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周塬

与鲁山诗友交流下“看不懂”的诗歌语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 16: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塬的论,有他两方面作品的实践经验在里边。一个是他的诗歌作品,另一个是他的诗歌评论作品。
这样的帖子,远比极少数眼高手低者的偏颇令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 2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行天下 发表于 2015-10-1 12:13
少数人断章取义,还狂妄至极,坐井观天而已!理他做什么?。。。

希望诗友们对诗歌中的意象化形成理念性的认知,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意象派概念的模拟和追逐。这需要时间过程,我们只能做能够做到的,供大家交流和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 22: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雪人 发表于 2015-10-1 15:43
黑朗老师这两组诗歌,从发表到现在,我读了很多次了,依然有味。喜欢

所有意象化成功的作品,都不会短暂为大家所抛弃,甚至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而表达直白的作品尽管上乘佳作其情感内涵与艺术性都是固定不变的,因为缺少可以丰富意味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 22: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5-10-1 16:37
诗歌的语言自然也不能停滞不前,把只有“读得懂”作为衡量是不是艺术或诗歌,是个人的局限性,我们不说存在 ...

感谢交流和支持,辛苦!{: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4: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

文、小雪人

钟声滑过云朵时,雨落下来
大珠小珠矗立在钟鼎的莲花瓣上
描摹铭文,以及“佛”

敲钟人,两袖秋风
一根木槌,撞醒花开花落
黄了秋草,枯了落叶

还在微笑


周塬:从雷声到云雨。联想进一步延伸到敲钟人和他的岁月,其间感悟,深敛诗歌的意象中,酿制出丰富饱满的诗意。仅此凝练七行诗在时间空间的纵横里实现生命的穿越,唯有意象化可以这样滴水见沧海,一念成穹庐。
钟声代替雷声,已从自然的表象赋予了诗性的意志,雨落下写实。落在钟鼎之上,滑动的水珠,沿着钟鼎的铭文带来诗意的感觉,引发联想而具象进钟鼎的莲花瓣上。钟鼎莲花无疑是佛,试图传达出来之星海心灵的消息。描摹细致的观察和入心的体会,实写更为衬托其间的佛意,带入感悟。
敲钟人,两袖清风。自出尘外,晨钟暮鼓陪伴着花开花落的岁月。远离尘嚣,清静安宁,看风雨如晦,与春花秋草共时光。就是诗题的《简》吧,简淡成一抹微笑,生命如此至简,不正是一卷无量经书?
虚实成像,由像如景,达到涵茹不尽的禅悟与诗意;以声写静,处有莲情佛意,正是境界成托。以微笑作结,非闲笔,回应佛心禅境,用典于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17: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韩鲁珩 于 2015-10-6 17:10 编辑
山城子 发表于 2015-10-1 16:37
诗歌的语言自然也不能停滞不前,把只有“读得懂”作为衡量是不是艺术或诗歌,是个人的局限性,我们不说存在 ...

感慨两句,首先看看语言发展史,明白诗歌在语言发展史究竟是个什么分量。再者,弄清楚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诗歌是最大利用语言文字这个交流工具来达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
1,诗歌的使命不是创新语言文字
2,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最好的服务就是让内容被读者理解。现在反而好,强调荒诞,离奇,魔幻等等,这是为交流还是装神弄鬼?????
3,不要把所谓的“诗人”真当回事情,看看这20年的现代诗歌,能被大家记住的名句只有一个“我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面朝大海,唇暖花开”大家也记住,可记住的恰恰是白话,俗语。
4,讨论问题的基础是翔实可靠的依据,否则就是虚无缥缈,没有任何价值的空谈。
5,弄明白诗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在文学领域位置和重要程度。明白诗歌的隶属和功能再谈诗歌或许更有说服力
6,尽量不要用那些不着边际的时空,多维,镜像等等名词科学名词来谈诗歌,现在写诗歌的人有几个是科学家,学者?真正理解这些名词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吗?不理解还玩弄这些名词,除了瞎唬没有别的解释。
7,讨论就要论到实处。这里的诗歌评论很少涉及诗歌的根本-------内容,境界,品格和情怀。如此,真有些糊涂,你们是否真是明白什么是诗歌?如果不明白的话,那你们究竟在评论些什么?
直言见谅

点评

与韩鲁珩朋友讨论:在楼下。  发表于 2015-10-6 21:11
那就请诗友对选读的作品评一下,让周塬与诗友们学习!  发表于 2015-10-6 2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2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15-10-6 20:53 编辑

与韩鲁珩朋友讨论:
1,诗歌的使命不是创新语言文字
韩鲁珩这个你说的很对。但,诗歌的本质要求必须通过创新语言才能吟咏出上乘之品。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通过活用绿字,而创新了语言。

2,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最好的服务就是让内容被读者理解。现在反而好,强调荒诞,离奇,魔幻等等,这是为交流还是装神弄鬼?????
韩鲁珩“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个你说的很对,也没人反对。但最好的服务,应当是提供优秀作品。口号一类的作品无疑“是让内容被读者理解”了,但绝非最好的服务。再,山城子没有“强调荒诞,离奇,魔幻”的文章。

3,不要把所谓的“诗人”真当回事情,看看这20年的现代诗歌,能被大家记住的名句只有一个“我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面朝大海,唇暖花开”大家也记住,可记住的恰恰是白话,俗语。
韩鲁珩这个说的根据不充分。“大家”——谁做过大家的问卷吗?

4,讨论问题的基础是翔实可靠的依据,否则就是虚无缥缈,没有任何价值的空谈。
韩鲁珩你这行字的“翔实可靠的依据”放在那里了?我没有见到呀!

5,弄明白诗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在文学领域位置和重要程度。明白诗歌的隶属和功能再谈诗歌或许更有说服力
韩鲁珩“翔实可靠的依据”亦须为这段指导摆出来,明明白白地摆出这里讨论的人都不懂,且能证明你懂。

6,尽量不要用那些不着边际的时空,多维,镜像等等名词科学名词来谈诗歌,现在写诗歌的人有几个是科学家,学者?真正理解这些名词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吗?不理解还玩弄这些名词,除了瞎唬没有别的解释。
时空,多维,镜像——这是一般概念。小学生可能有不懂的,中学生就都懂。大家都为繁荣诗歌走到一起,“瞎唬”何来?莫名其妙。

7,讨论就要论到实处。这里的诗歌评论很少涉及诗歌的根本-------内容,境界,品格和情怀。如此,真有些糊涂,你们是否真是明白什么是诗歌?如果不明白的话,那你们究竟在评论些什么?
直言见谅

诗歌的根本是如何呈现诗质——诗的本质。亦即如何用艺术的语言呈现真实的情思。山城子没有评论什嘛,只有一些学习好作品的用以交流的笔记罢了。
山城子问好朋友!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0: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5-10-6 20:32
1,诗歌的使命不是创新语言文字
韩鲁珩这个你说的很对。但,诗歌的本质要求必须通过创新语言才能吟咏出上乘 ...

什么意思?

点评

电脑不好用,反应不出来,结果多了。请你帮我删掉多的。  发表于 2015-10-6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0: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第一次见您如此顶贴!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21: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5-10-6 20:27
与韩鲁珩朋友讨论:
1,诗歌的使命不是创新语言文字
韩鲁珩这个你说的很对。但,诗歌的本质要求必须通过创 ...

谢谢主编回复
我写过不少关于诗词的短文,也对现代中国诗歌有自己的看法,但不喜欢做无谓的争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种文字表达在唐诗宋词里成百上千,如果诗友将这个作为现代诗歌文字创新的依据,或许这里就不会有什么“意象”之争了。
再回答诗友关于“大家”的疑问
1,余秀华是在诗刊在通过微信发布“我睡你”后火起来的,你认为不够“大家”吗?
2,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刻在石雕,置放在北大校园,这不是“大家”吗?
或许诗友心目中的“大家”的定义更清晰,得经过统计学处理。
当讨论成为狡辩就失去了探讨的意义。
祝好{:soso_e181:}

点评

谢谢!你还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种文字表达在唐诗宋词里成百上千”  发表于 2015-10-6 21:32
谢谢!你这一点都不是狡辩了!呵呵!!  发表于 2015-10-6 2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3 18:14 , Processed in 0.11961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