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童天鉴日

【二月茶馆】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3 20: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埃文河天鹅 的帖子

因为黄新渠老教授也没有收到,所以我手里的两本,就给你们二位了。请天鹅君注意查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04: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息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驻华使馆称北京的空气已经糟糕到了无法检测的地步

核心提示:美驻北京大使馆21日独立检测结果显示,北京该天空气污染程度“超过了可检测的最差水平”。08年初,美国使馆在使馆大楼上建立了空气检测站,其发布数据常和北京官方有出入。中国环保专家称美使馆数据不全面。

  据2月2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21日的北京因为大雾,空气污染达到五级“重度污染”,成为2011年首个重度污染天。而据法新社报道,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当天的独立检测结果显示,21日北京的空气污染程度“超过了可检测的最差水平”。

  根据北京环保局发布的数据,2月21日北京大多数地区的空气质量等级为最低的五级,属重污染,“老人和儿童应避免外出”。同一天,美国使馆则用“危险且超过指标”形容当天北京空气质量的检测结果。法新社称,该词的意思是说,空气质量低于可检测的最差水平500点。而根据美国标准,500点是空气污染的最高指数,对所有人都构成健康危害。

  《环球时报》记者22日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了解到,从2008年初开始,美国使馆开始在使馆一大楼上建立空气监测站,并在其“推特”网页上每隔一小时更新有关数据。但其数据常和北京官方发布的数据有出入。2009年7月,美国使馆发言人澄清说,美国使馆的空气监测站仅提供使馆大楼区域的空气质量信息,无法监测全北京空气。而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位于北京的繁华地带,车流较多,空气污染一般较北京其他地区严重。

  据悉,美国使馆的检测数据采用美国环保署的标准,即监测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数量,而北京市环保局的监测对象为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美国大使馆发言人称,使馆检测北京空气是出于使馆工作人员的健康考虑,让他们了解自己工作地点的空气质量。2010年11月,美国大使馆曾用“疯狂得糟糕”形容北京的空气污染程度,后因“用词不当”删掉有关表述。

  对此,中国环保监测专家表示,北京有一套完整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综合了分布在全市27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的数据。而美国使馆仅通过一个监测点位的数据来对一个区域空气质量做全面评价,是不科学的。

  法新社21日还称,北京众多火力发电厂和街道上480多万辆汽车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点评

当天确实严重,车上铺满尘沙。24日开始,晴空万里啦!  发表于 2011-2-25 1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08: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卧龙先生 发表于 2011-2-23 20:52
回复 埃文河天鹅 的帖子

因为黄新渠老教授也没有收到,所以我手里的两本,就给你们二位了。请天鹅君注意查 ...

谢谢卧龙。第一次见报,很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09: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北方大旱,大部分地区粮食绝产已成定局。最近的蔬菜粮食格外昂贵,直接原因就是北方大旱。

点评

是啊,近期在做增雨增雪作业。所以天空是雾蒙蒙一片  发表于 2011-2-27 1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05: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息来源:环球时报

核心提示:加拿大外交部长在访美期间对“中国罪犯逃往加拿大”发表看法:那些逃犯应被遣返,并越快越好,保证他们接受正义的制裁。近年来,中国对西方国家施加压力,确保他们不给贪污或诈骗犯提供庇护。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十大通缉诈骗犯之一的曾汉林已被加拿大遣返。

  据外电消息,加拿大外交部长劳伦斯•坎农在访美期间对“中国罪犯逃往加拿大”问题做出了回应。他指出,考虑到中加关系的重要性,那些身在加拿大的中国逃犯“理应被遣返”,并且这个进程“越快越好”。




  据法新社2月23日消息,坎农在访问纽约期间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他表示,加拿大与中国并没有缔结引渡条约,在中国犯罪的中国籍逃犯本应由加拿大本地法庭对进行处理。但坎农同时指出,他已经向中国外长做出承诺,加方将“尽一切努力确保这些人最终能被遣返中国并接受正义的制裁”。

  坎农还说:“从中加两国关系的层面来考虑,中国逃犯遣返事宜已经刻不容缓。”

  报道称,近几年来,中国正在对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西方国家施加压力,以确保这些国家不会为那些犯下贪污或诈骗等罪行后潜逃的中国人提供庇护。在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十大通缉诈骗犯之一的曾汉林已被加拿大遣返。此人曾在成都采用虚假手段骗取数千万元巨款,于2004年潜逃至加拿大。加当局拒绝了曾汉林的避难请求,并称他对自己“回国后可能遭受酷刑或被处死”的申诉毫无根据、纯属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05: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触目惊心的灰棕色:美宇航局卫星拍摄华北平原污染照片(图)

本帖最后由 自娱自乐 于 2011-2-25 08:19 编辑

消息来源:网易探索


核心提示:美国宇航局卫星日前拍摄的一副照片显示密的烟雾正笼罩在中国的北部平原地区上空,烟雾非常浓厚,呈灰棕色,以致于很难看清楚地面上的情况。





  上图是2011年2月20日上午11点35分,由美国宇航局的Terra卫星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计(MODIS)所拍摄的气象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浓密的烟雾正笼罩在中国的北部平原地区上空,烟雾非常浓厚,呈灰棕色,以致于很难看清楚地面上的情况。北京机场在同一时间的气象台所公布的能见度仅为3公里,而下午的能见度又下降至约1.8公里。

  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冬天里,经常会因为污染气体的漫延而出现浓雾天气,今年北京的浓雾天气已于一周前开始出现。

  目前还无从得知2月20日的这场浓雾中具体含有哪些污染物,但其中很可能含有黑炭、烟尘和地面臭氧等气体。烟尘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特别是柴油和煤)、木材和其他生物燃料燃烧而释放出来的。这个过程还可能会释放出若干化学物质,然后在阳光的作用下形成臭氧气体——甲烷,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而在中国,煤炭是用于家庭取暖、做饭和制造能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燃料。

  烟尘和臭氧都会伤害人类的呼吸系统,长期吸入会对肺造成损害。同时,臭氧也会危害植物,造成粮食减产,而烟尘和甲烷(可以生成臭氧的一种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气体。而事实上,联合国本周所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未来的40年中,减少黑炭和甲烷的排放量,将会把因气候变暖而不断上升的全球温度降低一半以上。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对烟尘和甲烷的排放进行控制,全球的温度变化在短期里可控制在摄氏2度以内。

  由70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小组将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交16项相关的控制措施,如使用可以对燃料进行完全燃烧的炉灶,在汽车上安装粒子过滤器等等,这都能利用现有的技术来大大减少黑炭和甲烷所带来的大气污染。而这些措施也能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粮食生产,防止至少250万人死于大气污染。

  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烟尘排放量最高,所以他们将会非常容易地看到减少污染气体排放而带来的经济和健康方面的益处。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可以参阅对美国宇航局的主持该科学小组的气候学家德鲁·辛德尔的采访文章《净化空气在短期内可以限制气候变暖现象》。

  美国宇航局通过多种传感器(包括MODIS)来对全球的污染情况进行跟踪,同时,目前最昂贵的用于对烟尘进行监测的传感器将安装在一颗名为Glory的新卫星上,计划在2011年2月23日发射升空。Glory可以对大气中各种粒子进行区分,从而监控那些人造粒子(如烟尘)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0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天鉴日 于 2011-2-25 00:17 编辑

韩作荣 《人民文学》副主编

 


今天谈诗歌的技巧,题目是诗歌的诞生,就是怎么来写一首诗歌。

这是个大而又大的问题,到底怎么写?艺术的东西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可以学习的,只有百分之五是天份。世上的诗歌很多,都可以模仿,等到你自己上了一个高度之后,才可以把它们忘掉。如果没有相当的模仿,你想达到一定的高度是不大可能的。

诗歌有没有技巧,我想从不同侧面谈谈不同的诗歌的写作问题。

分六个方面。

一、诗的节奏和语调

节奏是诗的生命。节奏对诗歌来说特别重要,就象大海有潮汐,一年有四季,人有一定的脉搏一样。当然节奏不应是种空洞的声音,内容也是很重要的。

一些中外的大诗人,我在看一些书时都有这样的体验,他们在写一首诗的时候,总是先有一种叮叮当当的节奏,他把这个节奏捕捉住了之后,才写出好诗来。诗人在写诗时是先在寻找第一行诗,因为第一行就大体把节奏和调子定下来了,所以第一行就决定了后一行,象一首乐曲一样。所以对于很多诗人来说,把握节奏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觉得有些诗内在的节奏和韵律很好,也要分开看,看是什么诗。

有人说,一首诗,或者是诗的第一节,往往就表现出一种特定的节奏,然后才……

另外,我觉得情感、情绪、生命的生存状态决定了节奏,也决定了诗的语调。比如说宁静、欢快、低沉、灰暗等,都与人的精神状态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与绘画的影调是一致的,通过色彩已经把人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了。

如何表现宁静?乐人说用十二支定音鼓,画家说用宁静的色彩,诗人用静的词。

一种比较沉闷的、压抑的上去又下来上去又下来的调子,就形成了一首诗的宁静节奏。

 

二、诗的敏感与发现

我觉得对于一个写诗的人来说,任何时候有没有艺术敏感我觉得是致命的。有的人善于发现被俗常掩盖的精采,从生活中发现不易为人所发现的真正动人的东西,拍下来之后人们才发现还有这样好的东西。

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东西,在有艺术感的人眼中,时时都有值得发现的东西,艺术就是找回这种遗忘,使它从日常的生活中显现出来。

我记得四川一个诗人,写一个苍蝇在玻璃上留下的痕迹,就写因为有了苍蝇的痕迹才使你知道那块玻璃的存在。所以我在海边转的时候,十多年前,我把水一次次盖过礁石,写在诗里的时候,也是揭示这样一种人的生存状态。

诗人当中最推崇的,比如说吃一个公鸡,你把什么都吃掉,就把骨头留下。很多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一旦进了厨房,就成为了垃圾。如根、如骨头,在厨房都是进垃圾的东西。这说明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很多富有启迪的事物,最难写的诗也往往是这方面的。有时现实当中,确实有很多东西,就象音乐的存在就需要季节一样。

对于诗的敏感和发现,有人说真理自行设定在事物中,这是一种重发现的东西。我觉得真理最初在自然状态,诗也取决于非凡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读美国诗人写的《保持事物完整》,就不象诗,但发现比哲学家的发现更有意味。海德格尔曾说,艺术是哲学的基础。诗歌是感觉的本源的东西,而哲学是把这些东西提炼形成思想精华。

即使是重发现的诗,也应当有生活的原创性。

这世上也许只存在两种诗,一种从感觉、感知的审美的角度;一种从历史真理的角度把握,从非美学角度把握。现在让我想到两个比喻,一种是桃,一种是核桃。

从核桃里出来的东西,它的核是坚硬的,水分极少,是重理性的东西。我在八十年代提出过一个写诗的观点,用抽象的语言去表达感觉,它不是去说明道理或阐述概念,就会有一种空阔的力量,在想象上也会增加很多的空间。有时越具像的表达,或许表达得越远,具象常使诗变得狭窄,受到约束。

 

三、通感、直觉、潜意识

国外曾经有两个试验,一个是把一个人放在一个与声音完全隔绝的地方,他一开始觉得宁静,后来感到可怕。另一个只是音频升高,只有在若即若离时耳朵就发痒,声音就进入肌肤里去了。这种现象后来引入一个词,叫通感。

人的感觉如果说有三种,一是外部器官产生的,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本身有平衡觉和运动觉,内部有痛觉等。把各种感觉打通,就是通感。如热,绝对是触觉,闹是听觉,把这两个词并在一起的热闹,就是通感相连。还有冷静,刺耳的声音等。

通感用得滥了,人们就烦了,为很多人所抛弃;如果还过多地用,就可笑了。

通感古已有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等。

把互不相关的东西硬往一起扯,往往产生一种别致的韵味。有些东西抽掉一些联系,会让人难懂,其实一旦破译了,就会觉得简单得厉害。

我无法吹灭你的眼睛,

就象吹灭一支蜡烛。

如果单有前句,很高。而非要加上后句,则没意趣了。

这类东西非常容易去考虑,可以随便去想。生命可以物化,物也同样可以生命化。

诗人的感觉与孩子的自然状态、狂人的胡言乱语、酒汉的颠狂有时是一样的。在天真、纯粹,没有社会污染的真诚方面,婴儿是成人之父。只有婴儿才能看清鬼魅的鬼影。

人格解体、交替人格、双重人格,是精神病和癔病患者的三种状态,有的作者在一种艺术感觉方面的不断发展,是与之非常相似的。所以诗人的精神病感觉非常普遍。

其实诗人的诗意直觉不可能是无意识,是处在无意识的边界上,是一种半透明的境界……是一种创造性精神的自由。

 

四、象征与客观对应物

这是一种与浪漫主义对应的诗歌写作方式,是一种反抒情的思路。主要观念是认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这种诗的本质是一种感觉和情绪。

在这一点上,世界上很多大诗人都有这方面的论述。

世界上只有感觉才是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不可译的,只有感觉可以译。一种语言本身译成另一种语言就象是地毯的背面,会看到一种画虎类猫的造作痕迹。

诗主要是捕捉感觉和激发情绪,只有善于激发这种情绪的人才是诗人。

如何捕捉呢?各种诗不一样。

美国的艾伦堡说,写诗要选择最动人的东西来写,如写一个漂亮的姑娘,最好写一个漂亮姑娘突然死掉,选择他的恋人来写,这样才刺激人。爱人之死的题材有三种写法,一种是写实的,两人怎么好,平实地写,直写到痛不欲生,把最让人动心的感觉描述出来;另一种手法如浪漫主义的,就象梁山泊与祝英台,化蝶的意境极其感人。象征主义写的话,就会和爱人之死一点关系没有,写整个城市在太阳落山之后的昏暗中一个人所感受的压抑、苦痛、灰暗、低落、沉重,就是一种情绪和感觉,而不是具体的写爱人之死。

所以象征是通过客观对应物的感觉来写作……如貌似单纯中写出一种本质。

单纯说得少是为了更强烈,有时说得多了反而不如少说。不是思想,而是诗想。有的人写了一辈子诗没写出来过象样的东西,总是想通过分行排列的文字来表达一种比较肤浅的思想,这些东西恰恰是容易成为垃圾的内容。

诗的内容不仅仅是事实、事件和内容的真相,诗性意义对于诗,恰如灵魂对于人……

所以我觉得写诗首先是感觉的敏锐,思想的独特……文学作品只有在感性和理性都达到极致并相互渗透以后,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这种写作方式在中外都有这样的论述。中国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又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一种写诗的三个层次之比。

 

五、体验和幻象

这是德国表现主义的诗观。它主要是重表现而不是再现。表现是一种享受和体验,是从内向外,而再现是从外到内。

肉体的感受是诗歌的意义。如果读一首诗没有脚趾都受到震撼的感觉,就不是一首好诗。现在的诗往往缺乏鲜活与灵动的东西,对人的冲击力很小。

假如诗都写得温文尔雅,只会叫人越来越不感兴趣。现在还有所谓下半身写作,这不符合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实在是一条歪路,它写的情事和性事往往沦入一种庸俗肮脏。

审美体验是心灵美学的一个范畴,有利于艺术的创造者。应当是一种领悟。

所以表现主义的诗观,重体验和领悟。

 

六、诗的多种语言表现方式

1、诗的展开式结构。这是一种传统的结构方式,象中国的四合院或寺庙一样,带一种升华式的结构方式。

2、诗的向心式结构。是意向派诗歌的一种表现方式,以英国庞德为首,所谓意象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最后发展到产生了象征主义的诗歌。

3、诗的高层次结构。就象层楼一样,在每层进去都有它的意味。

4、另一种暗喻。是一种单纯朴素纯粹的诗味,如同白描。

朦胧诗有句无篇,第三代诗则是有篇无句。写到一定高度,就并不注重诗的诗意。旧诗是用诗的语言去写散文,而新诗是用散文的语言去写诗。

如水中无月,语中无人。达到一种返朴归真的境界。

5、互不相关的碰撞。越是互不相关的东西碰到一起,越是能产生一种独特的新鲜感和艺术魅力。如忧伤象邻居一样突然到来;光象一只蜜蜂爬过水面;光是下山喝水的狮子;春天是正在脱衣的美女……好的比喻是由想象力和感悟力产生的,不象太阳象红汽球一样粗浅平常。

6、叙述意象。如果把一个比喻拆开分解扩张变成一种说话的语言方式,就特别有意思。

7、置之死地而后生。更多在爱情诗当中出现。口语化的精粹之句,往往比一千个比喻更有力度。



来源: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教学光盘2003年

点评

拜读  发表于 2011-2-25 0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0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卧龙先生 发表于 2011-2-24 18:42
下午逛了两个多小时书店,从书店走出来感觉脑袋晕晕的。购书两本 1 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园》2 卡拂 《当我 ...

这些书大概都有免费的电子版了吧。我也买过王小波的这本,还读过余华的活着,在书店里直接读的。好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00: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天鉴日 于 2011-2-25 00:12 编辑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也不错,大概是成名作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00: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天鉴日 于 2011-2-25 00:17 编辑

韩作荣 诗人 《人民文学》副主编

 



这次我讲的题目是《世纪末的中国新诗》。

如何评介九十年代的中国诗歌,在文学界应该说已经是滑入了低谷。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新诗已近死亡,文学已在边缘;另一种说法却认为当前正值繁荣阶段。

这两种说法其实各有道理。对应于八十年代的诗歌热,现在确实比较冷落。当年几乎每一个青年都写诗,达到一种狂热的程度。这种狂热在某种程度是诗歌政治化或社会化的影响,那实际也是不正常的。当时新闻等东西有纪律,没放开,所以很多人都从诗歌里去寻找心理安慰。这不是诗本身的问题,实际是社会政治上的问题。现在有焦点访谈,一般有什么事已不用诗来转弯抹角去说,诗歌就应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如果从诗本身来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艺术样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回顾三十年诗作,我们发现已没有多少可读性,而新时期的诗作却有不少的好作品。

以上两种论调,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无的放矢,实际根本是读不读的问题。好多人根本不去读诗,却妄加评论,甚至包括有些大家。这种做法是比较可悲的事情。

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时候,你想找一两首莫名其妙的诗,那是非常容易的。如果只是看了一两首看不懂的诗就认定整个都不行,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包括有些大家,他们对于诗歌的评介也只是代表他所坚持执行的一个观点。

主流诗歌和反朦胧诗歌现在读不懂的东西已经很少了,现在你翻开任何一本诗刊,现在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那种状况。

所以我觉得九十年代的诗有几下特点:

1、艺术上多元并存,异彩纷呈。

2、所有诗人的写作都与现实有了密切联系。

3、诗的叙事性已形成了新的美学原则。

4、一些优秀的诗人已进入了诗和自觉写作状态。

5、一些重要的作品确立了新诗的高度。

6、一大批新诗人的崛起已证明中国的诗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第二个问题:物质消费时代的诗歌处境。

有人对八十年代概括为思想的时代,九十年代则为物质的时代。所以刚才我说到八十年代的那种狂热,现在我出门特别害怕说自己是个搞文学的、搞诗歌的,那样容易被人以为是神经病。

从远古的史诗,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体现了一个强烈的英雄情结。诗歌的伟大力量在远古十分突出,宗教、战争、艺术是那时生活本身的主题,可今天生活的内容是做一件衬衣也需要二百多道工序,物化异化中人们的生活已特别紧张,你再弄点让人流泪的作品去给他看,他如何能接受?所以歌舞厅等等消遣的兴起满足了人们的放松欲望。如果说远古时文学靠口头流传的话,那么纸张的发明才使文学有了一个巨大的改变。哪怕一个短篇小说,刻在龟甲或竹简上该要费多少龟甲和竹子啊。人们在消费中有人研究发现了一个“四十五分钟定律”,就是不论干什么都不愿意费上四十五分钟去达到目的,包括买东西也是如此,时间长了就不再能有耐心。

过去在丝绸上写字,才使人语言凝练;现在有钱都可以出书,才导致了废话连篇。

现在还有几个人挑灯夜读,如果不是作家或文学爱好者,都不大容易这样去读什么文学作品了。我以前还写信,现在早不再写只字片言。现在发表,在电脑上只要自己弄个网页,马上就可以展现给大量的读者。所以现在是眼睛对脑子的征服,心脏对心灵的征服,文学已沦为影像的附庸。电信化已经明显呈现出一种替代书面文字的势头。作家们纷纷触电也就看得正常了。有人说,现在人与人之间语言交流已只占了百分之七,身体语言却能占到更多。有人说,现在诗歌有病,我说要讲诗歌有病,首先是社会有病。

前段我写过一首诗叫《女生动物园》,写的是把动物放出来,野兽成了一种自由状态,而人成了一种被囚禁的状态。

当然,也有诗本身的问题,确实有些人写的东西不让人读,象精神病一样,写些胡说八道的胡言乱语。看似高深莫测,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所谓超现实主义,有一种自由写作法,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是不可能读懂的。有的两个东西离得越远,就越有张力,好多人即使赞同超前主义写法,也不赞同过度地为了找所谓张力而胡说八道。

一个有钱没有钱,与写作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也没有绝对的关系。关于钱的说法都只指的某一个方面的论断,说法当然很多。不在于有没有钱,而在于怎么对待钱。中国人比较虚伪,其实有了钱未必坏,没有钱也未必好。关键看怎么用。

当然,有人说诗穷而后工,只有人处在一种困境,才会突发灵感和奇想。我经常写东西的时候,都只敢吃个七八分饱,为了不给饭撑得头晕。

雨果说,钱太多了,也只是零的后面再加无数个零。

所以钱太多也没用。当然钱少了也不行,说不为五斗米折腰,起码也应该家里有十斗米呀!

中国明朝的大贪官严嵩,诗就写得非常好。所以说文学更多在于天份,起码占百分之五,而这个百分之五比那个勤奋学习得来的百分之九十五更重要。并非文真如其人。

 

市场偶像并不能取代一切。信念、友谊、幸福等等是钱买不到的。人们知道有的富豪会自杀,而乞丐却活得长久,关键在于心里的感受。所以说不非得有钱才有一切。从这个角度来讲,语言应该是心灵的家园,如果人的生存只有反应的敏捷,而没有内心的丰厚;只有……这样的生活,是可悲的。

 

第三个问题:现实与诗中的现实。

一些作品要么只有现实没有诗,有的只是诗而没有现实。我们多年来,思想的垃圾很多。

过去《人民文学》有传统,比如早年的右派作家写的东西之后,写出的很多东西都与现实联系紧密。但也有很多时候受到干预,受到政治的影响。我们干预现实,实际也经常被现实所干预。

对有些问题,后来我们社里也知难而退了,因为一个杂志并不是一级行政机关。

就诗而言,牵扯到如何理解现实主义。这个词我们在认定时有很多说法,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定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比如抗日时期,如果还玩技巧、隐喻就没有意义。所以我特别赞赏一个印度诗人说的,房子着火的时候,应该停止歌唱,赶快救火。

匕首、投枪、炸弹,都是在需要时才有人欣赏。现实主义在诗歌中的体现,我觉得主要分两块,就是经历和体验。

九十年代风行的日常化、生活化的东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觉得句法里,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语言来反应,如象征、拼贴等。但无论哪种方式,它都是从诗中抽出来的,而不是从诗里说出来的。诗歌里不需要你在里面说清一个什么道理。

散文是散步,诗是舞蹈。

诗除了舞蹈的快乐以外,也就是除了它本身的愉悦和高兴以外,并没有更多其它的东西。甚至它有时能挽救人去自杀,能教育人,但也不能说明诗有说教等其它功能。

还有一个比方,散文是要吃饭,诗是酒。酒的最高境界是沉醉,而散文只是不饿。

现在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楚,诗也不押韵了。文学体裁的界限正在被打破。

小说散文就象家里的老婆,而诗就象情人。等等。

反正看大家怎么去理解。

去年我编了《二000年诗歌精选》,只有三个月就卖了一万册而再版,这足以说明还有很多人在看诗,也说明诗歌正在走向一个更新的阶段。

诗歌不能去直接反映现实,说明现实。废话、大话,往往是诗歌的大忌!诗人应该是看什么就写到什么,而是写什么才让人看到什么。

对现实的超越,应该是对本质的超越。

一个人会有悲哀、痛苦、喜悦。经验的现实是一种捕捉,诗歌的现实是一种内部打开。

 

第四个问题:叙事性诗歌写作潮流

好多人写所谓史诗,这是浪费纸张。叙事应该是小说的事,但艺术总在不断变化,就象时髦的时装变化一样。诗也是这样。诗歌大声朗诵,在街头嚎叫,人们一度可能热血沸腾,时间长了,就厌弃了。然后人们开始转入小声缠绵,时久了人们觉得男人都象女人一样软绵绵,又转到一个新的阶段。久而久之,就渐渐演变到现在的对叙事的追求。

但是从生存状态而言,多数的诗人的态度还是入世,是传统的,承认生存的需要,但又追求生命的意义。多少带点警句式的东西。注重在美学规范内寻找美……

所谓后新思潮,或所谓第三代诗人。他们是反新思潮的,他们越来越私人化、日常化、世俗化。

小说家如果稍稍偷一点诗的手法,就会备受赞赏。其实很多东西对诗人来说微不足道。其实现在好多小说家原来都是写诗的,但一改报告文学或小说,就得奖。如阿来、毕飞宇等。换一种方式去表达时,有一种天然的优势。

小说散文就是人的肉体,诗歌是灵魂,杂文是牙齿,哲学是骨头。

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决定了语言和一个人的写作方式。

当今实际有两种潮流,一种是知识分子写作;一种是民间写作。从这个角度讲,九十年代形成的诗歌潮流,是诗歌的叙事性。传统的叙事只是几句话交代,然后大量的开始抒情。它不可能跟小说一样。现在的新诗,是没有情节只有细节和日常生活场景、微妙的心灵阐述的叙事,它倾向于复杂,也倾向于单纯的事情。可以把一个复杂说简单,也可能把简单说复杂。

美是有异类的形式。人们总说内容重要,重于形式,但形式是内容的内在的有机方式,并不能说内容就决定了形式。好多人总把内容和形式分开,这是不对的。形式的重要我曾经讲过,就是说其实有时形式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精神。就象夏明翰就义时那种挺立的姿态和象狗一样的叛徒的形象就是一种形式的截然不同。但是形式必须得有发现,有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由于目光敏锐,有些东西端出来就非常深刻。诗歌有时不要升华,越升华就越难办。我们现在有些诗和典型的寺庙一样,一进门是四大天王,再是韦陀,最后升华一下,才到释迦牟尼。

现在的诗歌结构很多变成了一种电梯式,上一个摩天大楼,到哪一层停下来都可以,都会有发现。

诗人是什么呢?就是把习惯这根线扯断。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往往都是在人们非所见的时候,专注地深入下去,就会有所发现。

另一种叙事方式,是需要静下心来,让所有的毛孔都处在一种静态,才能读到领会。读诗是要静下心来的,必须晚上大家都睡了,怀着一种非常崇敬的情感来读,才可能理解真正的好诗。

一首诗能留下来的一点什么给大家记住就不容易了。

 

第五个问题:艺术的多元并存与诗歌的自觉写作状态。

整个二十世纪末的诗歌创作,已经失去了定论。好多人都认为自己觉得代表了现代诗歌发展的方向。正因为这种狂妄,正因为诗人的这种绝对化特性,才使得九十年代出现了关于诗歌立场的争论。

我觉得他们的这些分歧都是一条路上的分歧。也有区别,那也是可能走得越远,才会使人觉得越南辕北辙。有时诗观与诗作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诗观极新潮,但写的诗却很老套。

真正重要的是提出一些问题,而不是解答一些问题。

感觉的捕捉、新奇和意外,仍然是诗歌追求的东西。

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说出别人想说而说不出的话。



来源: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教学光盘2003年

点评

谢谢提供,阅读学习。  发表于 2011-2-25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6 18:08 , Processed in 0.11661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