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yeathman译本
一
春早难觅蝴蝶飞
首只蝴蝶入眼垂
翩翩起舞惹人醉
第一节译文,译者发挥较多,而仔细阅读译文,这种发挥并没有逃离原作。对照第一行原作,译者用一二行的文字来翻译第一行。但是这一节出现了“漏译”,我们看下原作:
orange and purple
flits across my path
橘色,紫色 没有译出来,“轻掠我的小路”没有翻译出来。那么,是译者没有看懂原作吗?非也,我看译者是故意为之,为何?“翩翩起舞惹人醉”我们就可以读出来译者的“故意性”。“翩翩起舞”这个动感画面来表达原作中提到的两种颜色。“惹人醉”来表达原作的“flits across my path”。
求同存异,我们来看这种译文思路是否说的通?第一节用两行来翻译原作第一行,似乎有点用字过多,不够精炼,而三行却用一行字把原作中的二三行一笔带过,这样的译文思路是否可取?我们可以探讨和交流
路上零星飞花追
欣喜春光已然归
终日惆怅随风褪
第二节,用第一行来对第一节进行过渡,“路上零星飞花追”不但翻译了第二节的第一行,也承接了第一节的第三行。“零星飞花舞”中的“零星”用的出彩,为何?我们对比CEJ版友的译文“落花飞絮”,YILUXIANGFENG的译文“飞花一朵”。我提出来一个问题;“初蝴,应为初春吧!那么初春花儿落下是大面积落下还是零零散散的落下,或者偶尔一片花儿的落下?”我认为叶之曼版友看到了这一点用了“零星”一词,我看还是很有细节性的。
在看二三行的译文,译者的译文特点就出来了,可以看出译者过于追求个人的理解性,而这种理解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忠实性”也就是“信”。“欣喜春光已然归”我个人读起来有点不知所云,而“终日惆怅随风褪”是译者理解性翻译的凸显。
这一版译文,看总体,译者是花了心思的,这个心思的细节性在于'
翩翩起舞惹人醉
路上零星飞花追
这个翻译乘上起下,译文相互补充。这点我感觉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管译文思路上是否合理,至少译者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借鉴。
二
在寂寂的路途上
第一次看到蝴蝶飞
色彩斑斓,真美
印象中都是单调的冬日
今看到零星落花飞
心情大好,春已归
第二版译文,译者的侧重有所改变,我感觉可能是第一版中“忠实性”和“理解性翻译”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我们可以和第一版作对比来看:
色彩斑斓,真美
这一行的翻译说明译者重视了原作中的颜色,而第一版中的译文只是在非常隐含性的翻译出来,而“真美”用的不好,过于直白。我不清楚写诗是不是这样直白,感觉上离“雅”相去较远。
第一次看到蝴蝶飞
来翻译“最早到来的蝴蝶”这里突出了“人的眼睛”把人放在了主体,对吗?当让是对的,这也是译者“理解性翻译”的风格与特点。
在寂寂的路途上
译文中的“寂寞”也是译者个人的理解,原作并没有说明这点。
第一节的翻译,译者打乱了次序,没有问题。
看第二节
印象中都是单调的冬日
看译文并没有冬日,译者用“单调的冬日”来表达“孤独”,“印象中”似乎是译者担心读者不明白译者的思路,而加上去对“单调的冬日”进行铺垫。
心情大好,春已归 原文没有表达,这样的翻译仍是译者的理解性解释。 总体看: 第二版,译者虽然比第一版有所改进,这在第一节的译文对比中可以看到,但第二节的译文却比第一版有了更多的发挥性翻译。我总结:译文解释性过多,对于个人的理解性翻译过多。 我们译文的发展到底是朝哪个方向来进行?这样的译文也是一种风格,但是这种“个人理解性翻译过重”的译文到底是不适合译文的发展,我们求同存异来看待,共同讨论。 那么单纯我个人,一直是反对初期翻译诗词云中这样的译法,很不利于翻译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