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10|回复: 66

研习百年新诗笔录【241-3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8 09: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20-10-8 09:54 编辑

研习百年新诗笔录(241-300

作者:山城子(李德贵)

241、“夫唱妇随”的别样欣赏

file:///C:/Users/ADMINI~1.PC-/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读袁伟、梦乔夫妻同题诗

 



  因为曾经同工作在一个大的航空工业公司,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就认识了袁伟,而经常在地方和企业的报刊杂志上读到他的诗。他的诗就像一株南方我叫不上名字来的不落叶的树,见其碧绿的叶子鲜嫩而渐次厚重起来,其笔直的干窈窕而渐次粗壮起来,其美丽的冠单薄而渐次丰盈婆娑起来。见到梦乔,则是今年5月在袁伟组织的一次诗歌活动上,我们同桌进餐,这才对上号——座上有人介绍,说她是袁伟的夫人。啊哈!古今中外也许有不少的夫妻诗人,然这样的切近于我,相互交谈,还是平生第一次。这之后,我不时到梦乔的博客走走,就看到了《黑夜逼近熄灭的灯盏(与夫同题练习)》这首诗。哎嗨!就禁不住感慨:多么幸福的一对呀!夜深人静,同对灯盏,情情意意地共进诗苑,折枝摘朵,指香怀暖,其情景只能想到《红楼梦》上起诗社的章节,令人仰慕啊!咦!“夫唱妇随”这个平常的短语,竟在他们这里被别样地诠释了。

  这个题目也许是顺手拈来的吧?我猜想因为就要熄灯就寝了,却因幸福时光(他们是现代的牛郎织女)的笼罩,而灵感骤至,于是就以时辰特征命了题。是不是同时敲响了键盘呢?这却无关紧要落实了。我们先欣赏袁伟的。



  袁伟的这首三节24行,参差中见整齐,版面看上去很舒服。

  第一节起笔是在晚上,夏夜幸福时光的笼罩,他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如看“绽开(的)花朵”,想到她的“贤惠”,具体到刚刚过去的下午“端着一碗豆花”“ 等待黑夜降临”——自然是等待“闲散者”“习惯的姿势”了。“潦草的云朵”和“舞蹈着的精灵”的比喻透出的象意是很甜美的感觉呀!

  第二节写灯盏熄后忙碌着的“一场事件”。是打蟑螂、捉老鼠呢,或也进行了夜里应当进行的事呢,抑或混在一起跌宕了呢,我觉得是抑或。“窗外的绿色无奈的卧在/ 厌倦的花圃中”的意象,好像是欢愉的情绪被破坏了的感觉。

  第三节写情绪的回归平复。先是诅咒那么美丽的夏的夜空,然后“书写”,当然是两个人的“书写” “将一首动听的歌停滞”——是完成了“书写”吧,继而是修改。最后表明自己愿意读比较朴实的作品,而喜欢创作反映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诗歌。

  这是诗人诗意生活的诗的纪录。袁伟诗的特点在于创造独到的意象,用一系列的独到意象,描摹瞬间的感觉和抒发个性化的思想感情。



  附:

  《黑夜逼近熄灭的灯盏》

  □袁伟



  我始终是这块熟悉土地上的陌生人,用习惯的姿势

  躺在紊乱的日子上做一个闲散者。

  潦草的云朵,遮不住一个舞蹈着的精灵

  我看见她的骨骼

  绽开花朵。事实上作为妻子,她是世上贤惠的主妇

  端着一碗豆花,她坐在下午的时光中

  等待黑夜降临,等待一次晚餐。

  狭长低矮的阳台,堆满夏日的天空



  当蟑螂爬过她的惊叫,更糟糕的事情仍在继续

  黑夜果真到来,裹着时间的脚趾

  向突然熄灭的灯盏逼近。

  我像体液倒流的蚂蚁,忙碌着一场事件的葬礼

  一只老鼠就此被戕杀。这么邻近,我握着光明

  却走不进那团即将赶到的黑暗

  如同一个痛苦等待的人,窗外的绿色无奈的卧在

  厌倦的花圃中。



  天空像一条暗色的领带,浸在城市的河流

  又像一条潜行而嗅觉敏锐的鱼,光滑的鳞片被我诅咒

  我们只有书写,并且

  将一首动听的歌停滞

  在瓷片的语言中,我需要俯下身体

  找到那些需要修复的漏洞,然后堵住灯光的孔穴

  比起阅读,我更热爱烛光。

  比起月夜,我更热爱所有低处的生活。

  2008.6.28



  夫已唱过,下面就是妇随了。我们欣赏梦乔的这首。

  梦乔的这首也是三节,却是18行。版面上比较起来明显的窈窕瘦削。

  不过我得到客厅里吸一支烟去了,再把内外甥女(妻姐的女儿)泡的龙井补充一些,以便有足够的思维解析梦乔更加独特的意象群所含的象意。

  第一节暗写灵感来时的感觉与当世诗坛的情景。所以这样归纳,我以为那“病毒”就是灵感的替身,“疯牛病”就是诗情的爆发了。排比中的第一个“有人”说的是有的诗人喜欢用隐喻结构意象写诗(他们两口子就是);第二个“有人”自然是说有人可以为诗献身,比如海子;也有人为诗而失眠,甚至患上神经衰弱的。

  第二节暗写诗人及其作品的社会功能及现实效果的无奈。所以这样归纳,我理解“疯人院”就是诗坛的别名。诗坛是开放着的,好诗是有震撼效果的(偶尔传来的尖叫让天空失火),而抒发理想之作,更是丰盛的精神食粮。但实际上大量的诗行(锯子——参差的排列极像锯子),却显现不出它应有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他们夫妻同享诗生活的幸福“烛光”。排比的三个“关掉”,是为强化这种幸福的感觉。

  比起丈夫的客观于生活而抒发对生活的热爱,梦乔则以主观结构的意象而抒发了对诗歌的热爱。两相合璧,生活就是诗,诗就是他们的生活。这如何不令人羡慕呢?



  最后,山城子在遥远的辽西故乡,在北镇市广宁城,向袁伟伉俪祝福!祝你们夫妻的诗歌越写越精品。



  附:

  黑夜逼近熄灭的灯盏(与夫同题练习)

  ◎梦乔



  当浑浊遁去,空气加速明朗

  而病毒,总想找到可趁之机

  于是,“疯牛病”让小半个地球

  开始骚动

  有人视阴谋为养分

  有人卧轨,有人患上神经衰弱



  疯人院的门一直开着

  偶尔传来的尖叫让天空失火

  美妙的幻想曲

  在半夜里被嚼成生活的肉饼

  而锯子,虽已锋芒毕露

  却带不出一丝血迹



  现在,世界终于有了片刻宁静

  我独享南方小屋和偶尔的咳嗽

  幸福来临

  我再次挑高烛火

  顺手关掉灯,关掉黑夜

  关掉灰尘和干死的飞蛾

  2008/6/28



  2008-9-11于北镇市广宁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242、积极地对待如花的生命
 

  ——读夏雨的《让我盛开》
  文/ 山城子



  网上浏览,点开了夏雨的博客,最新的发表就是《让我盛开》。浏览一遍,感觉不错;复读一遍,味道可人;再读一遍,“积极地对待如花的生命”,就破唇而出了。于是就想说几句感想。
  原来这是写桃花源的诗,是哪家的征文,记得去年底我就把那“通知”收到电脑上了,忙来忙去就忘记了。但我若是去应征的话,绝然想不到这样的角度与诗旨。且也绝写不出这样的美丽与魅力来。

  全诗四节16行,参差又整齐,看着版面心情就好。口语行走,脚步干净利索。“我就是/ 这片桃花源”,这句子多抓人呀!若不然,也许我的视线就划到别处去了。把“我”展开来就是“厚厚的黄土/河流。原野”了。且情怀切切地反复“让我盛开”。
  如何盛开呢?是要“展示古树参天,修竹婷婷,花草芬芳”和“溪流淙淙”,进而“色彩斑斓”“落英纷纷”——当然是桃花源景区的美丽描摹,但我却宁愿看成是一个诗人积极地对待如花的生命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种积极,是继续反复“让我盛开”而被强调的。就在不断地强调中剖白个人的追求“纯净”与“庄严”。两个“仿佛”的排偶,喻出了一个愉悦的心灵和大气的人格魅力来!实在的好句呀!
  诗到结处,“荡漾”一词的复沓与回环,则给生命配上了音乐一般处于舒缓的节奏当中了。末句则回过头来再踏首句,这启承转合,合的何其圆满而标致呢?

  还是来读原诗吧,也许你会别有更美丽的欣赏!原诗如下:



  让我盛开
  文/ 夏雨



  我来了。让我盛开。我就是
  这片桃花源
  我就是这厚厚的黄土
  河流。原野。让我盛开



  我将为你展示古树参天,修竹婷婷,花草芬芳
  还有溪流淙淙。让我盛开
  让我色彩斑斓也只是你的爱恋;让我落英纷纷
  也只是你年少的情怀。



  斜阳古道啊,红树青山
  让我盛开,那么纯净!那么庄严!
  仿佛一首音乐的车轮辗过少女的心房
  仿佛一捧海水的翅膀掠过万水千山



  而我深陷荡漾的季节里
  满足地叹息、荡漾
  如果叹息也是荡漾的波纹,那么我来了
  请让我盛开



  ——山城子2008-9-11晚于辽西北镇市广宁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243、不加雕琢的语言也显张力
 

  ——读非马先生的《黄河》
  文/ 山城子



  非马先生的的诗歌语言,是不加雕琢的书面语,读来明白如话。请看《黄河》的第一节:



  溯
  挟泥沙而来的
  滚滚浊流
  你会找到
  地理书上说
  青海巴颜喀喇山

  用一个“溯”字拎起来,我们就看到了这浊流的发源地“青海巴颜喀喇山”。朴实而明白。
  第二节就转折了,用一个“但”字。“血迹斑斑的记载”张力很大,你会想到许多许多。请看:



  但根据历史书上
  血迹斑斑的记载
  这千年难得一清的河
  其实源自
  亿万个
  苦难泛滥
  人类深沉的
  眼穴

  “源自”照应第一节的发源地,却不再是巴颜喀喇山,而是“亿万个 苦难泛滥 ”直指中国苦难的漫长的封建社会。
  这样,语言的张力进一步加强。然诗人还嫌不足,用“人类深沉的 眼穴”将张力推向极致。
  这回就不仅限于中国了,而是整个人类遭受过和还将继续遭受的自然的和社会的深重的压迫。
  这是何等神奇的语言张力呀!

  2008-11-6于乡间网吧临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244明白鲜活灵动跳跃的语言风格
 

  ——欣赏黎阳的长诗《情人节后的99朵玫瑰》
  文/ 山城子



  黎阳先生与西亚女士的蜜月,就在隆冬时节开始了。未能去天津参加他们婚礼,领略喜庆和诗人相聚的热烈与喜悦,读一读他们相爱的诗《情人节后的99朵玫瑰 ----- 献诗给我爱人西雅》,或可补足缺憾吧!

  于是上网搜索,就在辽西故土我三内弟家的电脑上,欣赏了一个上午。99朵玫瑰99首诗,首首是情,句句是爱,爱的真谛都鲜艳在绽放的玫瑰的色彩当中了。“唇在继续渴望说出/
  一个字就是 一生”(第96首),这是忠诚的颜色;“让所有的目光为我们凝望/我们只是一只骆驼和 一只北极熊” (第5首),这是坚韧的的光芒;“我们满脸笑容/开放在大海的上空” (第72 首),这是婚礼上祝福的大海吧,两朵幸福的玫瑰,飘飘欲仙……

  爱是情感的艺术,正如诗是语言修辞的艺术——所以我读诗,总把第一印象放在文本的语言上。黎阳的这首倾注心血的力作,通篇地明白鲜活灵动又跳跃,读来特别令人轻松愉快。



  一说明白:

  明白是诗歌争取走向大众的首要因素。我不赞成把诗看成是象牙塔里的事情,唐诗宋词辉煌在历史里,依然以其辉煌与普及批判着修筑象牙塔的人们。

  “就像这个情人节我们没有玫瑰
  玫瑰在我们的心里 不是手上
  幸福在脚下 不是路上” (第2 首)
  任意顺手黏贴的——明白而有哲思,小学生也能读懂,且受启迪。

  “阳光从阴霾中调皮的伸出手臂
  风儿 紧紧的依偎在脸庞
  那些纷飞的枝条
  是你我传递给春天的信息” (第11首)
  还是任意顺手黏贴的——明白而美丽,美丽在拟人与比喻的新鲜。



  二说鲜活:

  鲜活是诗的一种明丽的色彩,是修辞格呈现的美丽。固然诗人临诗状态是顾不及运用什么格的,但那些格总会应急切的表达之约频频而至。

  “爱情或许是一杯酒
  初恋是白酒
  热恋是红酒” (第11首)
  这里的鲜活在于贴切的比喻——是用具体可感的事物酒,来比喻抽象又复杂的事物爱与恋。

  “习惯在雷雨中行走的阳光
  在地面上冷静扩散
  那些云总是出现在春光明媚之后” (第43首)
  这个鲜活在拟人化的描写——阳光与云仿佛都有了自己的习惯与思考。诗句就活起来了。
  “日子被当成缎子
  我们在调侃和新鲜里
  种植下一个春天” (第50首)

  这里的诗句,有新鲜的比喻,有动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又有“种植”的拈连格用法,美丽又鲜活。



  三说灵动:

  诗语言的灵动,从修辞学上看主要在于多种多样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已有之的积极的修辞方法,无疑又被当代诗人扩展了许多。
  在你隆起的背上 写下我们
  漫长的 名字(第1首)
  嘿嘿!“漫长”这个形容词本来是修饰时间、岁月的,却被用在了“名字”的前面。这通常被说成异配,其实是效仿拈连格的词类活用的新扩展。
  “亲爱的 我们开始琐碎了
  身体渐渐融化” (第3首)

  呵呵!“琐碎”也可以“开始”了,“身体”也可以“融化”了。前者是形容词的用如动词,后者是动词的异配。这样的文本语言,能不灵动起来吗?

  我看到那些纠缠 在你周围
  哭泣的样子(第4首)
  这是坎坷送给我的 一张请柬(第13首)

  同样,这里的“纠缠”与“坎坷”,也都是动词与形容词的名词化用法。

  雪花终于把这个冬季温暖起来
  我们把秋天燃烧了
  那些伫立的干柴 燃烧了我们以后的日子(第21首)
  哈哈!“温暖”与“起来”相配,就动起来了;而“燃烧”既可以是 “秋天”,又可以是 “日子”,这样的拈连,就是灵魂的跃动呀!



  四说跳跃:

  跳跃是诗行走活泼的技法,其效果是文本不拘泥,不沉重,窜枝的小鸟一样轻灵可爱。我们的诗人黎阳在一开始就奠定了这样的行走方式,且贯穿了全诗。

  请看《引子》:


  情人在路上,被一列客车的尘烟裹走
  一只只慌乱的马蹄

  长亭短亭间 一些衣袖
  挥来挥去

  我们在还是我们的时候
  节日已经走远



  短短的6行3节诗,从“一列客车”就窜到了“慌乱的马蹄”,再到“长亭短亭”,最后到了“节日”。一如一部连续剧的开头叠印的一个个镜头,昭示着而后的内容。

  再随意黏贴来看,这是第14首诗:



  一切要重新开始 阳光
  从天空的这一侧正常升起 我们的记忆

  草是 绿的 河水是清澈的
  高原上那些奔跑的羚羊 是我们的图案

  你 坐在过去和未来之间
  编织夏天的草帽

  我挥舞着牧鞭 驱赶着昨日的牛羊
  走进原野 亲爱的
  我们开始赶路



  这是从景物跳跃到了人物。从记忆中的草地河流高原跳到了现在的你和夏天,再到“我们开始赶路”。这里就含了许多的留白,为读者提供了许多想象和欣赏的空间。

  正是因为这样的跳跃,明白的语言,在行走中就产生了含蓄厚重的意味。或许,这就是使用跳跃技法的妙处吧!



  诗人的行踪也是跳跃的吧?前天天津婚礼毕,今天就双双爽爽地到了成都了!祝你们蜜月愉快,一生幸福!

  2009-1-13于故乡辽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245、群体生命的代言
——读郑小琼的《铁》
 

  文/ 山城子


  如果你没读过,就先读读;如果读过了,就再读读。这是郑小琼的诗。

  铁/ 郑小琼

  时光之外,铁的锈质隐密生长
  白炽灯下,我的青春似萧萧落木
  散落似铁屑,片片坠地,满地斑驳
  抬头看见,铁,在肉体里生长
  仿佛背对我的荔枝林,有风摇曳
  花草弄影,多少铁在图纸间老去
  它们随着运货车远去的背影
  模糊的不可预知的命运,这些铁
  这些人,将要去哪里,这些她,这些你
  或者这些我,背着沉重的行李与迷茫
  在车站,工业区,她们清晰的面孔
  似一块块等待图纸安排的铁,沉默着
  她们头顶,有一两只不知名的小鸟飞过
  留下低鸣,与我内心起伏不断的惆怅
  向南的窗口,我看见她们
  在走着,不由自主地,朝着广阔的工业区
  她们弯曲的身体,让我想起多少年前
  或者多少年后,在时间中缓慢消失的自己
  我不知道的命运,像纵横交错的铁栅栏
  却找不到它到底要往哪一个方向

  这样堆积的形式,就像一块废旧的铁,斑驳着点点锈迹;又像是站前广场挤在一起等车的打工族。
  我总以为诗是用语言取胜的。看了《铁》,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铁》,是用铁取胜的。
  “花草弄影,多少铁在图纸间老去”——这句太动我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航空工厂做过几年车工。天天与铁、图纸打交道。苏式大立车汗流浃背。我加工的发动机零部件,装上整机在蓝天上翱翔,护卫祖国的领空。41、93元的工资,拿了14个年头,养不起一个五口之家。那情形,或者说命运,一点也不比当今的农民工好。自然,那时国家太贫穷。
  而今是富多了,但农民不富,只好去打工。

  模糊的不可预知的命运,这些铁
  这些人,将要去哪里,这些她,这些你
  或者这些我,背着沉重的行李与迷茫
  在车站,工业区,她们清晰的面孔
  似一块块等待图纸安排的铁,沉默着
  她们头顶,有一两只不知名的小鸟飞过
  留下低鸣,与我内心起伏不断的惆怅

  自然,他们是挣到了一些与付出不成比例的钱,却成就了无数的高楼大厦立交桥公路铁路和地铁以及码头集装箱里发往国外的血汗。他们是城市崛起的脊梁,却常常被城市踩在脚底下。如何不“迷茫”,不“沉默”、不“惆怅”呢?

  向南的窗口,我看见她们
  在走着,不由自主地,朝着广阔的工业区
  她们弯曲的身体,让我想起多少年前
  或者多少年后,在时间中缓慢消失的自己
  我不知道的命运,像纵横交错的铁栅栏
  却找不到它到底要往哪一个方向

  打工是自发的,意识里是挣钱,所以“不由自主地,朝着广阔的工业区”,客观上却成就了一个时代。时代站立起来了,他们却站立不起来,甚至不知道命运(君不见沿海企业大裁员的报道!)所以“却找不到它到底要往哪一个方向”。这无疑是个群体的代言。不是小我,是大我。

  诗毕竟是艺术。艺术不娴熟的诗不是好诗。那么,郑小琼的诗艺术在哪里呢?
  就《铁》而言,其艺术方法是象征,用铁来象征这个打工的群体,力量的象征,城市崛起的主力军的象征。
  就《铁》而言,其艺术技法是巧妙向前修辞格。20行诗,第一行是比拟,第二行是比喻和引用,第三行是比喻,第四行是比拟,第五行是比喻,第六行是拟人,第七行拟人,8-10行有成分排比和词类活用,11-14行有比喻和拟人,15-20行有比喻。用格凡十三,当然会使诗文本生动活泼起来。
  就《铁》而言,其另一个艺术技法是跳跃。从“时光之外”,跳跃到“白炽灯下”;从“背着沉重的行李与迷茫”跃上“她们清晰的面孔”;从“她们头顶……小鸟”,跃到“我内心起伏不断的惆怅”;从“她们弯曲的身体”跳跃到“缓慢消失的自己”。从而使诗文本,在沉重的内涵里,显出了轻灵的行走脚步。

  山城子说:初读郑小琼的诗,受益匪浅!
  2009-1-14于故乡辽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246、读于坚的《孔雀神》
 

  文/ 山城子

  在百度引擎打出“于坚的诗”,我就到了这位大诗人的新浪博客,就第一次读到了他的作品,他的《孔雀神》。
  名声已在网络上无数次贯耳,我因缠身于论坛发帖回帖,竟一直没有腾出时间来学习。今天二内侄家杀猪,家族亲人相聚,年味浓浓。我偷闲在网上,完成了诸多论坛的责任,才想起向高层次学习的计划也该实施了。于是相逢了“孔雀”(很美丽的事物),且又谓之“神”(很仙气)。那里有蒸猪血小猪子肉炖酸菜粉条等着我,却舍不得这一盘精神圣餐。
  这盘圣餐很耐品。产生意象的每个句子都很如话地明白着,而诸多意象结构的的意境,却不是起舞弄清影那样的直观。26行诗没分节,但三个层次还是很清晰的。第一个层次是1-11行,12-18为第二个层次,19-26为最后。
  第一层表面写一个企业(大半是民企吧?)的由兴到衰,但其象征的意义则可广至这个当今的世界。毕竟,产生诗作的背景,正爆发着华尔街的寒流。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乃至“旗帜”的老词,又给读者留下了觅味的历史空间。
  第二层也许是“孔雀神”的核心表达。但这是用了一系列隐喻的手法曲折表达出来的。特别是“水泥废墟像是一座无神论者的祭坛”这个意象的隐喻意义,可以帮助读者理解那个“女王、观世音”是怎回子事。
  如果说前边都是叙事,那么第三层就是议论和抒情了。那是从“想象”开始的一系列意象的议论和抒情。当然,如果不用意象,说:“孔雀真是美丽,但她不食人间烟火,被宠成了神仙。你说神仙也好,妖怪也好,我还是喜欢。”这样,就不是诗了。
  凡多角度多层次展现美的艺术品,对于具体的读者的欣赏都是具体的。作者只有一个笼统的阅读效果的期望值,但不会期望的很具体。诗文本是诗人的权利,对诗文本的体悟与欣赏,则是读者的权利。
  谢谢于坚!你的诗让我走向了高层次手法和技法的学习。
  2009-1-16于故乡辽西.

  附;孔雀神
  旧饭店 去年夏天有人在那里谈过巴黎货
  然后小跑去洗手 向刚刚锁住的电梯苦笑
  有只孔雀开业时被制成标本
  放置在华灯初上的大堂 用于象征
  伟大的生意从此开屏般地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然后停电 冷场
  从财务的天空垮下来 会计室贴着封条
  现金自尽 窗帘面子扫地 豪华人去楼空
  灰蒙蒙的桌面凝固着一片杯盘狼籍
  逃走时带走了旗帜 它被抛弃在垃圾堆里
  阴郁 孤独 古怪 令人担心
  热带雨林的女王 土人赞美她
  吉祥 善良 高贵 美丽
  长着一千只纸眼睛 另一位观世音
  在她的光照下 祖母们纺出了锦缎
  水泥废墟 像是一座无神论者的祭坛
  它站在哪里 唯一的死者 隐喻失踪
  轻了 仿佛就要起飞 回到原始生命
  我想象自己是一个年轻的傣族人
  将那些幽蓝的羽毛插在头发中
  宝石般的绿脸 眼球边有一圈青铜
  尖喙张开 嘶嘶喷出火焰
  竖起傲慢不逊的尾巴 向虚无求偶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这模样要么是妖怪 要么是神
  我都喜欢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247、经典创新佳话诗
——读巫逖的《符号诗大典》与《浪子喊娘》
 

  文/ 山城子

  巫逖先生古稀为诗,创新意识极强。不说“八行迷你”和“诗名片”,都有着体裁和形式上的创造,且领“澳洲彩虹鹦”五年来之风骚,只说他的“符号诗”和“一字诗”也是诗史中罕见的创新。
  “一字诗”就是用一个字作为诗文本的诗。我是想都不敢想——本来微型我都觉得不大像是诗(大多数都是短句或类似名言的警句),而一个字岂可成诗?然而巫逖先生竟成了。请看这首:

  《浪子喊娘》
  岸

  文本就一个孤零零的“岸”字。老诗人这里是凭借标题“浪子喊娘”,来创造意境的。有了这个标题,一个流浪海外的赤子思乡的形象就立在了岸上。孤单的一个字,孤单的一个人,我想一切坎坷流浪人生的海外游子,看到这首诗,都会共鸣得喟然长叹吧?看来一首诗不在字行的多少,就看它有无动情的意境。

  更奇的是巫老先生还用符号为诗。这个我更是不敢想。毕竟诗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何以为诗?然而巫逖先生竟为了,且一看那就是一首极直观形象的微型诗,且微到了只有三个标点符号。这就是《符号诗大典》的第一首:

  《符号诗大典》
  1、
  ——
     ?
     ! (高台跳水:中国跳)

  诚然。老先生最后加了谜底一样的注释。真让我拍案叫绝——就是这个破折号,多么形象的跳水平台呀!第二行的问号,形象上是运动员的花样动作,同时又是她跳得到底会怎么样的疑问(还没入水,难于判断呀)。而最后的惊叹号,既是运动员漂亮的入水动作,又是观众发自内心的赞叹。谁说没有语言,原来语言隐匿在符号中。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里是“此诗无言胜有言”啊!

  什么是创新?其实就是别人不敢想,而你竟敢做,且做得很漂亮!巫逖先生古稀为诗,就是这样,大可以传为华人诗坛之佳话。
  2009-1-22于故乡辽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248、学习刘湛秋老师的诗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文/ 山城子


  著名诗人和翻译家刘湛秋先生,是我的诗歌启蒙老师。那时他还不到三十岁,在沈阳黎明机械公司任职,业余义务开办诗歌学习班。我是个青年车工,因喜欢诗,就报名参加了学习。那时适逢学习雷锋,湛秋老师便以歌颂雷锋为题留下作业。讲评时他用贺敬之的《雷锋之歌》为教材,对照我的习作具体讲解(自然是讲贺老的诗何以诗情饱满何以大气回荡,而我的习作何以“顺口溜”而放不开),令我受益匪浅,至今不忘。那时我很迷他的初期作品《大豆摇铃了》,以及发表在《辽宁日报》上的随团采访组诗“诗的报告”——就是用诗写出来的报告文学。我现在写的一些“诗意日记”,其纪实性,就是源于湛秋老师“诗的报告”的纪实性。后来他到《诗刊》任职,我还寄过一次习作,百忙之中老师还写了回信赐教。一别40余年未曾谋面,不知他还记得我否?正值春节,我做客故乡,就在网上寻他的作品来学习,让他继续为我启蒙。
  这是一首轻音乐似的抒情短诗,只有12行。老师取第一行诗为标题——《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其文本如下: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象飘落的羽毛
  象一阵爱的抚摸
  秋天,异样的恬静
  苹果神秘地挂上白霜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象一只解缆的船
  象滚动的绒线球
  西风扬起蓝透了的云帆
  枫叶在偷偷地把你张望也许,追求比秋天更多寥阔
  也许幸福会不期而降
  大自然,你的美每搅动一次
  心灵便有一千种和谐的音响


  从阅读效果上看,取第一行诗为标题,一进入就有反复的意味,就强调了“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这就吊起了读者口味,什么样的呢?牵着你往下阅读。
  我的老师连用两个比喻走到2-3行。一个(飘落的羽毛)是用视觉来体验,一个(一阵爱的抚摸)是用接触来感觉。这是多美丽而“柔软的阳光”啊!
  字面上跳跃到“秋天”,看来写的是秋天的阳光。诗人没遇见所谓的“秋老虎”,而是“异样的恬静”,所以才这样地显出亲近和惬意,所以才有情要抒发。
  第5行转入秋的果实,不取高粱大豆玉米,只取枝头上的苹果,不说如何红艳,只说“挂上白霜”,且以“神秘”做拟人化的描摹,直接接入第一行的反复,让秋的果实与人共鸣这阳光的“柔软”,真是神来之笔呀——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爱用比喻,6-7行又连用。“解缆的船”、“滚动的绒线球”——多么自由自在呀!人融入了大自然,心情就是这样地自由自在呀!
  自由自在的心情,飞上了天空,随“西风扬起蓝透了的云帆”翱翔。老师这时又顺手拈来“枫叶”,拟人为“偷偷地把你张望”,并以此为铺垫,引入人生的思考——“追求比秋天更多寥阔”。无疑,这也是湛秋老师人生追求的诗意写照与抒发。
  最后10-12行,是揭示题旨吧?什么是幸福呢?也许,融入大自然的美,更能净化和安慰心灵,而让人生更有情趣吧?我看到老师远远地离开了曾经一度卷进政治的边缘地,而后投怀大自然的安适、和谐的心境了。学生为之赞。
  最后,遥祝湛秋老师春节愉快!


  2009-1-23于故乡辽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249、挑战牛年
——读周承强的《机遇》诗
 

  文/ 山城子

  著名军旅诗人周承强的这首《机遇》,肯定不是牛年写的,而在牛年来读,就特别觉得有味。怎么说呢?这与鼠窜而去的鼠年有关。鼠年华尔街爆发鼠患,全世界为之齿寒,甚而至于浑身打颤。就是穿着厚实棉衣的中国,也禁不住裹紧情况打量着春的信息,思量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哲理。毕竟30年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呢?《机遇》的第一节诗很形象:

  坐上疾驰的卡车后厢
  路边蹦跳的杨柳刻意模仿
  醉酒的芭蕾舞女

  诗的主体形象“你”坐着卡车不知是巡边,还是换防,抑或是运输给养吧?反正是一路颠簸而来,视觉效果就成了路边的杨柳像芭蕾舞女一样跳动起来。其象之意叙述的“一路颠簸”,既寓意着人生的追求,也何尝不是一个民族的急速前行呢?我国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不就是这样急速颠簸过来的吗!

  其中一人爬上后面卡车
  公路在果林边拐弯
  假寐中的你不经意地一张口
  竟然咬住一颗大风压低的苹果
  长长的枝条挠得脖子发痒

  这是第二节诗,诗人以纪实的手法写出“你”的机遇竟在“不经意中”突然降临。这从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来解读,其实是很真实的一种写照。我的一个外甥女说起话来就是女高音,然而她没有“假寐”——为机遇做准备过,就直来直去地下地做农活,没法成为歌星。而那些雀起的歌星笑星影星视星体星模星企星文星,都曾做过各式各样的“假寐”,自然就赢得了机遇。中国的“假寐”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辩论,于是赢得了改革开放的大机遇——“一张口/竟然咬住一颗大风压低的苹果”。

  你看到后面车厢那个人
  左蹦右跳地伸手摘果
  一连三次拐弯都
  一无所获

  第三节诗依然纪实写来,却是“左蹦右跳”也抓不住机会的形象描摹。毕竟机遇是不青睐没有准备的人。现在的人们都通了此理,君不见那些城镇的父母,都特别注意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投资,从而“假寐”着乐器舞蹈声乐体育武术英语绘画,不给以双休日的自由。但将来是否也星起来,也许机遇大些吧?不顺木纹的投资,打水漂的还是居多。联想到我们中国数月以来的不断降息和计划中数百亿的投资,那是很有准备的了,足以迎接牛年的挑战。

  你的心一下子明亮起来
  像吹走纸屑的假期操场
  宽敞干净

  这是最后一节,主体形象“你”心里豁然开朗,因为他“明亮起来”一个哲思——关于机遇的哲思。这样的哲思,对于中国来说,是已经成熟起来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牛年是中国年,中国在牛年照样能抓住机遇。尽管还需要做好“吹走纸屑”的工作,心里才能“干净”,前路才能“宽敞”。

  2009-2-27于故乡辽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9: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250、周承强《营区边的一条河流》欣赏
 

  文/ 山城子



  《营区边的一条河流》这首诗,是当代著名军旅诗人周承强的代表作之一,被他收为诗集《宁静时刻》的开篇之作。这首诗,我已经读过多遍,且在不少于10行的末尾,加上了红色的*符号——创新的句子加***新颖的加**新鲜的加*——诚然,诗不是单纯的语言艺术。它,必须被语言,艺术进去诗人强烈的情感,才可谓之为诗。作为现役军人的周承强,在这首诗里所表达的军人情感无疑是强烈的。诗的主体形象是“我们”——当然是包括诗人在内的“营区”里所有的军人。如果放大说,就应当是现役的全体部队官兵了。既然抒的是“我们”复数的情感,因此标题也用了近似复数的名词“河流”(全国有多少河流呀!),而不是单数的“河”。但作为实际存在,它确实是:

  “一条河由北朝南奔腾营区西面”——这是客观的边地交代。“奔腾”一词的活用,立刻使句子成为诗性语言。
  “木头常常咆哮着推搡雨季滚滚而来”——紧承第一行继续作描写交待。“推搡”一词的用法创新了修辞,我将其称为“动衔”格(以甲事物动作衔接乙事物)。
  “混浊的浪头不时喷出受惊的鸟群”——继续描写交待。“喷出”继续用创新的“动衔”格。
  “碎叶在漩涡中心旋出许多悬念”——从描写中顺势提出“悬念”。“旋出”还是“动衔”格的运用。
  以上第一节诗是全诗的背景交待。这样的“咆哮-推搡-滚滚-浑浊-喷出-漩涡”的一条河,与军营里的官兵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随着“悬念”的出现,谁也要继续欣赏了。
  第二节诗就进入故事了——“泅渡”的故事。“呛进的河水”“苦涩刺喉”,那是不消说的,而用“都像日子”的抽象来比喻具体,其意味在于表达军旅生活的常年艰苦。正是在这样艰苦常年的条件下,我们的人民军队的指战员如何面对呢?看那“汹涌澎湃”的河水,就是兵们焕发出来的蓬勃“朝气”啊!这里是用具体比喻抽象了。用老格而出新鲜之感。被“漂流物撞破的伤口”,他们也“浑然不觉”——卫国为民的豪情壮志,就是这样被抒发和释放出来的。
  第三节是评论式的抒情——“奋不顾身”是对上节“浑然不觉”的总结。“我们才是真正的河流”——照应第一节,也照应标题,用的是堂堂正正的比喻。连长、团长的讲话,其实是强调官兵上下一致的爱国情怀。
  第四节继续士兵的故事,两略一详。略者迷离着一些枯燥生活中邂逅的情趣,详者令人崇敬而痛惜(“不安的敬意”)。“肆无忌惮”是对故事的拟人——也是老格翻作新版了。
  第五节收尾只有三行。“山民”“祈祷平安”是人民对子弟兵的热爱,“我们”“放飞白鸽”是企望和平。事实上我们军队的存在,就是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平安和捍卫世界的和平。而无论是保卫平安,还是捍卫和平,“我们”——人民子弟兵一直出色地忠于职守,所以诗人才以“心安理得”作结。
  如果概括一下,全诗就是以其简洁创新灵动的语言,通过对守边军人艰苦而热腾腾的营区生活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人民军队指战员爱国为民和保卫和平的军人的豪情,以及对军人职业的深深的理解和尊敬。



  附:《营区边的一条河流》/ 周承强

  一条河由北朝南奔腾营区西面
  木头常常咆哮着推搡雨季滚滚而来
  混浊的浪头不时喷出受惊的鸟群
  碎叶在漩涡中心旋出许多悬念

  从前我们全副武装在这儿泅渡过岸
  不小心呛进的河水都像日子苦涩刺喉
  朝气透过身体河水一样汹涌澎湃
  漂流物撞破的伤口浑然不觉

  连长说激流中的训练是胜利的保证
  我们奋不顾身的样子使人误会
  好像我们才是真正的河流
  我们总是提前抵达目的地
  团长慷慨激昂的讲话水流一样节奏分明

  士兵的故事如波涛肆无忌惮地翻涌
  据说在上游常有男女山民混泳戏水
  在下游河流平缓地穿过峡谷流入异国他乡
  有一年一位抢救儿童的战友被水流带走
  不知不觉中使我们对河流怀有
  一股不安的敬意

  每一年都有山民把椰叶扔进水流祈祷平安
  就像我们在清晨面对界碑放飞白鸽
  在河水的过滤中一年四季心安理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09:53 , Processed in 0.1123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