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晶石 于 2014-11-13 23:27 编辑
举绘画美术这个更直观明了的例子能让大家轻易明白这个道理。那种追求感觉意境的诗歌就如同视频中的画作,需要协调好各种颜色、能在画作中找到有意义的东西才构成一幅艺术作品,否则是就是我说的擦笔布。即使在这样一种艺术感觉中,诗歌也难以产生绘画那样好的感觉效果,因为绘画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巨幅作品更让人一眼就能发现作品中的线条颜色规律,从而一下子产生整体效果,产生美感。而诗歌需要人逐句去读,作品通过枝节的形式进入人脑,并需要非直观的思维加工,这时如果句与句直接的逻辑联系不紧密,容易引起思维混乱破坏整体艺术效果。这就使得在这种感觉艺术中,如果希望产生同样明显的艺术效果,诗歌会比绘画难得多。 我要说的另一个问题是流派问题。视频中的那样的作品(抛开作画方式不说,人工画笔也可以产生类似作品),其实应该归为另类艺术,永远不应该成为绘画的主流,主流永远应该是人、物、场景、故事等这种主题含义明确的传统绘画。如果视频中那位画家宣称绘画作品给人的视觉冲击是第一位的,绘画不需要主题逻辑的清晰,模糊才是更高的艺术,恐怕会非常可笑。如果美院教学生人体绘画不是教人物形体比例、明暗线条、细节纹理、人物神态捕捉,而是教学生用三角形表示脑袋、用长方形表现四肢,用蓝颜色表示忧郁的心情,也真的很奇怪。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意象诗人没有认识到自己属于小众,而过分强调了意象,并推崇作品模糊化,这是不对的。 诗歌与意象密不可分,但有意象并不就是意象诗,这个需要明确区分。百度百科搜到《中国意象诗探索》中一个定义:中国意象诗指以个体主体性为内核,以抒情性主观化意象为表征,造成主题多义或审美上的朦胧美感效应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