妖娆。



同样的题材,也许有的诗人会这样写:


      
一只小船啊在水里轻飘,
岸边杨柳呀风里颠摇,
片片荷叶呀如那翠盖,
朵朵荷花呀人样妖娆。


“小船啊在水里轻飘”,“在水里”这三个字纯属多余。小船不在水里飘,难道还能飞上天去?“岸边杨柳”,“岸边”的说明也无必要。前面已经写了小船,那这杨柳自然就是长在岸边的。其实,与其说这是一个语言运用的问题,还不如说这主要取决于作者本身的情思。作者情思凝练,行文自然凝练;作者情思拖沓,行文自然拖沓。这就要求作者在动笔之前,一定要凝神属意,明确主题,梳理题材,以及写成后要不惮删改,切不可驰心旁骛,自由散漫。
对比之下,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秘密:好的诗歌总是爱用表现力强的名词,其次是动词和形容词,那些可有可无的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总是毫不留情的一概删去。旧诗如此,新诗也不能例外,当然,必须要以不影响内容的表达为前提。这大概就是诗歌和散文在语言的语义方面最大的区别。
所谓诗歌语言的含蓄,是指诗人的情趣含而不露,耐人寻味。说到底,这问题也不在语言本身,而是不同的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直抒胸臆的作品容易流于直白、浅露,以意象来传达,就容易写得含蓄、委婉。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后两句写主人公的怨愤之情。诗人不是直接说出,而是以寒鸦的丑陋和玉颜的美丽相映照,以寒鸦犹能飞过昭阳殿沐浴日影(暗喻君恩),而自己只能独居深宫相对比,十分含蓄的表达出内心的幽怨。又如我自己的一首拙作《蜀汉有感》:

龟裂的大地插满焦枯的新禾,
脱缰的洪水激荡浊黄的浪波。
梦中我拥有呼风唤雨的神力,
指引浊流去滋润大地的干渴。

对于受灾的人民,我的心中虽然充溢着同情与关切,但我并没有直接说出,而完全是在对灾情的描述和梦中的动作中体现出来。
同散文的语言一样,诗歌的语言也讲究准确、妥帖。所谓诗歌语言的妥帖,是指诗人把想要表现的情趣和意象,能够准确的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传达出来。其实不仅仅是诗歌和散文,凡是运用语言的地方,无不要求语言的妥帖。这本来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为什么我一定还要强调诗歌语言的妥帖呢?并不是诗歌对语言妥帖的要求比散文、小说等更高,而是有人错误的认为:诗歌的语言是一种有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语言,因此可以不顾及语言的习惯用法和语法规范,生造硬用,甚至任意的破坏和创新,从而在诗歌语言的运用上做出了许多荒谬、滑稽的举动。
我在网上看过这样一首诗《只有关注你一切的眼神》(张勤),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


冷的时候
借一副安宁的胸怀



对方这样解释:“冷”是广意的,所以我只用这一个字表达,“思念、寂寞、烦躁、不顺心等”都含其中。而“安宁”则是家、港湾。
在语言的应用中,词义往往会从原义出发,滋生出另外一种含义出来。这种新产生的词义分为两种:引申义和比喻义。如“冷”的本意是指“温度低”,从这个意义出发移用到“冷落”、“冷清”一类语境中去,就有了“寂寞、不热闹”的引申义。作者认为“冷”含有“思念、寂寞、烦躁、不顺心”等意义,纯属个人十分牵强的体验,于大众习惯性的理解相去甚远,自然会给人以莫名其妙的的感觉。同理,“港湾”常被比喻为“家”,在特定的语境中,“港湾”或“家”引申为“安宁”的意思也还说得过去,但若说“安宁”就是指“家”或“港湾”,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比喻义的特点是以物比物、以此喻彼的,大多使用名词。而“安宁”作为形容词,怎么能被比喻成“家”或“港湾”呢?类似这样生造硬用的例子,当代新诗数不胜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须知,词语的应用是约定俗成的,有一定的习惯性。我们应该尊重词语的应用习惯,方能达到使用语言的目的。这也是达到语言妥帖的最有效、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不是作者故意为之,那就是他对语言文字的修养还不够,多学多练是一剂良药。至于对语法规范的颠覆和破坏,这是当代许多新诗的又一大弊病。这样的病句在网上俯拾皆是,根本不用我再举例说明。其危害我也不必多说,这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9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好!继续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22 03:57 , Processed in 0.10497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