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诗是什么?
诗是什么?有人说:“诗永远是个斯芬克斯之谜。”——此话不尽言。 关于诗的定义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舜对蘷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意思是说:诗是表达情志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歌是歌唱延长它的音节的。五声(宫商角徵羽)是随歌唱而定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律是指“六律”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律是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古人用十二个长短不同的律管定音,确定乐音的高低。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为阳律,叫“六律”;偶数为阴律,叫“六吕”。古书说的“六律”是包举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说的。)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都能和谐,秩序不能混乱,那么神与人都会和谐了。说出了“情、意、境(和谐即是境界)、律”,说出了诗和音乐的关系,诗离不开音乐。“ “经”是讲天地人经久不变的道理的书,纵使离经叛道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舜帝留下的箴言也是金玉之音,落地有声。 “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意思是说:诗是音乐的心灵,声调是音乐的形体,音乐的形体在于声调。宫商角徵羽相当于音乐简谱中12356。宫商是平声,徵是上声,羽是去声,角是入声。(见《文镜秘府论》) 《文心雕龙·声律篇》中说“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含宫商,肇自血气。” 所以,我对诗的定义: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情、意、境、律缺一不可。其基本内涵如下: 一、我们写文章不是说话,一切文学作品应当是“精粹的语言艺术”。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文魂(情、意、境文学作品共有的本质属性)+文体(体现出特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特有的基本特征)=文,“精粹的语言艺术”这一本质属性要内化在文魂、文体中,最终表现在文中。 而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说出了诗的本质属性。“情、意、境、律”是诗的要件,这一本质属性具体说来是指“情、意、境、律”而言,因为这一本质属性要内化在情意境律中,并通过具体语言去表现情意境律。诗这种文体与其它文体的不同点就在“最精粹“上。这是诗特有的本质属性。 何为“最精粹”?也就是说诗歌这一特有的本质属性其语言有别于其它文体语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里我们集中谈汉诗。
1、语言最精练:语言具有高度概括性,洗练、含蓄、隽永、言有尽,意无穷,意在言外。
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写情人离别,这十一个字给读者留下广阔想象空间,胜过千言万语。
2、语言的省略:虽然省略句子成分,但通过想象,神与物游,形成鲜明意象。
(1)省略谓语: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省略主语: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省略句子成分:一
如:五月——
麦浪。
八月——
海浪。
桃花——
南方。
雪花——
北方。
••••••
(贺敬之《放声歌唱》)
3、语言的倒装:因平仄语调关系变换语序,平仄既调,语调也顺。“律随情移”(黄淮),起到感情强调与意义集中作用。
如:“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正常语序是“风折笋垂绿,雨肥梅绽红”。语序颠倒,不仅是为了平仄语调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首先写出对象的色彩、形体。句法新,形象鲜明,充分表现内容。
4、语言的跳跃:为了增加作品容量,扩大句子张力,驰骋读者想象,语言往往采取跳跃手法。
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句子时空两两跳跃。
5、语言的音乐性:有文字之前就有诗歌,汉语诗歌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可歌可诵的。不仅汉诗如此,其音乐性也是世界诗歌的主流。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主要在于节奏、韵律。节奏、韵律这是诗歌特有的、最显著的基本特征,明显的标志。没有这一基本特征就不是诗体(如果是文学作品当属别类),诗体+诗魂=诗,没有诗体焉能是诗? 此外,还有语言的意象组合、对偶、夸张等。
这些语言特征是诗美特质的要求。这些特征在散文、小说、戏剧里不多见,除非在特定环境下才能偶得之,在小说、戏剧里尤其是这样,而在上乘的诗歌里这些特征都十分明显。
一首诗中,诗的特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特有的基本特征越充分,诗的特色越鲜明;反之,与散文文体很难区分,恐怕很难说是诗了。 至于分行排列,这不是诗的本质特征,这只是诗体的表现形式。是诗不分行也是诗,不是诗分行也不是诗。中国古诗是不分行的,诗歌分行排列是五四以来新诗向西方学习的成果。分行排列便于凸显诗的节奏、韵律,便于记忆。 二、“诗言志”,必言情。“言志”必然伴随着“情”,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情不一定直露,但一定要强烈,富有感染力。声音的抑扬顿挫,回环和谐不仅具有音乐美,易记、易诵,而且,起到了感情的强调和意义集中的作用。既然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要求语言精炼,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境界”即意境,是诗歌艺术形象的理论,“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四者缺一不可,缺一个也不是诗。显然,无韵不是诗。 三、有韵也不一定是诗。除了语言精练,音乐性外,诗主情、诗主意境、诗主张力、诗主立意新、构思巧······这些要素综合考虑,才能决定是不是诗和诗的品位。这些话已是“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题中之意。是不是诗最根本在于是不是诗的语言。譬如:我们不但要学习这种本领,而且要会运用这种本领。——这句话押韵,但它不是诗的语言。《汤头歌》、《草书歌诀》、《易经》......押韵,但不是诗的语言,不具备诗的要件,不是诗。 四、“律”是诗特有的本质属性,因而有它的特殊性(各种文体特有的本质属性都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具有二重性:当谈到诗的本质属性时“律”是指诗的“音乐性”而言;当谈到特征时“律”主要是指诗体的节奏、韵律而言。所以,我在行文中“律”有时是指它的本质属性,有时是指诗体的节奏、韵律基本特征。
2014年3月23日于北京
就诗魂+诗体=诗我再细说几句:
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朮。情、意、境、律缺一不可。诗魂(情意境是各种文学作品共有的本质属性)十诗体(韵律是诗歌特有的本质属性——律〈音乐性〉所表现出的最基本的特征)=诗
没有韵律这一最基本特征就不是诗体,没有诗体焉能是诗乎?韵律是诗体的必要条件,这好比人,它不是四肢、背、臀……的特征,而是面目特征,没有这一最基本特征就会面目全非,就不是诗。当然,有韵也不一定是诗,因为只有诗体没有诗魂也不是诗。除了语言精练,音乐性外,诗主情、诗主意境、诗主张力、诗主立意新、构思巧······这些要素综合考虑,才能决定是不是诗和诗的品位。这些话已是“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题中之意。是不是诗最根本在于是不是诗的语言。
诗体除了韵律一必要特征外,还有省略、倒装、跳跃、词语组合、意象叠加等其它语言特征,它们好比是面目外其它部位特征,分辨各种文体主要从语言方面把握。
山城子先生:我们相识缘分也!如果我们都是为祖国诗歌振兴而努力,目标一致,没有理由不走到一起。坦坦荡荡,何来形惭!为了为诗正名,我不得不和你辩论。祝好!
|