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埃文河天鹅

【金沙茶馆】十月:坐在低低的门槛,静看流水漫过秋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4 22: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评选启动 同名诗集将出版 (阅880次)


--------------------------------------------------------------------------------


    诗生活通讯社(本社记者子石)2010年9月30日早间综合报道  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评选日前启动,同名诗集将出版。
    为了繁荣当代汉语诗歌创作与批评,决定举办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评选活动,同时编辑、出版《中国当代诗歌2000—2010》一书。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策划
唐诗  张智
二、评委
国内外著名诗人、诗评家、翻译家、汉学家
三、奖项设置
1、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  5名;
2、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奖  5名;
3、中国当代诗歌翻译奖  5名;  
4、中国当代诗歌贡献奖  5名。
四、评奖规则
1、自荐和推荐相结合;
2、网络投票与评委投票相结合。
五、参评细则
1、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自荐或推荐诗作10—20首,诗歌随笔1—3篇,300字内简介,诗人生活照3张;
2、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奖:自荐或推荐评论文章1—3篇,诗歌随笔1—3篇,300字内作者简介,批评家生活照3张;
3、中国当代诗歌翻译奖:自荐或推荐翻译诗歌(双语对照)10—20首(请附上原作者简介),300字内译者简介,译者生活照3张;
4、中国当代诗歌贡献奖:自撰或他人撰写10年中为诗歌所作贡献的宣传文章1—3篇,300字内贡献者简介,生活照3张;
5、截止日期:2010年12月30日;
6、所有参评稿件请投至:tdr1967@sina.com,邮件主题请务必注明“中国当代诗歌奖”;
7、具体进程请参阅唐诗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qtangshi,谢绝纸质稿件。
六、评选结果
1、在各大诗歌网站、报刊公布获奖者名单;
2、所有获奖诗人、诗评家、翻译家和贡献奖获得者的诗作、评论、译作、随笔、简介、照片等,将在《中国当代诗歌2000—2010》重点推出,赠送样书一册,颁发获奖证书,该书由唐诗博士、张智博士担任主编;
3、《中国当代诗歌2000—2010》将赠送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和国际文学艺术组织、图书馆等。

    《中国当代诗歌》编委会
   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      
    《世界诗人》(混语版)杂志社
    2010年9月25日

    【信息来源:诗生活网信息资讯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4 22: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79岁瑞典诗人成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大热门 美国作家不关心 (阅319次)


--------------------------------------------------------------------------------


    诗生活通讯社(本社记者子石)据东方早报2010年10月3日晚间综合报道  文学界年年预测诺贝尔文学奖,次次都是自娱自乐。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将如期于10月7日公布,媒体甚至赌博公司已经等不及提前当回“章鱼帝”,预测谁能得到瑞典人的青睐。据说,今年最大的热门是诗人,因为已经有13年没有诗人拿到前往斯德哥尔摩的机票了。更夸张的是,立博博彩公司开出的盘口里,赔率最高的前四人都是诗人。
    在诺贝尔奖所有奖项中,唯有文学奖不仅获奖名单非常神秘,就连宣布获奖日期都充满悬念,在历史上不时会因为评委分歧巨大而一再推迟宣布获奖名单。瑞典学院新任常务秘书彼得•恩德隆日前宣布,今年文学奖将在10月7日宣布,看来16位瑞典学院院士早早达成了协议。由于这几年的文学奖连续由欧洲作家获得,因此该奖备受批评和争议。“这是个问题,但我们意识到了这点。”恩德隆在接受媒体时说。这是否暗示,今年的诺奖将离开欧洲大陆?

  79岁瑞典诗人成大热门

  此外,在过去的13年里,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基本上都是小说家,除了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而曾经非常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青睐的诗人,几乎都被遗忘了。上一次获得诺奖的诗人是在1996年得奖的波兰女诗人辛波丝卡。是诗歌不再重要,还是诗人太差?这个谁都说不清楚。著名博彩公司立博已经开始受理投注诺奖业务,瑞典79岁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上图)暂列第一号大热门,目前他的赔率是5:1。立博现在开出的盘口几乎是发泄性的,包括排名第一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在内,赔率最高的前四位候选人都是诗人,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韩国诗人高银,以及在中国颇受欢迎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等三人以9:1赔率并列第二。进入前十的诗人还有排第七位的澳大利亚诗人莱斯•穆瑞,他目前的赔率是14:1。
  “我们认为,诗坛群星闪耀,是该承认诗人的时候了。”立博发言人大卫•威廉姆斯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这个名字每年都出现在这个投注盘上,当‘伴娘’那么多年,不会没机会成不了‘新娘’。”不过博彩公司这么力挺诗人,最后很可能适得其反。去年在诺奖开盘前一刻,立博“宣布”以色列作家阿摩斯•奥兹获奖,结果瑞典人的秘密信封里装的名字是陌生的赫塔•米勒。前年立博最青睐意大利作家克劳迪奥•马格里斯和阿多尼斯,最后的幸运儿却是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美国作家不关心诺奖

  美国作家这些年一直遭受着文学奖评委们的偏见与不公,尽管外界年年为美国作家抱不平,立博前几年也为美国作家开出很高的赔率,但瑞典人就是不买账。今年的立博盘口表彻底死了心,让一堆美国作家搭上加拿大作家一起以19:1赔率挤在第十位上。这似乎是默默抗议瑞典人,也顺便替美国人发泄不满情绪。挤在第十位的北美作家分别是托马斯•品钦、乔伊斯•卡洛尔•奥茨、阿特伍德、门罗。紧随他们其后的又是三位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科马克•麦卡锡和唐•德里罗。菲利普•罗斯日前告诉媒体,他真的一点儿都不关心诺贝尔奖,“我想这里也没人关心这个东西。”美国人上次获奖是在1993年,得主是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托尼日前也告诉记者,“我不认为美国作家还会关心诺奖。我们在世界上的文学成就非常高,战后60年我们的文学从未衰弱。”换句话说,美国文学不需要口味古怪的秘密社团来承认。2008年,当时的瑞典学院常务秘书恩达尔公开批评美国文学无知外加狭隘,但今年常务秘书不再是对美国文学充满偏见的恩达尔,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人将时来运转?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在前十占了个位置,以12:1列第六。
  博彩公司每年例行公事,娱乐一把诺贝尔,不过他们现在最紧要的是去找个“文学章鱼帝”回来。

    新闻链接:

                                                 淡化诺贝尔文学奖的几个理由
                                                        谭振江

    诺贝尔文学奖又揭晓了……也许,很多人又要怅然若失了。去年华裔科学家高锟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国人对诺贝尔奖尤其是文学奖的梦想曾再次搅动了起来。对此,笔者认为从语言文字角度,谈谈国人应淡化这一情结的原由:

  目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除马悦然之外,要了解中国文学全凭要翻译成欧洲主要语言的译作。一种语言文字如果是处于相同、相近的文化渊源,如英、德、法、意、西等欧洲主要语种,那么相互间翻译的差异就很小。如果是处于不同文化渊源,那么因政治、宗教、道德、教育、民俗、法律的迥异就会形成巨大的文化差异。

  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的汉字、汉语,浓缩了中国文化如生产方式、思维认知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内核形态,积淀了丰富的具有东方文化智慧特征的人文内涵,这是哪怕是最发达的拼音文字也难以表述承载的。汉语言文字作品被翻译为西方拼音文字的作品,就好比是国奥队的队员被致残参加残奥会的竞技了。不妨看看汉语言文字作品因翻译而“致残”的情形吧:

  汉语言文字是以象形表意为特征的,这与欧美的拼音文字是不同语系、不同形态的文字。一旦它被译为拼音文字,就失去了汉语言文字形态构造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如“青”、“清”、“晴”、“情”四个形声字:“青”,《说文解字》解释为“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清”、“晴”、“情”以偏旁为形,以“青”声。依据一定的偏旁部首构成的汉字,在具象的基础上增添了抽象的文化内涵,赋予了东方思维的特征。如果翻译成了拼音文字,显然意蕴丧失大半了。

  最重要的是汉语言文字所浓缩的中国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念、家族观念、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内核形态,拼音文字无法转述传译(没有对等的语汇)。汉语中有叔父、舅父、姑父、姨父之分的,而英文中只有“uncle”这个统称。《红楼梦》、《京华烟云》、《家》、《四世同堂》等作品翻译为拼音文字,那么相对于原作就容易导致简化了家族制度的严密和人物关系的复杂。还是要特别提到这部伟大的古典小说的翻译:在英国著名汉学家霍克斯(David Hawkes)没有得到吴世昌先生指点和帮助翻译第一个英文全译本之前,由于文化的误解,加之没有采用汉语拼音音译“林黛玉”竟然被译为“Black Jade”,这样明显带有贬义的词语。我不知“王善保家的”,被翻译成什么。须知,它是不能等同于“Wang Shanbaos’ wife”的。正是由于没有对等的词语,东方“龙”被翻译成在西方带有邪恶倾向的“dragon”,以至于如今上海的某高校领导甚至上演去“龙”化的闹剧了。

  再看文化民俗翻译的捉襟见肘吧。《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庞统,有“凤雏”的别号。小说中写到他领兵到达“落凤坡”时,他顿感不妙,结果他就在落凤坡中箭“陨落”了。这个场景细节如翻译为拼音文字,“凤雏”与“落凤”中国特有的民间禁忌就无法从文字符号中体现出来。同在这部人们熟知的小说中有罾川口这一特殊意味的地名,“罾川口”三字的具象性就很强,否则就很难想象水淹魏军的悲局了。如果翻译成抽象的拼音文字,这个场景细节就平平了。

  还应看到汉语言文字是以单音节或词素为基础的语言文字,是一种富有诗性美的文字。一种优美的具象文字作品翻译成抽象的拼音文字,不仅失去了汉字诗情画意的形态美,而且也失去了简约、凝练、细腻的音调美。辜鸿铭先生在名著《中国人的精神》中,就曾比较过包括杜甫、陈陶《陇西行》的古诗词和英文译文。他认为古诗词是“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优雅、高贵”,是最“简洁”的,是智慧的语言。这种简约性的智慧是拼音文字无法体现的。

  除了精美绝伦的中国古典诗歌之外,即便是其它汉语言文学作品,一旦转译往往就会损害文意或是影响阅读理解。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尤其是孟子、庄子、荀子的经典作品,因其整体节奏的优美和谐也往往难以转译。这些文字虽然过去两千多年了,今天读来仍然抑扬顿挫诗意盎然。而拼音文字即便是莎士比亚时代的作品,今天读来都佶屈聱牙。

  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字作品翻译成拼音文字就必然降低了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艺术档次,这又怎么能反映出汉语作家作品的真实水平呢?屈原、李白、苏轼的伟大诗歌作品一经翻译,如果凭译本,他们最多算是三四流的诗人了。

  相反,一些外国诗人作家的作品经过中国诗人作家的出色翻译,往往就能凭借汉语言文字诗性美的凸现而提升档次。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要数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首普通诗作了。经鲁迅先生的翻译加工,原本自由体作品变为语言工整而且有韵脚、琅琅上口的名篇了。还有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自白派”诗歌,就被诗人岛子和赵琼的翻译加工而声名鹊起。

  基于上述原由,笔者认为中国人实在没有必要重视拼音文字作品语系的诺贝尔文学奖。笔者一向秉持人与人、国与国平等的原则,但是,就语言文字而言像茶叶、瓷器是有差级的。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中华文化及其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字的复兴,而指望西方只懂得拼音文字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青睐,无异是天方夜谭。如果有一天,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能娴熟地阅读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汉语言文字作品,那就是中国文化及其中国文学在世界勃兴之时。中国的诗人作家们应努力创造并期待着这一天,而不是期盼西方人设立的某个文学奖项。


    【信息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石剑峰  谭振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4 22: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天鉴日 于 2010-10-4 22:42 编辑

《POETIC·诗歌报月刊》总第25期目录

出版日期:2010年3月31日

·卷首语:我有话要说!(石生)

●[中国诗歌人文地理](栏目主持:小鱼儿)
P4  镜头中的江南诗意小城——海宁(摄影小鱼儿)
P6  中国诗歌之乡——浙江海宁简介
P7 海宁诗人选读——王学海

●中国当代诗坛名家译介(中英对照)
中国第三代诗人专辑(一)(栏目主持:海岸)
P12  西 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P13 海 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 十个海子
P15 王家新:一个劈木柴过冬的人
P16 于 坚: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河流
P18 韩 东:有关大雁塔
P19 柏 桦:生活、悬崖
P21 欧阳江河:黑鸦、手枪
P23 翟永明:渴望、独白
P25 宋 琳:答问
P27 陆忆敏:沙堡、可以死去就死去
P29    RANSLATORS BIOS (译者简介)


●红颜诗国(栏目主持:潇湘妃子)
P30 席芷诗选
P35 袁雪蕾的诗

●好诗选读(栏目主持:方悄)
诗歌报论坛诗人13家
P38  黑银:无题/下面
P38  花语:单恋多苦啊、多余
P39  幻中行:上啊、和谐社会
P39  静听夜雨:舞台、时间之伤
P39  苦李子:漠、弈
P40  李清荷:爱成什么样子了、依旧
P40  山东诗韵:创造者、风中的祈祷
P40  三桃花:毛毛虫、一盏灯、倒树倒了春寒
P41  霜白:相信、年轮
P41  霜儿:困局、出走
P42  踏雪迎风:月朗、尘染
P42  闲云不语:折叠、清明断想
P43  这里有阳光:办公室随想(三人行)、关于桥
P44  紫陌秋桐:看海、一贫如洗

●主编视角·作品选读(选稿人:石生)
P45  温经天自选诗10首

●如歌的行板·散文诗之页(主持:小鱼儿)
P49  熬宴(秦华)
P50    一寸光阴(王迎高)
P50  雪莲花(包建国)

●诗人随笔(栏目主持:石生)
P51  GDP啊狗的屁(冰马)
P53  世味秋荼苦——序《石生诗选》(方悄)

●诗理论/Master(栏目主持:小鱼儿)
P56  二00九年的河南诗歌(单导)

●在线专访(主持:无哲)
P61  在线访谈:诗人柏铭久做客诗歌报论坛
(活动主持:云梦心曲  这里有阳光  文字整理:无哲)

●信息台/NEWS(整理:阮美慧)
P64  冬日的暖流——诗歌报合肥朗诵会隆重举办
P64  诗歌报网站2010年迎新年茶话会在上海举行

●其他
封二:冬日的暖流——诗歌报合肥朗诵会剪影
封三:诗歌报网站2010年迎新年茶话会剪影
[名家名作回顾] 陈东东:雨中的马(封底)

总 顾 问:谢 冕  乔延凤
美术顾问:严 力
翻译顾问:梅丹理  海岸

[编辑部]
主  办:诗歌报网站
地  址:中国·上海  吴兴路277号1003室
电  话:86-21-54656795
主  编:小鱼儿
副主编:石生、方悄
责任编辑:祝凤鸣、蓝角、小鱼儿、石生
                  潇湘妃子、无哲、茱萸、肖水
                  清风冀、方悄
美术编辑:阮美慧
(本期发稿编辑:小鱼儿、石生、无哲、潇湘妃子、阮美慧)

[出版发行]
纸质版本(POETIC·诗歌报月刊)出版
出版机构:田园书屋(中国香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817-6224
销售代理:田园书屋(九龙旺角西洋菜街56号2楼)

http://www.shigebao.com/html/articles/13/33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4 22: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译还是意译



梁小民



  最近读了几本译过来的侦探小说——恕我不点名了,以免引起法律纠纷。觉得读起来不通畅,本来是为休息的,结果却很吃力。由此想到一个人们经常争论的问题:翻译是应该直译呢,还是意译?
  这个问题曾被鲁迅先生上纲上线,与文学的阶级性联系起来。鲁迅先生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缺一点宽容精神,如今他已不是神了,这个问题也可以就事论事了。先人提出译文要“信、达、雅”。这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要求,说说可以,但不容易达到,也不能以此标准要求一切译著。而且,“信、达、雅”不是量化标准,每个人的感受不同,用这个标准时,尺度的把握也不同。可以把“信、达、雅”作为一个追求的境界,而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
  我的想法,就专业书籍而言还是要以“信”为主。当然能“达、雅”更好,但绝不能为了“达、雅”而放弃“信”。凯恩斯的《通论》中文版至少有两个译本。一个是徐毓栩先生的,译的名字相当“雅”,但不甚准确,“信”差一点。高鸿业先生译的本子,“雅”差一点,但相当准确,且有许多注译。高先生的确下了工夫,这个译本可以称为经典。附带说一下,高先生译的本子许多还是“信、达、雅”兼备的,不过是以“信”为宗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就是如此。“文革”前商务印书馆出版不少译著,译者皆为名人,文字功底自不必说,但专业性差一点,不甚准确,有的让人甚至不明就里,比如把英文的“slope”译为“斜坡”,而不知道这个词在中文中应该是“斜率”。所以我曾想建议把以前重要名著的译本再译一次,起码要改正“斜坡”这样的译法。如要重译,重点是“信”。换言之,专业书还是以硬译为主。
  但小说类书还是以“雅”为首,硬译了反而不好。鲁迅先生译的《死魂灵》就是硬译的,且是从日文硬译过来的。如果日文本是从俄文硬译过来,中文本又从日文硬译过来,岂不硬上加硬?如何看得下去?过去因为这本书是鲁迅译的,鲁迅又把译书和文学的阶级性联系了起来,所以也没有人敢再译一本。现在好了,所以《死魂灵》又有了新译本。
  其实从其他文字转译过来没关系。我非常喜欢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小说(当然太溢美了,个人感觉)。所以,看了高植等人的译本,也看过这本书的英文本。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董秋斯先生从英文本转译过来的中文本。这个译本可以称为“创造性翻译”。据说英文本的译者就是“创造性翻译”,所以在各种英文本中评价最高。董先生当年患病休养,闲来没事开始翻译《战争与和平》,一边看,一边琢磨,最后译出来,也不追求名利,把译本作为一种治病的方法。作为休闲,没有赶任务的问题,译出来的东西自然好。我也对照英文版看过,译得的确好,这里有一个译者的心态问题。当年董先生译书时,心态是从容的,没有考虑成本—收益问题,只求自己满意。现在的人译书功利心太强,译着书,想的是“毛主席”如何飞起来,只求速度而不求质量,而且知识、文字的修养也“稍逊风骚”。
  让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的是《基督山恩仇记》的两个译本。一个是经济学家蒋学模解放前译的本子,是意译的,“信”就是故事情节忠于原著,但根据中国人的习惯追求“达、雅”,读起来甚为通畅。“文革”后出版社印了这个本子,一时洛阳纸贵。以后又出了一个全译本,我也买了一册,读完感觉是一个“硬译”本,很全也很“信”,但我几乎读不下去,如果读者不接受这种译法,你再认真、再“信”又有什么用呢?我还是非常怀念蒋学模先生的老译本。当时,收入不多,小说买不起,只是借来看一看,现在想买一套而不可得了。
  中国人、外国人写小说、讲故事的风格不同,读者阅读的习惯不同,把外国文学作品硬译出来效果就不一定好。研究外国文学的人当然希望“信”。但我想,翻译小说主要的阅读对象还是你我这样的休闲者。何况真正研究外国文学的人还是应该看原文,再好的译本都是对原著的背叛。原作的风格、语言之美,只有读原文才能体会出来。对绝大多数我这样的读者,读外国小说就是要读一个故事。译者何必费那么大劲去硬译呢?新全译本《基督山恩仇记》就是这种出力不讨好的硬译。
  不过译小说再意译也不能随意到林琴南先生翻译小说的程度。林先生不懂英文,是让别人先把故事讲出来,他再按中国人的习惯编的。这未免太随意了,一点“信”都没有,“达、雅”有什么用?翻译毕竟不是自己创作。就算懂英文的严复先生译《天演论》的译法,今天也不能用。那么标准是什么呢?恐怕不是我这样的读者能下的。但我可以提供一个样板:在我所读的英译小说中,我认为译的最好的是张谷若先生译的《德伯家的苔丝》。在我看来,这就是“信、达、雅”的样板。一个英语老师告诉我,他们上翻译课时就讲张先生译的这本书。用原文来对照,称其为样板名符其实。张先生的接班人在哪里?
  (摘自《东方早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4 22: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山雅集•奥登集”在广州举行 呼唤文学先锋精神  (阅279次)


--------------------------------------------------------------------------------


    诗生活通讯社(本社记者子石)2010年9月28日晚间综合报道  2010年9月25日,由《零点》诗刊、《诗歌与人》诗刊主办的“东山雅集•奥登集”在广州举行,在雅集上,与会主编、诗人、小说家、评论家们纷纷就当下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的泛滥、腐烂提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反思了这二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的进程、展望未来新的文学气象,并重点畅谈了对先锋与先锋文学、实验文学的看法。在雅集之前,主讲嘉宾向雅集提交了近十篇论文。
    雅集嘉宾:陈陟云(诗人)、文能(《佛山文艺》主编)、鲍十(《广州文艺》主编)、王薇薇(《佛山文艺》副主编)、谢有顺(评论家、中山大学教授)、龙扬志(评论家、暨南大学博士后)、张鸿(《作品》编辑)、茱萸(评论家、同济大学硕士)、黄礼孩(诗人、《诗歌与人》主编)、世宾(诗人、评论家)、艾云(作家)、东荡子(诗人)、安石榴(诗人、《新快报》编辑)、拉家渡(诗人、珠江国际诗歌节策划人)、谭畅(诗人、评论家)、倮倮(诗人)、苏一刀(诗人、一刀中文网CEO)、姚伟(作家、《花城》编辑)、盛慧(作家、《佛山文艺》副主编)、谢湘南(诗人、《南方都市报》编辑)、胡雁然(翻译家)、郑小琼(诗人、《作品》编辑)、陈肖(诗人)、赖敬清(伺酒师)、梦亦非(《零点》诗刊主编)

    学术主持:世宾
    主题:A、媒体推动文学实验。B、反对现实主义的新文学精神。
    主办:《零点》诗刊、《诗歌与人》诗刊

相关链接:

    东山雅集是由《零点》诗刊发起与召集、投资、《诗歌与人》协办的一个高端文化沙龙,其口号是“低调的奢华,思想的盛宴”,坚持小众化、精英化、长期化、前瞻性,自2010年5月开始已来,已成功举办了4期,以其在话题方面的严肃性、嘉宾上的精英性,在中国文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吸引了众多媒体与研究者的目光。
    第一期东山雅集为“泰戈尔集”,在广州东山卢苑会所举行,主题为“一个人的诗歌史”、“仿真写作”,主讲嘉宾为评论家、诗人刘春、世宾;第二期东山雅集为“屈原集”——女诗人会议,在三水“杜马禅园”举行,主题为“女性诗歌”、“软诗歌”,主讲嘉宾为海南省作协副主席、《天涯》主编李少君、谭畅;第三期为“辛波丝卡集”,在汕尾红海湾得胜宾馆举行,主题为“重塑南方文学的信心”——广东诗刊主编与评论家会议。第四期为“奥登集”——先锋杂志主编会议。9月25日在广州举行。
    每一次雅集,主讲嘉宾须提前向雅集提交论文。

    【信息来源:诗生活网信息资讯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4 2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4: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童天鉴日 的帖子


    他没有读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梁实秋在我看来是伪君子。在他拿腔作调,温文尔雅的背后,做过多少下作的事?鲁迅,虽然“锱铢必较”,倒是个堂堂正正,胸襟磊落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4: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萨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的墙(英文译作: The Wall, 1937-1939).

The Wall, the title piece of his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depicts the emntal activities of a solder in prison waiting for his execution and illustrates that the fear of death is the wall between life and death, through which one can break and obtain the freedom of living.
P265, 西方文学纲要及选读,左金梅主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郑永慧译,选自《<厌恶>及其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4: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荒诞、自由选择和他人既是地狱
  这是一个有着很强烈的真实感的故事,以至于很多人都把它看作一部写实的作品。但其实这又远远不止一部写实作品那么简单。
  其实很明摆着的,萨特又再一次向我们玩弄了他的存在主义,“荒诞”、“自我选择”和“他人既是地狱”如同隐身的幽灵自始至终地贯穿着整部作品。
   荒诞
  阴暗潮湿的监狱,三个衣着单薄的死囚,两个无政府主义抵抗分子和一个完全无辜的青年。在死亡前夜的思考让他们经历了从理智到迷失再到小便失禁的混乱,极刑威慑下意识的土崩瓦解在营造了灰暗阴郁的氛围的同时,也推动了故事一步步地走向了荒诞,或者说荒诞本身就是一步不离地伴随着故事的发展。
  荒诞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内核,又在最后一刻面包师的话语中得到了彻底的爆发。但荒诞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在整部作品中,荒诞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贯穿始终。
  从胡安无端被捕的荒谬理由到比利时医生的出现,三个“死亡的人”和一个冷漠的安慰者之间不痛不痒的对话,间断的理智和一次次相互之间矛盾的无果而终,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了俘虏面对死亡时的思维混乱和局外人的漫不经心之间的悖论。而当伊比埃塔艰涩而牵强的洞穿死亡的意义(?)之后意外获得了一个生存机会的时候,他似乎仅凭固执的本性坦然地选择死亡,于是当他抱着死前愚弄施暴者的心理编造了一个喻意深远的地址之后却又反被荒诞的变数所愚弄。到此荒诞理性的爆发了。
  我们可以尝试把作品之中的荒诞分成两种:一种是外部世界的,比如胡安的被捕,比如长枪党向他们宣布死刑的时候甚至没有完全弄清楚他们的身份。这样的荒诞在作品中的出现在让人感叹世界本身便充满了不计其数的荒诞的同时,也是和人们内心的荒诞相适应的。
  而一种荒诞就是内心的,自发的荒诞。当伊比埃塔意外获得了一个生存的机会的时候他却因为选择了死亡。伊比埃塔作出这样的选择,并没有受到某种主义的激励和鼓舞,也不为任何道德律令所约束。从大的角度看开来,他并不是为了西班牙抵抗运动的胜利;从小的角度说开去,他也不是从出于对友情的忠诚或对某个人的崇拜。甚至他已经在一夜的自我思考中放弃了历史、回忆和爱。他说,这仅仅就是因为“固执”。固执即非主义,又非目标,而只是一种状态。我们可以理解说,他的选择完全不是出自一种理性,而纯粹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行为。对自己的生死都可以以这样一种非理性的方式置之,放弃生存而选择死亡,这个决定难道本身不充满了荒谬性么?这样我们推开出去,似乎萨特认为一个人作出选择并不需要根据确定的标准与明确的理由,也就是说不需要绝对依靠理智行事(?)。
  而和伊比埃塔相反,他的战友格里出于求生的愿望而藏身于公墓,恰恰使伊比埃塔胡编乱造的恶作剧成为事实。两个人行为的结果都与自己原先设定的行为动机大相径庭、背道而驰,这使得两种选择和整个故事的结局都呈现出一种荒诞。
  而我们讨论的这两种荒诞,即外部世界的荒诞和内心世界荒诞的相契合的点就在于,任何人的选择都因无据可依而呈现出偶然性,于是这个世界就因人的随心所欲而充斥着俯首皆是的偶然性,并进而因此呈现出一种荒诞。在萨特的理论中,或者进而推开出去的泛泛而论,善与恶不是绝对的。
   自我选择的悖论(?)
  在面对死亡,生命还剩下不到十二个小时的时候,伊比埃塔的不断的自我思考和心理活动在不断向死亡逼近的过程中也在缓慢地契合着自我选择的步调。
  从情绪上来说,他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从空白到故作镇定到恐惧到万念俱灰、选择死亡的过程。而从心理上来看,在极刑前对社会他摒弃了他者甚至爱人,对世界和历史他选择了完全的遗忘,进而对死亡自觉而又坦然地接受,但当某种意义上的超脱撕碎了欲望和生念的时候(?),荒诞在隐匿多时后浮出水面。
  作品发生的情景设置颇有意味的。墙内封闭的世界,临行刑前的最后一晚。这些极为严酷的周遭环境,也能更加贴切地表现出世界的荒谬性和生存的孤独性——存在主义永恒的命题。毋庸置疑,在这个荒诞、无助的世界里,即便人的力量在微不足道,仍然是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我们仍然能够用我们的主观意志去作出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选择。人的自由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路。正如同伊比埃塔在一晚的内心煎熬之后选择了地狱,选择了死亡,选择了对待世事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这些都是他能够掌握的。然而,伊比塔的选择是在他人所做出选择的包围之中的,譬如长枪队法西斯或者是那个胖子队长。其实,任何一个人的选择都关乎着其他人,也相反地会受其他人影响。
  这就牵涉到另外一方面了,自由选择的过程会受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自由选择的结果又常常是没有人可以掌控的。我们可以分析这样一个事情。三个人在监狱里时,他们对于饥寒的态度不尽相同,汤姆选择毫无意义的反抗和牵强的、掩饰的喋喋不休。胡安的恐惧彻底击垮了自我并妄图得到医生的救赎。伊比埃塔由对自己内心恐惧有意识的压制导致了麻木,进而摒弃他者而主动选择死亡。三者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但意志上的自由选择还是受控于外部世界的不确定因素,不难发现其实这种因素正是造成荒诞的真凶。
  我们在意识上和行为上拥有着自由选择的权力和自由,而放在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我们所作的自由选择又是在他人的自由选择围绕之中的。同时自由选择的结果却又是受到许多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难以掌握,这就是这个世界如此荒诞的真正原因。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我们可以选择自由选择的方式,却不能选择自由选择的结果。初衷、动机和最终结果的相背离,这就是自由选择的悖论。
   他人既是地狱
  在这部作品中,“荒诞”是风格,“自由选择”是隐藏其中的一个哲学命题,而“他人既是地狱”则是作品所阐述的一个重点。
  文中,伊比埃塔自始至终没有对两位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抱有任何好感,哪怕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怜悯和亲切感。
  比如文中刻画汤姆和伊比埃塔的关系。虽然只是一些细微的细节描写,却同样能够感受到两人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都带有过于强烈的自观性,对方的感受如何并不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和自己交流甚于和对方交流。无疑,这样的交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再如作品中伊比埃塔的走动都会使汤姆“猛惊”一下,并对伊比埃塔的举动投以仇恨的眼神。或许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命运的驱使才使他们相聚,除此之外,丝毫没有其它的东西存在。而对于胡安,伊比埃塔也不会太在意他的存在。他人也只是为他们自己存在罢了,既然生命对伊比埃塔而言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那么他人对他而言当然也是无意义的存在。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另两人所表现出的态度同样是自我而排他的。譬如胡安甩开汤姆善意的手臂,汤姆向伊比埃塔投来仇恨的目光,诸如此类。或许是死亡的恐惧瓦解了理智而催生了失常的愤怒,但这至少证明了三个人都是孤独的,对彼此都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心怀芥蒂。
  另外在囚室中另一个人物——比利时医生的存在则让“他人既是地狱”这个命题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他的出现显然是加深了故事的灰暗色调,让人感叹世态的炎凉。对比利时医生而言,这三个即将被处以死刑的犯人的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他只是把他们当成是观察人临死前生理症状的试验品而已。又譬如比利时医生和胡安的对话,胡安显得慌张、畏惧而又幼稚,而比利时医生却是以一幅居高临下慈父般的形象,以路人般的冷漠回答他的问题。正如伊比埃塔所说的那样,囚室中三个是死了的,姑且存活着的是奄奄一息的躯体,而医生则是活着的,而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活着的人对死亡的人的居高临下。
  “他人既是地狱”是萨特存在主义的重要命题之一。人和人之间是始终存在着隔阂的,就算身处绝望之地,这份隔阂也不会消失半分。自身和他人就如同水和火一样,是不相容的。这就完美地契合了《墙》这个题目,人与人之间始终隔着一堵墙,“人对人是狼”。
  《墙》可以看成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在文学史上的又一份宣言(?)。而“荒诞”、“自由选择”、“他人既是地狱”这三个存在主义名词则是贯穿《墙》的三条主轴。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34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5: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2
What the Moon saw, by Hans Christian Anderson (1805-1875)

Second Evening
YESTERDAY,” said the Moon to me, “I looked down upon a small courtyard surrounded on all sides by houses. In the courtyard sat a clucking hen with eleven chickens; and a pretty little girl was running and jumping around them. The hen was frightened, and screamed, and spread out her wings over the little brood. Then the girl’s father came out and scolded her; and I glided away and thought no more of the matter.

“But this evening, only a few minutes ago, I looked down into the same courtyard. Everything was quiet. But presently the little girl came forth again, crept quietly to the hen-house, pushed back the bolt, and slipped into the apartment of the hen and chickens. They cried out loudly, and came fluttering down from their perches, and ran about in dismay, and the little girl ran after them. I saw it quite plainly, for I looked through a hole in the hen-house wall. I was angry with the willful child, and felt glad when her father came out and scolded her more violently than yesterday, holding her roughly by the arm; she held down her head, and her blue eyes were full of large tears. ‘What are you about here?’ he asked. She wept and said, ‘I wanted to kiss the hen and beg her pardon for frightening her yesterday; but I was afraid to tell you.’

“And the father kissed the innocent child’s forehead, and I kissed her on the mouth and ey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9-28 11:15 , Processed in 0.10842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