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钝根

《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情歌玩味集》(35)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0 15: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6.为爱憔悴
原作:
自从看上了那人,
夜间睡思就断了。
日间未得到手,
想得精神累了吧!

玩味:
佛说人生有八苦,其实,八苦唯是一苦——求不得苦。
知生苦者,欲不生而不得,是生苦;历老苦者,想不老而不得,是老苦;罹病苦者,望病愈而不得,是病苦;畏死苦者,求不死而不得,是死苦;怨憎交会,慕和睦安祥而不得,是怨憎会苦;爱别离,求团圆而不得,是爱别离苦;色、受、想、行、识五蕴如火烧火燎般织盛,渴望身心清净平安而不得,是五蕴盛苦。
试问,世间何人何时不在此“有所求而不得”的痛苦之中呢?
修道者亦常在此苦之中。
未见道时,因求见道而不得而苦,而见道之后呢?
见道犹如偷情。
因为所偷者,譬如千年人参果,是人间找不到的极乐的果实,必欲再次到手不可;因为这种极乐的果实被无数世累积下来的烦恼所覆盖,譬如艳阳为浓密的乌云所屏障,是很难再次到手的;因为这种覆障必需至善的行为所扫除,譬如锈蚀的古镜非精心打磨不能重放光明;因为总感觉古镜重放的光明不够圆满,所以左寻右伺,左揩右试,甚至东修西补……如此这般,如何不苦?
然则,离此求不得苦,真有所谓的极乐?
诗中,“自从看上了那人”,是知苦因,“夜间睡思就断了”是知苦果;“日间未得到手”,还是知苦因,“想得精神累了吧”还是知苦果。所以,仓央嘉措借此诗所示现的,正是离苦得乐的那份无时不在的“知——自觉”。
须知,这份知——自觉,就是真正的极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08: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7.花开的时节
原作:
已过花朝节,
黄蜂不自悲。
情缘今已断,
何用苦哀思?

大乘佛教的基本义理,无疑就是“缘起性空“。
缘者,上衣的两片前襟;分则为襟,合则为缘。由此可知,所谓缘,既然是由两片平等的衣襟组成,就不存在一个“单一、不变、”的“主宰”,就是性空的,自然,也就没有“因”与“缘”的差别。可是,佛祖为什么在“缘”之外另立一个“因缘”?难道“因缘”中存在某个单一、不变的主宰么?
在巴利文三藏的《佛本生经》和汉译《增一阿含经》中,都记载了佛陀的祖国释迦王国灭亡的故事。
释迦王国是一个小国,在其周围还有无数其它小国,和强大的波斯匿王国。当时的波斯匿王命令释迦族送一名王女给他作妃子,而释迦族的统治者摩诃男不愿意牺牲自己的王女,便把一名他和他的婢女所生的混血儿送给了波斯匿王。
后来,这位混血的妃子莱利夫人为波斯匿王生了一个王子:毗琉璃。有一次,莱利夫人带着王子回祖国参加一次盛会。熟知内情的释迦族王子们不仅当面叽笑毗琉璃,是婢女所生的贱种,而且在王子退席之后,还用水和牛奶冲洗他坐过的座位。
“好啊!我坐过的席位,他们用水和奶冲洗,等我继续王位之后,我一定取这批家伙喉管的血,再次冲洗我坐过的那个席位。”
后来,毗琉璃王子果然继承了王位,而且发动大军进攻释迦王国。
得知这一消息后,佛陀在波斯匿大军的必经之路上找到一棵枯树,然后端坐在树下。毗琉璃王素仰佛陀的威名,便亲自上前恭敬地问道:
“此处有很多枝叶茂盛的大树,您为什么坐在一根枯树下面呢?”
佛陀答道:“亲族之荫胜他人。”
毗琉璃王明白佛陀的意思,便暂时放弃了进攻。
此后,毗琉璃王又连续两次发动大军,而这两次都被佛陀以同样的方式劝退了。
毗琉璃王第四次进攻释迦王国的时候,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提议,用铁笼把释迦王国的都城迦毗罗城覆盖起来,阻止波斯匿大军破城。
佛陀说:“今日宿缘已熟,今日正可受报。”
结果,毗琉璃王如期攻破了迦毗罗卫都城,灭掉了释迦王国。
这个故事说明,对于“有情”众生来说,“因缘”本质上虽然和“缘”一样,是“缘起性空”的,但是,就现象而言,“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集会时,果报还自受。”
那么,怎样才能摆脱必然的恶果呢?
诗云:“情缘今已断,何用苦相思?”
试想,如果摩诃男懂得“缘起性空”的义理,能以平等的智慧看待两个女儿,又怎么会有以“混血儿”代替“王女”欺骗波斯匿王的举动呢?如果释迦族的王子们懂得“缘起性空”的义理,又怎么会念念不忘所谓的正统身份,进而,又怎么会有羞辱大国王子的愚蠢举动呢?如果毗琉璃王懂得“缘起性空”的义理,能挥慧剑斩断自己一时的恨意,又怎么会有连续四次进攻释迦王国的残暴举动呢?
修学佛道所能达到的智慧境界,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已过花朝节,黄蜂不自悲”。
换句话说,所有众生,在体认万事万物“缘起性空”义理的基础上,都可以自主地在“心——因”上“弃恶从善”,从而摆脱造作恶因必然招致的恶果,这就是佛祖在“缘”之外另立“因缘”的本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09: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8.花朵与蜂蜜
原作:
草上的严霜
是寒风的使者?
把鲜花和蜂儿拆散的
一定是它?

玩味:
世人因为常在贪中,或者说,常在嗔中而受苦。
然则,何者为贪?何者为嗔?
贪就是嗔,嗔即是贪。
试想,如果不贪爱“鲜花和蜂儿”相亲相爱的所谓美景,又怎么会有对“严霜”或者“寒风”的怨憎呢?试问,如果没有对“严霜”或者“寒风”怨憎,又怎么会有对“鲜花和蜂儿”的贪爱呢?
有所爱,必有所憎;有所憎,必有所爱。
所以,世人常在爱——憎苦海之中,载浮载沉
然则,如此爱憎之苦海难道真的没有登陆之岸?
佛祖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然则,苦海既然无边,如何有岸?
“草上的严霜,是寒风的使者:把鲜花与蜂儿拆散的,一定是它。”这是凡夫众生的爱与恨之所来。
相反,“草上的严霜,是寒风的使者?把鲜花与蜂儿拆散的,一定是它?”
有此一问,必定知道,南非雨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必定在巴黎的爱菲儿铁塔上掀起一阵狂风。也就是说,巴黎的爱菲儿铁塔上掀起的一阵狂风,与南非雨林的那只蝴蝶扇动翅膀直接相关。
也就是说,真正明白“因缘”二字的人,必定懂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义理,又岂会有怨风霜爱蜂花的“贪嗔”之“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09: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钝根 于 2016-12-13 09:15 编辑

9.大雁和芦苇
原作:
野鹅恋芦获,
欲此片时立。
湖面结层冰,
惆怅情何极?
玩味:
野鹅飞累了,想在河滩上站立休息一会儿。可是,此时湖面上已经结上了厚厚的冰,看不到记忆中的芦苇了,野鹅便感到了失意、忧愁、犹豫不决、不知所措——无限的惆怅。这就是这首诗所描述的野鹅的情感。
明白了这层意思,再联想我们自身的处境与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然则,野鹅需要立足于其上的,究竟是纤细的芦苇还是曾经长过芦苇的厚实的河滩?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只要稍具常识,便不难明白,纤细的芦苇是不能承受野鹅的体重的,唯有那片河滩才是野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立足之地。
由此也不难明白,野鹅之所以感到无限惆怅,并不是因为缺少了它所需要的立足之地,而是因为“野鹅恋芦获”。
可是,芦苇此时还在吗?
野鹅所恋者,其实只是记忆中的芦苇,也就是说,野鹅所恋者,其实只是野鹅的记忆。
然则,自己的记忆有任何值得留恋不舍的东西吗?
恋者,慕也。男慕女,女慕男;凤慕凰,凰慕凤;蝶慕花,花慕蝶……都有可慕之处,而记忆呢?记忆有任何可慕之处吗?
记忆只是心原——真如或者真心所生的“心——妄心”,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无常,是看不到、听不到、嗅不到、尝不到、更取不到的一种东西,有何可慕之处呢?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缘从前认识神(妄心);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
可见,凡夫的根本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认错了自己——自己的本体,究竟是那颗不生不灭的真心,还是这颗瞬息生灭的妄心?正如诗中的野鹅认错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究竟是曾经长过芦苇现在结了冰的河滩,还是自己记忆中的芦苇——自己的记忆?
由此,也不难明白,凡夫若想成为圣人,只需放下自己这颗瞬息生灭的“妄心”,认取自己本具的那颗不生不灭的“真心”,自然就能达到“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的智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4 08: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10.负心人
原作:
莫道无情渡口舟,
舟中木马解回头;
不知负义儿家婿,
尚解回头一顾不?

玩味:
修学佛道难吗?当然。正如修学世间的任何一种“道、艺、术、方、法”一样,不下一番苦功,怎么可能稍有所成呢?
可是,修学佛道真的很难吗?而且,真正的难处究竟在哪里?
正在玩味这首诗的时候,刚好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新春伊始,一座山乡小庙里举行了一场新年祈福法会。会后,走出庙门的信徒们蓦然看到一头一百多斤的猪,在庙门前面,两条后腿正常直立、两只前腿并拢跪伏在地上。信徒们大约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便围着这头猪诵起了“南无阿弥陀佛”。
许久,这头猪仍然保持着这个标准的跪拜姿势,不肯离去。于是,一位信徒便返回庙里,请来方丈,为这头猪举办了“三皈五戒”仪式。此后,这头撞破猪栏脱困而出的猪坦然地回到了它的主人家里。第二天,这个主人便把这头猪和另外两头猪一起赶进了屠宰场。
当时,有好事者把整个场景拍成视频,传到了网上,另有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员,当然,还有一名警察对这件事作出了解释:这头猪因为缺乏某种营养,走到庙门前面的时候,刚好累了,便停下来休息休息,诸如此类。
可是,即便真的是猪,会采用这种方式休息吗?两条前腿并拢,重心便很难保持,必定左歪右倒;两只后腿直立,重力全压在两条前脚上,不麻吗?假使这位警察先生并未及时想到这一点,但是,他既然生活在乡村,自然也应该像我一样有无数的经验让他明白,何曾见过猪这样休息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他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解释呢?
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有朋友向我谈及,他们也想皈依佛教,但是,总感觉现在还不是时候。“我相信,到四十岁或者五十岁的时候,我也会信佛的。”他们总是这样对我说。
我明白,对于这些朋友来说,缺乏的不是对佛教基本义理“缘起性空”的了解,而是断然“回头一顾”的信心与决心。
“回头一顾”会怎么样呢?
一边,是无数可以攀缘的“新人”,一边,是那个已经抛弃了的“旧人”,喜新厌旧的“儿家婿”又怎么舍得如“无情的”“ 舟中木马”那般“解回头”呢?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而凡夫众生修学佛道最难过的关卡,就在放下这颗四处攀缘不止的“妄心”,向自己本具的那颗“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真心”断然回头一顾。
众生有情,却只知对外境和心里的种种幻象用情,却不知对自己的真如本性用情;众生爱“我”,却不知“我”为何物,这也许就是众生的根本“无明”之所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5 08: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11.同心结
原作:
我与城市女,
共作同心结。
我未解同心,
何为自开裂?

玩味:
凡夫俗子莫不欲同心,然则,此“同心”究竟在哪里结?
六世达赖诗云:我与城市女,共作同心结。可见,仓央嘉措和他心爱的女人的同心结是在拉萨城某个集市上结的。然则,是一男一女凑在一起,拿条麻绳绾了一个“中国红”式的绳结么?当然不是。因为那不叫心结,而叫绳结。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结呢?
绳与绳相结,叫绳结。同理,心与心相结,叫心结。
然则,心与心如何相结?一颗男心,一颗女心,两者在集市的某片空间打了一个“中国红”式的结么?如果是这样,那么,此一男一女尚有心在乎?
绳与绳相结,便不再有绳,唯有绳结。同理,心与心相结,便不再有心,只有心结。
然则,从此以后,此一男一女便成了“无心”之行尸走肉耶?
当然不是。
足见,此心结,不是在集市的空中结。
那么,此心结究竟是在哪里结的呢?
大乘佛法的基本出发点与其它宗教的基本出发点不同,就在“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句。
心外无法指的是,离开了这一颗所谓的“心”,更不存在任何事物,包括拥有这颗心的这个人,和他所感知的一切;法外无心指的是,离开了这颗心所感知的一切事物,便没有一颗独立存在的心。
此刻,我坐在电脑前面,我所感知的一切都依赖我的心而存在,换言之,如果没有“能感知”这一切的我的心,便没有我“所感知”的这一切。同理,如果没有我的心“所感知”的这一切,又怎么会有“能感知”这一切的我的心呢?
譬如,“能生”鸡蛋的鸡,叫母鸡,母鸡“所生”的蛋,叫鸡蛋;如果没有“能生”的母鸡,当然不会有“所生”的鸡蛋;同理,如果没有“所生”的鸡蛋,又怎么会有“能生”的所谓母鸡呢?
同理,“我”之心与“女”之心相结,叫同心结;如果没有“能结”之我心,就不会有“所结”之女心;同理,如果没有“所结”之女心,又怎么会有“能结”之我心呢?
可见,离开我心,便没有同心结;同理,离开女心,也没有同心结。
由此可以推知,此同心结即是在我心里结,也是在女心里结;或者说,此同心结既不是在我心里结,也不是在女心里结。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推求,此时,我心是否唯此一结,再无别结?此刻,女心是否唯此一结,更无别结?
拉萨的这个集市,这个集市所处的拉萨,拉萨所在的地球,地球上的每一人每一物,地球上的天空、白云,天空白云之外的太阳系,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银河系所处的三千三千世界,当然,还包括此一我心所感知过的过去,与此一我心所想望的未来,都同时在此一我心之中,当然,也在此一女心之中,换言之,此一我心在与此一女心相结之时,也与这一切相结;当然,此一女心在与此一我心相结之时,也与这一苆相结。
因此,此同心结,即是在这一切的每一个事物上面结,亦非是在这一切的每一个事物上面结。
那么,“我未解同心,何为自开裂?”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就迎刃而解了——这一切事物中任一事物的变化都可能造成此同心结的“开裂”,而仓央嘉措向我们开示的,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疑问,而所谓疑问呢?。
睹物起疑,有疑便问,问必向心,穷理尽性,就是真正的佛道。
当然,真正懂了不生不灭的佛道,又怎么会不知道如何打生生灭灭的“同心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6 08: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12.福幡
原作:
伊人竖福幡,
祈祷杨柳侧。
寄语守树儿,
投石勿高掷。

玩味:
在“一夜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当代,婚姻围城里的男女出轨,当然不足为奇。不过,即便是那些热衷于“一夜情”的人们,对稳定的婚姻与家庭,恐怕也隐藏着一份持续不断的期盼吧。
然而,为什么出轨的的照样出轨、“一夜情”的照样一夜情呢?也就是说,在出轨与忠诚两者之间,为什么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选择出轨,而非对婚姻与家庭的忠诚呢?
在佛教那里,答案非常简单,就两个字:熏习。
衣服本无香气,为了让它散发出自己喜爱的香气,便用自己喜爱的香料熏衣服,使衣服染上香料的气味。这是物理的熏。同理,我们的心性并不存在或善或恶的倾向,经常接触、学习、思考、议论、造作或善或恶的思想、言论、行为,便会使我们的心性毫不自觉地染上或善或恶的习气,也就是或善或恶的势力,使我们的心性表现出或善或恶的倾向,难以抵御地驱使我们,去造作或善或恶的言论与行为。
明白了这层道理,便不难明白,当代的人们为什么一方面期盼稳定的婚姻与家庭,一方面却频频出轨,以自己的实际行为破坏自己期盼的婚姻与家庭的稳定,当然,也不难明白,若欲保持我们所期盼的婚姻与家庭的稳定,唯有信赖并自觉地运用“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金刚经》)这一犀利的武器。
念者,正念,也就是正确的思想、观念;护念,就是自觉地保护、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菩萨修行所修的,其实就是树立并保持那些符合佛教义理的“正念”,并使之成为一种坚如金刚的“正定”。
同理,若欲保持婚姻与家庭的稳定,就必须经常接触、学习、思考、忆念和造作那些有利于婚姻家庭稳定的思想、观念、言论和行为,从而在自己心里培养、磨炼出一股坚如金刚的势力,进而让这股势力自动地抵御外界的那些不利于婚姻与家庭稳定的诱惑,与干扰。
与此同时,还必须自觉地“寄语守树儿,投石勿高掷”,也就是说,还必须”善付嘱诸菩萨”。
因为,如果自己所培养、磨炼出来的“正念”还没有达到佛、菩萨那般坚如金刚的“正定”,而外界的“邪念”又过分强大,那么,我们便可能毫不自觉地接受“邪念”的熏习,从而使我们如“风”吹二面倒的墙头草那般,不由自主地投入“邪念”的怀抱;相反,如果我们的生存环境中的“邪念”在我们的“正念”影响下逐步减弱,那么,我们护持自己的“正念”也相应地会变得容易得多啊。
这就是“福幡”所表现的大乘佛法的核心精神:不仅自己要自觉地护持自己的正念,而且,还要自觉地致力于护持他人乃至整个群体的正念。
当然,这其实也是凡夫俗子必须禀承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7 07: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13.你写下的字迹
原作:
墨字已书成,
滴水即可灭。
心字不成书,
欲试安可得?

玩味:
“问世间情为何物?”
答曰:心上生起的一抹青色。
然则,此青色真的是青色么?
春天,树木花草所显露的一抹嫩绿,是青色;夏季,树木花草所展现的一掬浓绿,是青色;近冬之时,树木花草所留连的一丝黄绿,还是青色……中原的天空,灰扑扑的是青色;西藏的蓝天,纯纯净净的是青色……如果有足够的闲心,在任何一个地方,端把靠背椅,坐在禾场里或者阳台上,呆呆地把头顶上的那片天空看上一整天,然后再问一下自己,这一整天所看到的天空是青色的么?
答曰:此一刻,唯是此一色,既不是青色,也不是非青色,也就是说,它是无法用“青色”二字直接呈现的颜色,也就是说,它是与“青”之一字不相关的颜色。
那么,所谓“心”又如何呢?
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在任何一个地方,端把靠背椅,坐在一片寂寥里或者喧闹中,静静地把自己的心看上半个小时,然后再问一下自己,这半小时里所看到的自己的“心”是“心”么?
答曰:此一瞬息,唯此“一心”,既不是心,也不是非“心”,也就是说,它是无法用“心”字直接呈现的“心”,也就是说,它是与“心”之一字不相关的“心”。
那么,所谓“情”又如何呢?
答曰:既然此心与“心”字不相关,那么,此一“心上生起的青色“又怎么会与“情“字相关呢?
而且,此一“心上生起的青色“既然与“情”字无关,又怎么能够如“滴水”灭“墨字”那样可灭呢?
而且,此一“不成书”的“心字”,当真需要你像“灭”墨字那般去“灭”它么?
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在任何一个地方,端把靠背椅,坐在寥寥里或者喧闹中,静静地把自己的心看上半小时,自然就明白了,此一“心字——妄心”根本无须你去灭它,它自己时时刻刻都在“自生自灭”。
所以,只有舍得花点时间坐下来,认真地打量一下自己这一颗“心”,自然就能“明心”,进而,自然就能“见性”,当然,自然也就懂得如何处理“情缘今已断”之后的“苦哀思”了。
“苦哀思”,不也是心上生起的一抹“青色”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06: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14.黑色的印章
原作:
佩章印黛痕,
默默不可语。
请将义与诚,
各印深心处。

玩味:
情,是相爱的男女“心上生起的一抹青色”,而这“一抹青色”,从根本上来讲,是由这一对相爱的男女各自所感知的一切事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一切事物中的任何一种事物发生改变,都必然地影响到这一对男女此刻的所谓心意识,进而造成“我未解同心”而同心结“自开裂”的“意外”。
意外,当然不是相爱的男女想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保证爱情与婚姻不出意外呢?
诗中,“佩章印黛痕”,比喻我们本具的“真心”或者“真如”,它本身是“默默”的,是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述——“不可语”的,或者说,它是我们的心意识(妄心)无法把握的。
那么,怎样才能将此“真心”付诸行动呢?也就是说,在“见道”之后,怎么依道修正自身的行为?须知,一切行为都是由妄心所指挥的啊,既然此一“真心”是“妄心”所无法把握的,那么,“妄心”依据什么来指挥行动呢?
“请将义与诚,各印深心处。”
义者,理也;即剖析“心”所整理出来的一些条理(真理),比如“真空”,比如“妙有”,比如真如,比如至善,比如正道,比如无为,比如清净,比如无念,等等。诚者,实也;即实实在在地依照剖析真心所整理出来的“真理”去做。而所谓的做呢?
最简单而有效的做法就是,像黄妈妈念咒那般一刻不停地“念”。
修道者一刻不停地念着“真理”,当然不会丢失比自由更宝贵的“真理”,谈情说爱的男女如此一刻不停地念着“真情”,又怎么会丢失比生命更宝贵的“真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08: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5.盛开的蜀葵
原作:
清新折葵花,
佛前常供养。
请将我独蜂,
同带佛堂上。

玩味:
反复玩味着这首以“供养”为主题的道歌的时候,不期而然地想起了阿难尊者和摩登伽阿罗汉的故事。
阿难和摩登伽累世都是夫妻,到佛陀住世这一世,阿难贵为释迦族的王子,成年后追随佛陀剃度出家,而摩登伽却堕落为首陀罗种姓。
一天,阿难外出乞食,正值又饥又渴的时候,在一口水井边遇到了正在打水的摩登伽,便停下脚步,以庄严的乞食礼仪向摩登伽讨一钵水。
那时候,首陀罗种姓是印度最低贱的种姓,以清扫街道为业,既无权诵经、祭祀,也不能和其他高贵种姓交往,甚至不能直接拿食物供养高贵种姓,因此,摩登伽非常为难,呆呆地看着阿难。
“佛陀教导我们,四种种姓都是平等的,你虽然隶属首陀罗种姓,但是,你和其他人一样可以用食水供养比丘。”
听了阿难的话,摩登伽非常惊喜,便恭恭敬敬地为阿难添上了一钵干净的食水。
从此,摩登伽便再次爱上了阿难,一心想嫁给阿难为妻。不久,摩登伽的母亲经不住她的苦苦哀求,便亲自到佛陀的精舍门口来找阿难。
“我随佛出家,身为比丘,是不能娶妻成家的。”
阿难严肃地拒绝了摩登伽的母亲。
回到家里,母亲把阿难的话转告了摩登伽,并劝她另选佳婿。
“若不能嫁给阿难,我便会死去。母亲是有大神力的人,请您救救女儿吧!”
摩登伽哭着向母亲哀求道。
于是,母亲用娑毗迦罗先梵天咒迷惑阿难,并把他带入了摩登伽的房间。早就打份得漂漂亮亮的摩登伽见到了心爱的阿难,便放出种种温柔缠绵的手段,一心只想诱惑已经被梵天咒迷昏了头脑的阿难上床,成其好事。
这时,全知的佛陀及时用愣严咒破除了先梵天咒的魔力,并派文殊菩萨把阿难和摩登伽带到佛堂,和所有阿罗汉、菩萨一起,听了佛陀宣讲的《首愣严经》。
就在这次法会上,一向博闻强记的阿难证得了阿罗汉果位,而摩登伽也断除了对阿难的私情,证得了佛教的初果——斯陀含果位,成了佛陀的忠实信徒和阿难的道侣。
由情侣而道侣,因缘的力量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又岂能不至精至诚地供养呢?
“供养”即是珍惜。
佛缘固然值得珍惜,而一花一叶之情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佛曰:“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下之意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11 00:00 , Processed in 0.15418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