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海外逸士

[散文诗] 海外逸士散雜文集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8 22: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9 09: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提上 问好朋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1: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寫詩的理論與實踐

理論要結合實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以寫古體詩來說﹐有人對水平韻及平仄格律
說得頭頭是道﹐知識豐富﹐不由人不佩服。但一看他寫的詩﹐卻不敢恭維。詩感極
差﹐甚至毫無詩感。遣詞造句也問題不少。不知他論詩的豐富知識是怎麼運用的。
可想而知﹐理論與實踐脫離了一大截。究其原委﹐分析起來﹐一定是理論東西看得
很多﹐但古人的範詩看得太少﹐所以沒有獲得詩感﹐當然也就寫不好詩。其實這是
很容易補救的﹐去多讀些古人的詩﹐好好琢磨﹐假以時日﹐自會提高。怕只怕﹐他
自以為理論很好﹐自己的詩也一定寫得很好﹐再也不肯百尺杆頭更進一步﹐而是沾
沾自喜﹐故步自封﹐以至寫來寫去還在未入門的水平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9 23: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老朋友 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23: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從新詩試圖改革說起

新詩的起源據拙見乃受譯詩的影響。但我讀到最早的譯詩是林紓用古詩形式譯的。
缺點是原意很難扣得確切。後來才有了自由體形式的譯詩﹐當然原意都能譯出來了。
五四後的白話詩作者就用這種自由體形式的每行長短不等的句子寫成詩﹐就成了新
詩。那時的新詩都押韻的。現在的新詩基本不押韻了。這大概也是受了英文詩的影
響。因為英文詩發展到現在也不押韻了。不過押韻問題不是本文討論的內容。
        新詩究竟如何再發展﹐這是大家正在探索的問題。我們不妨先看看舊體詩是怎樣發
展的。舊體詩自詩經而下﹐也經歷了一些變化。詩經基本上(並非所有的)是押韻的
四言體﹐其韻味古樸。三國時﹐曹氏父子雖然也寫了不少四言詩﹐但其韻味已不及
詩經的古樸。魏晉南北朝時的古風﹐韻味通俗淳厚﹐押韻而並無平仄。有人把寫成
律絕的詩﹐因為平仄不對﹐說成是古風﹐卻不知韻味完全不合古意。這種意圖魚目
混珠之舉﹐說明了對詩體的無知。平仄之律起於唐初而成型於李杜之時。這就是原
來叫作近體詩﹐而現在稱為古體詩的詩體。這種詩體雖與古風有字句相同之處﹐但
它們的韻味完全不同﹐不能混為一談。詩是以韻味不同來分類別的﹐不是以字句多
少來分的。
        詞的起始也在此時。李白就有好些詞。不過盛行於宋代。故世稱唐詩宋詞。詩詞之
間的韻味不同﹐恐怕是無人不知的。其間尚有樂府詩體﹐與詩詞也有不同的韻味。由
此可見﹐古代詩體的發展﹐不僅是形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韻味的完全不同。
        現在來看新詩。有人試圖在形式上加以變化﹐但既然已是自由體的長短句﹐再變也
不過變在句子的長短而已﹐實在不能算變。有一時期曾有人仿寫俄國馬雅可夫斯基的
階梯詩﹐不過很快就夭折了。現在也不見有死灰復燃之勢。這種形式上的變化﹐真
是毫無意義﹐就是變成一個字一行﹐也脫不出自由體長短句的大範圍。這叫換湯不
換藥。其新詩之總的韻味還是變不了﹐一點也不能像古代那樣從詩變到詞。
        於是有人在內容上去求發展﹐用身體來寫詩﹐寫到下半身上去。不過也沒有跳出新
詩的總範疇﹐沒能像詩和詞那樣起著質的變化。現在居然又有人玩了一個新花樣﹐寫
一種自稱為“新古體”的詩。筆者有幸在一個網站上看到一二首﹐完全是新詩的形
式和韻味﹐與古詩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真有譁眾取寵之嫌。
        要像現在這樣在內容和形式上改革新詩﹐就是再變下去﹐恐怕還是此路不通。所以
不知什麼時候起﹐又有人在新詩題目上玩些新花樣。他們學自以前的足尺加三﹐現在
的賣一送一﹐在寫了一首詩後﹐又寫第二首時﹐叫作外一首。不知這種花樣對新詩
的發展改革究竟有什麼作用﹖真是膚淺幼稚可笑得很。所以到此為止﹐新詩的種種
變化意圖都沒能變出個不同性質的詩體來。而且自五四後新詩開創以來﹐新詩的創
作質量是每況愈下﹐有些所謂的詩居然毫無詩意﹐就那麼分成一行行算是詩了。有
些學寫古詩的人之情況也好不到哪裡。他們不肯下功夫﹐憑著一知半解﹐寫出些不
像樣的詩。最好是自己沒弄懂的東西不要寫﹐免得自暴繡花枕頭中的一包草。
        實際上有一種叫“新民歌”的詩體倒是一個新發展。它既不同於古體詩﹐也不同於
新詩。典型的就如“工人階級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之類的。寫不來古體詩的人﹐
倒不如學寫這個。而著意於發展新詩體的人﹐也不妨在這方面下點功夫。因為這種
“新民歌”體只是曇花一現﹐現在已沒人在寫它﹐倒是應該讓它來個“文藝復興”
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20: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評“外一首”這個怪胎

常常看到新詩題後在括號裡有“外一首”這個怪胎。我曾好奇地提出一個問題。一
般來說﹐有外必有內。這是相對應的兩個概念﹐就像上下左右一樣。但是我從來沒
看到有“內一首”這個說法。既無內一首﹐何來外一首。豈非概念不清。不過現在
的人腦子進水的不少﹐當然進的不是乾淨的礦泉水或蒸餾水﹐而是漿糊水﹐所以好
多地方可以看到理路不清的東西。
        有一位知情者向我解釋說﹐這“外一首”是有“另外一首”的說法。這個說法還可
通融﹐但毛病又來了。既然是“另外一首”之意﹐那一定有一首原始的詩﹐隨後再要
寫一首有相同詩題的詩﹐當然可以說“另外一首”。如果沒有一首原始的詩﹐就談
不上有另外一首詩。但看到現在情況並非如此。往往沒有一首原始的詩﹐而突然出
現了個另“外一首”。這種情況還是理路不通。為什麼現在的人老把理路不通的東
西來標新立異。有水平就把詩寫得內在質量好些﹐而不是只在形式上玩花樣﹐像一
個字二個字一行之類﹐及詩題上加個“外一首”等。
        更有甚者﹐在文章後面居然也出現過“外一篇”﹑“外一則”這個怪胎的變形。而
最荒唐可笑的是在最近一份詩刊的目錄裡﹐在一首英譯中詩的後面﹐居然也有“外一
首”字樣。如果這不是咄咄怪事的話﹐只能說明一個情況﹐即那首英文詩是屬於同
題的第二首詩﹐還有一首原始的英文詩。不過據我瞭解﹐同一個詩人寫兩首同題的
詩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這位譯者的腦子是的的確確進了漿糊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1 20: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位知情者向我解釋說﹐這“外一首”是有“另外一首”的說法。這個說法還可
通融﹐但毛病又來了。既然是“另外一首”之意﹐那一定有一首原始的詩﹐隨後再要
寫一首有相同詩題的詩﹐當然可以說“另外一首”。如果沒有一首原始的詩﹐就談
不上有另外一首詩。但看到現在情況並非如此。往往沒有一首原始的詩﹐而突然出
現了個另“外一首”。這種情況還是理路不通。為什麼現在的人老把理路不通的東
西來標新立異。有水平就把詩寫得內在質量好些﹐而不是只在形式上玩花樣﹐像一
個字二個字一行之類﹐及詩題上加個“外一首”等。
        更有甚者﹐在文章後面居然也出現過“外一篇”﹑“外一則”這個怪胎的變形。而
最荒唐可笑的是在最近一份詩刊的目錄裡﹐在一首英譯中詩的後面﹐居然也有“外一
首”字樣。如果這不是咄咄怪事的話﹐只能說明一個情況﹐即那首英文詩是屬於同
題的第二首詩﹐還有一首原始的英文詩。不過據我瞭解﹐同一個詩人寫兩首同題的
詩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這位譯者的腦子是的的確確進了漿糊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1 20: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出来 老朋友善于动脑 有道理 把外一首 改为二篇或几篇 应该更恰当 夏至快乐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20: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版主關注。夏日將臨﹐各自珍攝。]

也來個東施效顰

據說被稱為“詩壇芙蓉姐姐”的國家級女詩人趙麗華在網上走紅。她的所謂詩被人
在網上惡搞﹐模仿之盛居然形成了一個叫“梨花教”的“詩歌流派”。所謂“惡搞”﹐
從文學角度來講﹐就是用唐詰柯德的諷喻手法﹐來達到反諷的目的。
        現在先來看一首她的詩《一個人來到田納西》﹕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有人評曰﹕全詩只有短短四句,十三個字,描述了詩人一個人來到田納西,舉目無
親,做起自己往日喜歡吃的家鄉餡餅,活生生地构筑了一個十分立體的“境”,抒發
了一种客居他鄉的孤獨狀味,嗅到一种濃烈深刻的思鄉情思,令人讀完覺思良久,
倍感心酸。本詩的題意是“一個人來到田納西”,是十分平實的語言,而詩中的詞
句,同樣朴素自然。詩開首第一句是“毫無疑問”,詩人以冷靜而斬釘截鐵的一個
下定義的手法,讓人不容置疑相信她的這句話,是最真實的,是發自詩人內心世界
的吶喊。而第二句說“我做的餡餅”,強調是“我”,是詩人本人做了(家鄉的)
餡餅,并不是路邊小灘買來的,可以想像詩人人處他鄉,想起家鄉的往事,餡餅在
這里已包含著整個家鄉情結在里邊;到了最后兩句“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更是強化
深刻了主題。因為她是“一個人”來到异地,身邊沒有一個親人,沒人能給她做喜
歡吃的家鄉餡餅,只有她一個人會做,當然是“全天下最好吃的”!通過讀這首詩,
我們可以想到在寒冷的冬天里,詩人在屋里對著滿天飄雪,做著家鄉的餡餅,在熱
气騰騰中鄉愁隨煙霧繚繞,邊吃著餡餅邊深深地把親人思想
        這些評語簡直比詩的本身還精彩﹐就像一塊普通的壽山石被裝在一個雕琢精美的檀
木盒裡﹐被這個盒子一襯托﹐這塊石頭也身價百倍了。不過讓識貨的行家來看﹐只不
過是塊普通的壽山石而已。但外行一下子被包裝唬住了﹐還真以為是塊田黃呢。
        本人不自量力﹐也要東施效顰﹐寫首麗華體詩。題為“單槍匹馬闖紐約”﹕
豈能說╱我的雞粥╱世上最好吃╱老婆不在╱將就點吧。
        自評﹕全詩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個字,描述了詩人一個人來到紐約,舉目無親,做
起自己往日喜歡吃的家庭雞粥,活生生地构筑了一個十分立體的“境”,抒發了一种
客居他鄉的孤獨狀味,嗅到一种濃烈深刻的思親之情,令自己讀完也深思良久,倍
感心酸。本詩的題意是“單槍匹馬闖紐約”,是十分平凡的事,而詩中的詞句,也
朴素自然。詩開首第一句是“豈能說”,詩人以冷靜而不自滿的手法,想起了老婆
燒的雞粥肯定比自己的好吃﹐抒發了對遠隔兩地妻子的思念之情。這是發自詩人內
心世界的吶喊。而第二句說“我的雞粥”,強調是“我”,是詩人本人做了家庭式
的雞粥,并不是路邊小灘買來的,可以想像詩人雖然人處他鄉,無時不在想起家庭
的往事與溫暖,雞粥在這里已包含著整個家庭情結在裡邊;到了最后兩句“老婆不
在╱將就點吧”﹐更是強化深刻了主題。因為詩人是“一個人”來到异地,身邊沒
有一個親人,沒人能給他做喜歡吃的家庭雞粥,只有他一個人試著做,當然不及妻
子做的好吃!通過讀這首詩,可以想到在寒冷的紐約冬天裡,詩人在屋裡對著滿天
飄雪,做著家庭的雞粥,在熱气騰騰中親愁隨煙霧繚繞,邊吃著雞粥邊深深地把親
人思念。
        我這詩也不遜色於她﹐即使做不到國家級詩人﹐省市級總還可以吧。但是女的可以
稱“詩壇芙蓉姐姐”﹐男的能稱什麼﹖還是自稱為詩壇唐詰柯德吧。雖然不夠浪漫﹐
可是實事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8 18:31 , Processed in 0.09335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