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冬箫

『中诗诗歌诊所』11月-12月主持人:冬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4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也发首让老师把把脉

雪藏——都灵裹尸布

大雪。盈尺。读书兼作此诗
                     ----菩提

大气中的精灵 枯萎的水
绝望的亡人
他的队伍漫长无尽
巨大的恐怖覆盖深黑的土国
断头人再次催生自己的头颅
亿万次断头
秋天把勾魂的锁链悬挂
落叶结成幽晦的死斑
使随后的冬天带有
更多沉默的气息
孤独的死神
无数的冰冷和瘟疫绣满他的衣袍
素面的裹尸者
陈腐的躯壳里蠢蠢欲动
它想复辟的是终将埋葬的
而埋葬的将永生

注释:都灵耶稣裹尸布(Shroud of Lirey-Chambery-Turin)是人类史上被最仔细研究的一件物件。相传耶苏被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被钉死于十字架上,死后三日又复活过来,剩下曾经包裹著他的尸体的裹尸布。裹尸布一直被教徒视为神迹,是对耶稣存在的其中一大证明,梵蒂冈亦早已认定裹尸布是神迹。三尺乘十四尺的裹尸布上,可以见到耶稣的轮廓,仔细得连嘴唇也清晰可见,但是整幅亚麻布都没有包括耳朵、肩膀在内的侧面轮廓,他的身躯、面颊、手臂和手指都比正常的幼长,而左手前臂则较右手长。裹尸布的影像只是表面的颜色改变,而没有渗入布中,所以亚麻布的背面并没有耶稣的图像,奇怪的是以摄影底片形式显示的容貌却是异常清晰,并且拥有三维立体图像(经过电脑修补)。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耶稣死於公元36年,但至1356年才有详细关於裹□布的历史文献记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刺桐飞花 于 2009-12-18 15:29:00 发表
◎《水又漫了上来》

                 诗/刺桐飞花

水又漫了上来,没有节制——
它首先漫过奶奶的童谣
漫过小学同桌划下的三八线
漫过大学里喧嚣的青春
再漫过毕业后暗藏的泪水
三十年了,它漫过我成长的整个腰际
漫过每一座山,每一株草
它还漫过父亲低沉的呼吸


这是一首呈现着生命轨迹的诗歌,又复沓的“漫”组成了诗歌的生命旅程。特别是后面的漫,有着语言之外的涵义,赞赏!
想要说的其实也是刚才没有赞许的,前面的纪实性叙述显得有些随意,感觉不到生命的刻痕,也就是说少了些“非记录不可”的事件。当然,作为作者安排象征着生命年轮的刻印是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只是缺少了典型性。

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兄弟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箫兄辛苦,有机会再聚。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09-12-24 19:07:00 发表
偶也发首让老师把把脉

雪藏——都灵裹尸布

大雪。盈尺。读书兼作此诗
                     ----菩提

大气中的精灵 枯萎的水
绝望的亡人
他的队伍漫长无尽
巨大的恐怖覆盖深黑的土国
断头人再次催生自己的头颅
亿万次断头
秋天把勾魂的锁链悬挂
落叶结成幽晦的死斑
使随后的冬天带有
更多沉默的气息
孤独的死神
无数的冰冷和瘟疫绣满他的衣袍


这首诗用较多沉重的语词构成了较为厚重的“场”。诗歌的构架在一定程度上是情感的构架,全诗用情感的诠释来完成诗歌的表述。
如果能在语词上少用些力,而更注重些内在的挖掘,此诗对人的感染力度会大大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8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学习。问好冬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coffee 辛苦,细致的箫兄。
:) 要细细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生梁宁恭请前辈斧正




深圳实验学校初一(1)班  梁宁

叶,随着点风一掠而落
慢慢地,悠悠地
走着不回头的路

花,在短暂的炎夏里
转瞬即逝
在这深秋
无息而败

这一刻
一切沉寂
只留下死时随风狂
激起终结的乐曲

它们
将死者
回归大地

秋啊
死刑的仪式
让一切无辜
死在你温柔的刀下

你如此冷酷
如此无情
你忘却春天生灵的清秀
你抛弃夏天花朵的美丽

无望,不能让死者复生
只有等到来年初醒的黎明
我也无望地问秋
为何如此无冷酷无情

她告诉我
因为有死亡
生命才绚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梁宁 于 2010-1-1 9:21:00 发表
小生梁宁恭请前辈斧正




深圳实验学校初一(1)班  梁宁

叶,随着点风一掠而落
慢慢地,悠悠地
走着不回头的路

花,在短暂的炎夏里
转瞬即逝
在这深秋
无息而败

这一刻
一切沉寂
只留下死时随风......


初一学生有这样的语言和诗歌构架已属不易。我简单说点看法:
诗歌的2、3、4、5段显得意义重复(特别是4、5段),即用多个的意境体现了一个意思,没有展开你的思考,从而显得有点拖沓,所以,建议思考一下,把这几段融合起来。
还有,最后的结尾也有点总结的感觉了,缺少了让读者思考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4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版辛苦,一路读下来,收获不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7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箫啊冬箫。
佩服啊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22 07:53 , Processed in 0.09112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